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的战旗中 每一面战旗都有着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
都写满气贯长虹的英雄传奇。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杜凤瑞大队战旗 ,透过用英雄名字命名的鲜艳旗帜, 遥望烈士当年如何用鲜血
将红旗染得更红!
 
   
 杜凤瑞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孩子,1933年出生在河南省方城县,从小放过牛,讨过饭,尝尽人间辛酸。1948年,15岁的他扯断牛鞭告别亲人,毅然决然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年就在河南南阳白河战斗中立下战功。1952年,他参加云南剿匪战斗,
带病完成司号员任务,荣立二等功。
 
   
 他受到的教育少,文化水平低,最多只识二、三百字,以至于在严格选拔选调为飞行学员后,文化成绩直接限制了他成为合格飞行员。经历的苦难是苦难者的巨大财富,文化的贫乏是贫乏者的刻苦动力。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争分夺秒地努力,白天苦练杀敌本领,晚上偷偷用电筒温习功课,硬是在入学时交了白卷的基础上,在结业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那是一个崇尚英雄成为英雄的时代,在杜凤瑞尚未成熟的心智中,一个叫着韩德彩的空军英雄,在抗美援朝的一次空战中,一连击落两架敌机,他被英雄取得的辉煌战绩深深吸引,那是他年轻的心中最向往和崇拜的明星!从长春航空预备学校,到济南第五航空学校,杜凤瑞只用短短三个月时间,就能够驾驶飞机翱翔蓝天。1955年,22岁的杜凤瑞从航校毕业以后,怀揣着保家卫国和成为英雄的梦想,
他被分配到福建前线某飞行大队。他的大队长技术精湛、要求严格,杜凤瑞庆幸自己能够为他当僚机,地面一块练,空中一起飞,在大队长的精心培养和严格要求下,他从一个无名之辈变成优等射手,被战友们誉为“铁杆僚机”。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台湾海峡阴云密布,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气焰十分嚣张,1958年8月,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封锁金门海空运输线。10月10日,正是国民党的双十节,6架国民党战机向解放军福建前线偷袭而来。敌情就是命令,人民空军8架飞机迅速升空,杜凤瑞驾驶的4号僚机,在3号长机遇险时,毅然推动舵杆冲向敌机群,长机脱险了,而他却被四架敌机团团包围。长空撕杀,考验顽强意志,危急关头,更显英雄本色!杜凤瑞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敌机群展开鏖战,迅速将一架敌机击落,自己驾驶的飞机也被后面的敌机击伤。他凭着蓝天拼刺刀的勇猛顽强,突然“空中刹车”,将一下子冲到他前面的敌机
再次击落。遗憾的是, 他自己的飞机也遍体鳞伤,完全失去了操纵,急剧下坠、下坠,他被迫跳伞,飞机在他的身后立即爆炸……
又一架敌机朝他射来罪恶的子弹,他血洒长空,生命永远定格在25岁!
 
   
 杜凤瑞壮烈牺牲了,但他的英雄事迹在人民军队中广为传颂,他是空军战士的旗帜和楷模,他是那个时代为国捐躯的最可爱的人!为了表彰他舍身忘死的英雄事迹,他当年就被空军授予“空军英雄战士”荣誉称号,
并被追记一等功。1964年9月,他生前所在的中队,被空军领导机关授予“杜凤瑞中队”荣誉称号,1965年,改称“杜凤瑞大队”。
 
   
 怀念英雄是为了更好地纪念英雄,学习英雄是为了传承英雄的红色基因。杜凤瑞用他年轻的生命和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在人民空军的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巍峨的丰碑。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杜凤瑞把热血洒在长空,用鲜血铸就忠魂。他的塑像,矗立在他的家乡,和他所在的军营。塑像的背面镌刻着杜凤瑞“四种精神”:忠于党和人民的革命精神,捍卫祖国领空的献身精神,苦练杀敌本领的拼搏精神,压倒一切敌人的战斗精神!烈士浩气长存,英雄精神不朽!在杜凤瑞英雄事迹的感召下,在“杜凤瑞大队”旗帜的引领下,“不怕苦,不怕累,人人都是杜凤瑞”
成为后人的行动自觉,许多年以后,从这个团队中走出去的航天英雄聂海胜,刚到团队报到时也说过这样的话:“有幸到英雄大队,就要当英雄。
不为大队争光,就是为团队抹黑。”
 
   
 一个崇尚英雄的团队,注定是一个英雄辈出的群体,从杜凤瑞到聂海胜,他们用年轻生命和惊世骇俗的壮举,将英雄的含义诠释得淋漓尽致!他所在的大队多次圆满完成国土防空作战任务,冒死穿越核曝蘑菇云科研取样,
连续40多年飞行安全,连续30多年保持先进, 2007年被全军表彰为英模单位,
成为空军重点建设的“尖刀大队”。
 
   
 如今,杜凤瑞生前所在的英雄部队,把传承英雄血脉融入现代强军实践,初心不改,时刻聚焦备战打仗,信仰如山,永远听从党的指挥。为打赢现代战争厉兵秣马,为永固祖国国防浴血奋斗,在飞向星辰大海中锻造人民空军的锋芒利剑,在蓝天白云间书写时代骄子的奋进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