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难得一契友

(2011-09-10 08:37:08)
标签:

陈鱼观

契友

诗歌

杂谈

分类: 散文杂文

人生难得一契友

 

    一直想给陈鱼观写点文字,却总因种种原因而未能下笔。今借陈鱼观兄荣获“腾旭杯”诗歌大赛特等奖的殊荣,敲下些文字,权作祝贺。

    认识陈鱼观还要从2002年说起,屈指算来,迄今已九年。当时我刚刚告别了打拚十年的无锡回到故乡温州。在温州那时候网络刚刚开始兴起,我自然也抵御不住新生事物的诱惑,闲时也经常上网瞎逛,现实中虽然还有很多老同学、老朋友,但当时在网上却是举目无亲。所以无聊时,就到网易的0577聊天室玩,恰好陈鱼观也偶尔在那里出现,恰好他和我一样有着文学情结,恰好又是老乡,于是在一个聊天室,两人必然成为无话不说的莫逆之交。记得当时玩得最多的还是对对子,他一句我一句的对,直至夜的深处。在玩对联之余,我们的“神吹海聊”涉及古今中外、经史子集,几乎无所不谈,一旦我们俩聊上了,就旁若无人的抒发“高论”,整个聊天室大厅往往变得鸦雀无声,似乎所有聊友都在洗耳恭听。

    那时我也刚开始学写赋,一篇《边锋赋》又刚刚获得了“文鼎天下”征文比赛的大奖。于是陈鱼观就把我拉去他做管理员的月下青荷文学论坛,认识了晓寒深处、月白流苏、水风、古筝、紫裕含风、琴心浅醉、兰亭闲客等写诗的朋友,从此我也站到了网络文学的第一线。当时我就很看好陈鱼观的诗歌,认为他将来一定会在中国诗坛占有一席之地,他也非常欣赏我的赋,认为这种文体一定会随着国学的复兴而受到社会的重视。我们彼此惺惺相惜,相互鼓励,随着时间的流走,我在中国辞赋界有了一定影响,陈鱼观作为诗人身份,也开始崭露头角。

    后来我们因忙于写作,上网聊天的时间虽然变少了,但他到温州办事时,总会抽空来我家坐坐,拉拉家常、聊聊文坛轶事,我们只要坐下来,就有说不完的话,彼此为对方取得的成绩而高兴。平时隔段时间,我们也会通个电话,问问对方最近的身体和创作状况。有种友谊不需要吃喝玩乐来支撑,如同我与陈鱼观。

    2008年我即将出版发行自己的个人骈体赋集《八风集》,陈鱼观特意填了一首沁园春送给我,以为祝贺。词是这样写的:

 

    奋袂青春,洗砚江心,煮酒竞津。
    看风生水起,势追五岳,韵倾八镇,始展雄文。
    讵料疴缠,十双有岁,削就豪情作雨纷。
    惟长叹,问人生际遇,何苦红尘。
   
    所关天道酬勤,且扶起残魂累魄身。
    对苍茫夜色,垒珠砌玉,灯前结网,史海勾陈。
    赋比兴阑,骈枝俪叶,绣口华章写奉尊。

     扬鞭走,故人应无恙,福递诗臻。

 

这首词较好地概括了我学习辞赋的初衷和过程,对我的人生际遇表示了关切之情,并对我的未来创作和生活致以诚挚的祝福。后来我做了胆结石手术,他再次赠诗以贺。

 

昨夜赴长庚,簪花披紫缨。

草根惟故疾,帝绪依晓明。

无胆心尤在,疏怀刀亦惊。

周天奢欲灭,但得一身轻。

 

   诗歌精致典雅,还带几分俏皮,让人在忍俊不禁中又有所反思,是为佳作。

   当然,我与陈鱼观平时交流最多的还是文学,特别是在诗歌方面,我们的观点也相当接近。他经常引用孔子的:“诗可以兴、诗可以观、诗可以群、诗可以怨”来阐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且一直这样求索着。他说,“诗歌合时而著”,这“时”不仅仅是时事,应体现的是时代特征,胡适的《尝试集》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无疑是革命性的,如果放到现在的语境下看去读,也许不名一文,其他如徐志摩、戴望舒、汪国真、席慕容者流,概莫能外。他以为,从农耕社会到工业时代,再到后工业时代,人们是借诗歌来与自己对话的,以诗歌来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所以诗歌往往是通过反思的姿态出现,如此说来,诗歌却又是“反时代”的。他认为“诗歌合为时而著”和“反时代”并不矛盾,而是对立统一的,于是诗歌的时代张力被呈现出来。

    陈鱼观的诗歌理论研究成果让我深以为然。我想诗判断一首诗的好坏,主要一点还是能让人印象深刻,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汪伦送我情”,如杜牧的“南朝四千八百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等,就好比一个美人,被你轻轻一瞥,就已在你的脑海中停格,久久难以忘怀。陈鱼观的诗就是如此,在我第一次读他的诗就被一句“我想做一次歇斯底里的呐喊,却找不到可以发出声音的喉咙”所惊叹。后来他又写出了《我的<诗经>生活》、《春烬》、《玩读<三十六计>》等长诗,一路读来都有着让人产生深刻记忆的语言,最近几年,他的组诗《我的乐清湾》、《火车向南》等深受诗歌界的欢迎,先后在《诗刊》、《诗歌月刊》、《诗潮》、《中国诗歌》等国家核心诗歌刊物上发表大量作品,并多次获奖,诗歌作品已日趋成熟,难能可贵,可谓一发不可收拾。

在陈鱼观的诗歌作品中,我早年读到的如 “在春天的墙角咀嚼寂寞的尴尬,心绪嫩成了一片绿意”( 《约定》)、 “等到夜色铺成一张纸,记忆纷纷爬出胸口,他们吞噬着我的细胞”。(《玩读<三十六记>》之《瞒天过海》),让我尤为深刻,他将平常的生活语言如此恰到好处地加工成诗歌语言,无不让人叹服。特别是最近几年,他的作品更是进入一种新的境界,新近在《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上发表的几组诗作,在我读来总有一种强烈的共鸣和写诗冲动。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有契友陈鱼观,我与诗歌是如此的接近。在此我不想用过多的溢美之辞来赞美一个朋友,这样反而让人感觉不真实。其他话我就不多说了,我真诚地请大家抽个安静的午后,泡一杯香茗,来读一下陈鱼观的诗歌吧。

 

附:陈鱼观近作《教她写诗》

 

如果恨她,就教她写诗

用最为狠毒的语言填饱无法隐瞒的肚子

用文字搓成的绳索

缚住四肢,以及莫名其妙的头发

让痛不欲生的色素溢在皮肤

 

如果爱她,就教她写诗

带给她寒夜中的灯盏,带给她大海中的船帆

然后将这一切写给冗长的台词

不要问岸的距离,行驶的快感

比归航更令人期待

 

教她写诗,无论恨还是爱

请给她以活下去的理由,让她成为诗人

无论欢喜还是悲伤

她都将与人类结一世的仇

 人生难得一契友

陈鱼观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fros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