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爱上跑步了
(2013-09-12 14:35:55)
标签:
夜跑骚年跑步减肥杂谈 |
分类: 闲言碎语有话说 |
首先要说的是,作为一个胖子,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当年,初到北京上学由于经济独立造成的花钱太猛,继而导致的非受迫性瘦身,150多斤的短暂辉煌已经像风一样消失了。你很难想象一个人怎会在区区几年的时间里猛增五六十斤,如此有难度的事情,我做到了。
不过,这没啥可自豪的。
三四年前的一次搬家,打算扔掉一些常年不穿的旧衣服,心血来潮试了几件之后才发现,当年去云南游玩正合身的牛仔裤千辛万苦地套上后,扣子和扣眼却只能隔肉相望难聚首;一件曾经肥大无比的T恤衫,而今成了紧身衣的模样。
前不久的再次搬家,又把几年前的行为重复了一遍。结果雷同,且尤胜之,因为当年的紧身衣在套在胸前的时候,无情地卡住了。
媳妇儿在一旁冷嘲热讽:“这得让多少姑娘心生嫉妒羡慕啊。”
大约是这个时候,微博大V潘石屹开始跑步了,有时候跟老婆一起,有时候是自己。和别人关注的焦点不同,我一直嘀咕的是:“要不是离天坛、地坛、故宫太远,我也去那儿一边跑步一边拍照片去。”
后来,同住一个小区的哥们儿也开始跑步了。这厮开了一家理发店,有段时间因为特忙好久没见他,再见时发现竟然瘦了一圈。一问才知,他竟然每天晚上围着小区快走四十多分钟,雷打不动。
再也没了借口,从秋天伊始,我开始自己的快走生活。每天晚上十点下楼,从家出来沿着朝阳北路走到青年路,沿着河边一路狂走,哪个路口看着顺眼就从哪个路口拐,要么绕到朝阳路,要么杀至姚家园路,最有兴致时能沿着四环绕个大圈再回家。
就这样,哪怕是寒冬腊月天,也常常是一身臭汗。
坚持了一两个月,结果很喜人:没瘦。
气馁是肯定的,事后总结经验教训时发现,收获还是有的:首先,走路乃至快走都不减肥,至少对于我来说如此;其次,北京晚上的空气质量要比白天更差,各种难闻的气味愈夜愈浓;最后,二半夜开快车的傻逼可真多。
与此同时,微博上、微信朋友圈里越来越多人开始晒起了跑步的照片。今天多少公里,明天几十分钟,一个比一个快,一个比一个狂野。
有天夜里赶稿子的时候,朋友在微博上发出一张在皇城根儿夜跑的照片,忍不住翻看她的微博,更吓人,竟然连马拉松都跑过了。不止是她,曾经的同事在朋友圈里发了许久的健身、跑步照片后,同样也踏上了马拉松的不归路。
更神的是,某天有朋友发来一个微博,上面记录了一个在网站工作的胖子如何从两百多斤跑步成了一个瘦子的励志故事,一再叮嘱让我努力成为下一个潜力股。仔细一瞧又被吓着了,竟是以前搜狐的同事。
终于,在一个媒体同行好友每天微博和朋友圈的双重更新跑步实况的刺激下,我又下了一次决心。
首先是在家附近的公园,第一次是以快走为主,穿插着跑步,每天晚上十一点下楼,一个小时后回家。事后的APP数据证明,速度仅比之前的冬季快走快了一点点。而由于夏季酷暑的缘故,汗倒真的没少出。
后来,天气渐渐凉快了,在小区花园里快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由于不让机动车经过,再加上较为安静,不少邻居选择饭后在小区里一圈又一圈地溜达。在尝试了一次后,果断改变了跑步路线。
围着小区一圈,如果贴着最里侧是520米,沿着最外面的马路牙子则是600米。因为是个长方形的形状,最长的两边大约200米,短的100米。
第一次跑,快走500米,慢跑100米。结果,气喘吁吁。
三次之后,快走400米,慢跑200米。结果,痛不欲生。
五次之后,快走400米,慢跑200米。结果,渐有好转。
直到现在,快走200米,慢跑400米。结果,尚能坚持。
而在APP的数据上如此显示,8月10日开始跑步,当月跑步6次,平均一周2次,总距离36公里,总时长6.5小时,平均速度从5.5公里/小时。
根据目前的结果,自然是可喜的,腰围缩减了5厘米,胸围减至A罩杯。
对于一个从小到大就不知瘦为何物、自认为喝凉水都会胖的人来说,如此成绩,善莫大焉。
正如许多人说过的那样,跑步最重要的就是迈开第一步。曾经以为快走和跑步没什么太大区别,但事实证明,走的再快也是走,跑得再慢仍是跑,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一旦跑起来,就会累得像孙子一样。
而当你真正地迈开步伐跑起来,跑,也就跑了,没什么大不了。
真的,地球没爆炸,人也没被累死,只有小区门口的保安在一圈又一圈地注视着这个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