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军队的种子连,百战百胜的铁拳头——《百面战旗红》之“百战百胜”红一连精神特质

(2023-08-23 21:49:06)
标签:

历史

军事

回眸人民军队走过的峥嵘岁月,都要寻觅这支军队的红色基因,探寻这支军队的血脉传承。在人民军队的序列中,有这么一支连队,它的红色基因,可以上溯至红军初创时期的14个连队,是参加三湾改编7个连队之一,堪称我军的基本班底和元老级连队。投身抗战后,该连壮怀激烈,勇冠三军,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立下了汗马功劳。1942年,新四军3师授予1百战百胜荣誉锦旗,既是对1连转战江淮消灭200多日军的褒奖,也是对这个红军连队光荣战史的历史评价。

这支连队有两大特点:一是注重名誉,二是闻战则喜。

1连之所以对自己的番号如此在意,皆因她非同一般。她的根底是曾由毛委员亲自带领、亲自命名的连队。

192799日,1连初创时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21连,不久就跟随中共湖南省委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连由此又被称为秋收起义红1,其上级红2团也被称为秋收起义红2

1927912日拂晓,红1连在红2团团长王新亚指挥下,进攻萍乡县城,因大部队未能赶到,红1连寡不敌众,撤出城外。

随后,红1连又随团向西进攻15公里以外的醴陵县城。红1连作为突击队,一举突破南门,与守敌展开巷战。

经过一番激战,当夜,红2团俘敌100余人,缴枪70余支,残敌仓皇出逃。

915日,在秋收起义以来最为惨烈的夺占浏阳县城战斗中,担任前卫连的红1连,首先与敌展开激战,为红2团北进占领浏阳县城立下汗马功劳。

后来,红1连为掩护师团机关和毛泽东顺利突围,先后打退敌人三次进攻,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从此,“敢于攻坚、敢打头阵”,成了红2团红1连的标志,并形成了优良传统。

9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13团及2团余部,到达了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面对部队因受挫产生的失败情绪,当晚毛泽东在泰和祥杂货铺主持召开了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

在这次改编中,红2团因战斗损失严重而被合并撤销,21连与其他连合编为新的112连。

1015日上午,毛泽东在酃县(炎陵县)驻地水口镇江家小院召开各连党代表会议,通过了红1团自改编以来发展6名新党员的决议。

在这6名新党员中,2连就占了3名。他们是1班班长赖毅、副班长刘炎,5班班长李恒。另外3名是其他连队的陈士榘、欧阳健、鄢辉。

当晚,由于2连党员已达8人,是各连党员人数最多的,因此率先成立了连党支部,这也是全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开创了我军支部建在连上的历史先河。大红1连的前身红2连,也被誉为军魂发源地

随后,这支连队屡立战功。

19281月中下旬,赣军杨如轩开始对初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进剿

毛泽东决定进行第一次反“进剿”作战,指挥工农革命军第1团和部分群众发起攻打新城镇的战斗。

2连奉命担任突击队,由连长谭希林带主力突击南门,党代表谭国清率3排佯攻。战前动员会上,在挑选突击队员时,1班长赖毅第一个站起来说:我是党员,让我上!”紧接着,全连16名党员全都站了起来,积极请战。

218日清晨,战斗打响后,2连攻击在南门外选锋书院出早操的敌军约1个排。

2排排长韩伟率突击队员冲锋在前,高喊:冲啊!首先击毙带操的敌排长。出操的敌军顿时慌作一团,仓皇向数十米远的南门溃逃而去。

2连连长谭希林指挥各排沿街追出西门,与埋伏在西门外的第红2团的一个营一起,前后夹击残敌于西门外的水田里。

这次一举攻克新城镇,取得第一次反“进剿”胜利,红2连功不可没,受到了毛委员多次表扬。

19284月底,朱毛两部会师井冈山。南昌起义部队的7个连队与秋收起义部队的7个连队,共14个连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大红1连时为红11师红3112连。

5月初,蒋介石责令赣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进剿

毛泽东和朱德则针锋相对,用谋略制胜。

57日下午,毛泽东、何挺颖指挥红11师主力红31团抢占七溪岭有利地形,待机阻击敌79团。

2连连长谭希林和副连长张宗逊商定以前三角型布设阻敌,其中,1排长赖毅带领全排30多人顶在前沿阵地,以一挺轻机枪封锁大道。

战斗至傍晚,4军主力攻进永新县城。这是工农革命军第一次攻占永新县城,军史通称一打永新城

2连为工农革命军打破敌人对井冈山的第二次进剿立下汗马功劳。

1928517日,赣军发动对井冈山第三次进剿。毛泽东、朱德继续采取声东击西之计,将红28团撤出永新,退向宁冈,避敌锋芒;派红311营奔袭茶陵县高陇镇,调动敌人出援。

2连副连长张宗逊奉命带赖毅的1排急行军在最前面。交火后,1营与湘军第81团进行了激烈战斗。连长谭希林指挥2连各排奋勇出击,与敌人反复争夺。

副连长张宗逊率22排在高陇隔河守住一个桥头,掩护营主力撤离。面对国民党军的汹涌进攻,张宗逊毫无惧色地坚定说道:同志们!上刺刀!

经两个小时战斗,2排长韩伟负伤,张宗逊率2排歼敌1个多连,遏制了国民党军的进攻势头,掩护了营主力和伤员的安全撤离,与紧急驰援的28团会合。

18日,毛泽东写信与朱德商量击敌对策。朱德决定猛虎掏心,从高陇掉转头再攻永新城。

谭希林指挥2连主力冲在前面,张宗逊继续率2排有力配合。

战斗中,1排长赖毅率全排以快制快,在一个豁口架起两挺轻机枪,堵住了敌人的后路。2排长韩伟负伤坚持不下火线。3排长徐扬率部断敌后路,英勇负伤。

整个激战不到两个小时,全歼敌79团,击毙该团团长刘华安,歼敌大部。正午时分,朱德率部乘胜第二次突然攻入永新城,全歼守敌,敌师长杨如轩负伤逃出城外。工农革命军取得了第三次反进剿的胜利。

19286月中旬,蒋介石再以赣军第9师和第27师残部共5个团,由第9师师长杨池生任总指挥,对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进剿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毛泽东、朱德决定避其锋芒,再次撤出永新,退回宁冈。

此时,根据党中央指示信的精神,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正式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红2连番号不变。

622日,正是端午节,朱德在新城召开军委扩大会议。根据敌情变化,决定把1营埋伏在白口村的武功潭山一带,伺机捣毁敌军的前线指挥部,截断敌人退路。

23日一早,战斗打响, 红2连随1营顽强地抗击敌军,谭希林指挥红223排,顶在望月亭阻击的前沿阵地,连党代表谭国清带领赖毅的1排在侧后掩护。激战持续到中午,朱德军长手提机关枪,亲自上阵。朱德的军帽被子弹打穿,本人却安然无恙。

与此同时,王尔琢指挥红283营经过反复激战,在午后时分出其不意攻占了老七溪岭制高点。尔后,红28团乘胜向敌纵深追击,配合红3、红2团一举捣毁了白石口的敌前线指挥部,转而直指龙源口,抄向敌人的后路。

朱德在新七溪岭及时指挥红29团和红311营全线出击,驱赶敌军往龙源口窜逃。谭希林挥起驳壳枪高喊:活捉杨如轩,拿下永新城!

刹那间,漫山遍野,红旗招展,杀声震天。不久,腹背受击的敌军,全线崩溃。战斗从清晨一直进行到下午3点结束,红军第三次占领了永新城。

龙源口大捷,威震边界。歼敌1个团,击溃2个团,缴枪700多支,取得了根据地创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从此,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

713日,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 会剿。此时,红2连又有新的调整,谭希林升任第1营副营长,张宗逊调回任连长,谭国清仍任连党代表,伤愈归队的韩伟升任副连长。

2连灵活运用毛泽东和朱德一起总结并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作战方针,坚持在永新西南和莲花县开展游击战争,不断打击进犯的国民党军,坚持了近一个月之久。

830日,湘赣两省敌军又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 会剿。留守井冈山的红32团和红311营,与进犯的湘军第8军吴尚部两个团,在黄洋界哨口激战。

团长朱云卿和党代表何挺颖决定由红1连在左、红2连在右扼守黄洋界,以3连警戒遂川和永新方向赣敌。

2连接受任务后,党代表谭国清随即向全连做了保卫井冈山的战前动员。他说:我营坚守井冈山根据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一定要保证井冈山不失。

接着,连长张宗逊带领韩伟、赖毅等连排干部到黄洋界勘察地形,研究战斗方案。

张宗逊还借鉴当地群众的土办法,将竹子做成竹钉,钉在敌人必经之路的山坡处,形成防御阵地。

战斗打响后,敌我攻防很激烈。敌人攻了几次都攻不上去,死伤众多。战斗到难解难分之时,朱云卿派一个班把后方修理枪械所修好的一门迫击炮运到了黄洋界工事后头的山上,对着敌人指挥所开了几炮,把敌人给炸晕了。

2连趁势追击,连夜把敌人赶回酃县,缴获了不少辎重。就这样,守卫部队凭险坚守两天,守住了阵地。

对于黄洋界保卫战的重大胜利,毛泽东专门写下了不朽的《西江月·井冈山》诗词。“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接着,毛泽东和朱德率部在井冈山南麓的黄坳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取得了第二次反“会剿”的胜利。

193012月,2连调入红3军第9251营,改称红1连。19336月,又改编为红1师红211连。

大红1连不辱荣光,铁心跟党走。193410月下旬,红2团在团长龙振文和政委邓华率领下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大红1连作为开路先锋,参加了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的战斗,出色地执行了掩护红一方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机关西进的任务。

在惨烈的湘江战役中,大红1连曾陷入空前绝境,在连长匡斌指挥下,经过节节抗击,奋勇拼杀,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终于化险为夷,向西转进。

1935115日,大红1连随红2团参加了保卫遵义会议召开的重任,在外围歼敌。当前进到尧龙山脉九龙山一带时,遭遇川军刘湘部模范师381连。红1连碰上白1连,红1连连长匡斌挥起手枪,大吼道:狭路相逢勇者胜!立即指挥全连冲上去,将敌击溃。

5月,红军强渡大渡河后,大红1连再次担任警卫党中央的光荣任务。5月底,毛主席来到大红1连考察党支部工作。开饭时,炊事班长用打土豪时收缴的一个红色搪瓷盘给毛主席端上一盘煮南瓜,毛主席与战士们同吃同聊,其乐融融。

后来,大红1连将毛主席使用过的这个红菜盘一直珍藏,成为我军上下一致、团结和谐的历史见证,成为官兵学习革命优良传统的传家宝。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红1连在19378月下旬,曾由红军改编为八路军11534368539连。1连变9连,听起来总有那么点别扭。一个月后的925日,他们参加了对日军的平型关大战。

战斗打响后,3营营长梁兴初带着9连,冲上了公路,与鬼子拼杀到了一起。

这是他们第一次与日寇近战。战士的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断了,就贴身打。有的战士还拣起石块,砸向鬼子的脑袋。

下午,鬼子败了。狭窄的沟底公路上,汽车、大车、辎重车残骸连成一线,日军死尸横陈荒野,断臂残肢遍地。平型关获得大捷。

19392月,新9连又改回了1连,隶属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第3大队1营。他们欢欣鼓舞,毕竟他们原本就是大红1连。

19411月,大红1连改称为新四军第372011连。从八路军编入新四军,1连没意见,只要是打鬼子就行,只要还是大红1连就行。

此时,由于年初的皖南事变,苏北抗战进入到最艰苦阶段。

1115日,日军第17师团滕原联队步兵2000余人、骑兵400余人、保安大队3000余人,在飞机和火炮的掩护下,分9路出动,合击中共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淮阴县的小胡庄、张圩子。

1连在连长刘志新、指导员郑怀平率领下,与友邻部队对敌展开了数天抗击作战。之后,又奉命直奔双头山,断敌退路,以解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之围。

1连接到战斗任务后,迅速召开支部大会,指导员郑怀平说:“‘敢于攻坚、敢打头阵是我们大红1连的特色标志。总有不熟悉的战斗,总有不熟悉的环境,就要靠我们打头阵,就要靠我们攻坚克难

经过简短动员,全连群情振奋,闻令而动,一路上相互鼓劲,顶着疲劳,连夜奔袭40多公里,终于在第二天清晨6时许赶到双头山。

刚进入作战地域,就与一股“扫荡”之敌遭遇,一场激烈战斗瞬间打响。1连指战员顾不上休息,经过一番紧张部署后,随即向日军宿营地发起冲锋。

日军被这支突然出现的队伍瞬间打得晕头转向,一个个成了惊弓之鸟,仓促应战。

25班在攻打一座独立家屋时,被敌人反包围。敌人越打越多,火力强大,将5班从三面压制在开阔地里,伤亡了一半。但5班毫无畏惧,与数倍敌人作殊死搏斗,拖住了敌人。

经过3小时激战,1连终于战胜了敌人,先是歼敌两个排50余人,随后又与赶来的23连一道,将残敌全歼,圆满完成了救援任务。

在转战江淮平原反“扫荡”期间,1连拔据点,打击日伪顽,先后歼敌200余人,缴获机关枪6挺、迫击炮5门、各种枪支150支、炮弹500多发、手榴弹300余枚、子弹5000多发、战马25匹,并缴获了大量其他军用物资。

新四军首长看到战报,大为嘉许,称赞道:“大红1连果然不简单!

战后,1连被新四军第3师授予百战百胜锦旗一面。

百余载的血脉赓续,一个世纪的精神传承。无论是在炮火纷飞的战时,还是在繁荣发展的今日;无论是面临生死考验,还是面临得失选择,这支与我军同龄的“大红1都高擎铁心向党的坚定旗帜,听从党的指引、不忘毛主席教导,用青春、热血和生命,熔铸闪亮的胜战刀锋,始终都是我军连队的排头兵。历史上,他们屡战屡胜,从不退缩;新时期,他们与时俱进,一往无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