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周口人

标签:
平坟周口周口人祖坟杂谈 |
分类: 闲言碎语有话说 |
何勇曾经唱过:头上的包,有大也有小,有的是人敲,有的是自找。这篇《该死的周口人》写的自己内心压抑,且悲愤,却发泄无门。“一篇博客写得内心悲戚,无法自已,难以继续。”多么想,一个个要了他们的狗命,哪怕头上再有许多许多的记号。
1.
刚出来上学那会儿,常有人问,你是哪里人呀?
答曰:周口。
亦如How are you?I’m fine,thank you,and you?之后必接I’m fine
too一样。别人必定会下意识地追问:周口店?山顶洞人?猿猴?
解释的过程是辛苦的,无论是位于河南东南部的一座小城,吉鸿昌、袁世凯、伏羲、老子的老家,还是莲花味精和四五老酒的生产地,亦或是后来扯淡式的周口店是周口的分店,太有钱了所以就在北京搞了个驻京办。这些大多说明了一点,周口太渺小了。
小归小,那说的是地方和知名度,如果比人口数量,周口绝对是超重量级选手。
中国有多少人?十来亿吧。河南有多少人?一个多亿吧。自从重庆闹独立从四川划分出去后,再也没人跟河南抢人口第一大省的称号了。要知道,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人口最多,这可是一顶不小的荣誉。
那么,知道周口有多少人吗?不好意思,才一千多万,是一个市喔亲。说这话的时候,我一般都会搓搓手,表示抱歉、羞涩的装逼样子,尤其是面对全省人口才五百多万的青海朋友、六百多万的宁夏同胞、七百多万的海南哥们儿,承让承让,洒洒水啦。
如果说中国之于世界,就是河南之于中国,那么,后面还应该加上一句,周口之于河南。
十一的时候,大郭夫妇从鄂尔多斯去周口,着实被人山人海吓得够呛:你们这儿怎么这么多人啊?无论什么时候到处都人挤人。她说,长这么大从来没在一个城市里见过这么多人。
我心说,亏你还是在北京上学见过大世面的人呢,白瞎你长这么漂亮了。
2.
就是因为人多的关系,其实在哪儿都能碰到周口人。
在亚运村租房那会儿,出门去修自行车,就在小区后面的一个小巷子里,修车人三下五除二给搞定了,说话间露出的乡音让我顿时一乐,您是周口的吧?
修车人也一愣,这都能听出来?没错,商水的。
周口市以前叫周口地区,撤地区建市的时候,以前的周口市改名叫了川汇区,而商水是离周口最近的一个县。其距离,大约也就是通州区和北京城的距离。像现在很多新建的商品房小区,环境稍微好点、品质稍微高档一点的,位置大多已经到了以前商水的地界。
有一年出差去厦门,习惯性的和出租车司机闲聊,也发觉了他口中的一些乡音,我问,您洛阳的?出门在外十来年,这司机大哥头一回被这么精准秒杀。我说,没多远,我周口的。司机大哥一听,乐了,彻底打开了话匣子。
就说这厦门的出租车司机啊,有一大半都是河南人,这一大半中的一大半呢,又都是你们周口人。什么?想吃地道的好吃的?厦门当地的也就那么回事吧,海鲜什么的随便吃点就得了。你肯定很久没吃老家的东西了吧?我跟你说个地方,这叫河南村,住的全是河南人,简直就成一个据点了。里面有个羊肉烩面馆,还不赖,你去尝尝去,就是油大的跟鳖孙一样,不要命地往里面搁羊油,吃完之后汤一凉,碗里能结一层子羊油。老板个小鳖孙还说这是你们周口老式烩面的特色,恁周口的真这样?
杭州也一样,为数不多的几次去江浙地区,竟打车也都遇到了周口的司机。
就算是现在住的小区里,后面小巷子里自发形成了一个菜市场,第一次买菜时,就发觉老板夫妇二人必定是周口人,久而久之一聊,果然是。不仅如此,隔壁不远的一个菜摊,再隔壁不远的另外一个菜摊,也全是周口人。甚至其中有两家还是亲戚关系。
这和在外讨生活的出租车司机有些类似,当某人外出打工挣钱后,必定会告知亲戚朋友,然后大家一起沿着这条路出来挣钱。同行竞争也好,亲戚面子也罢,周口人的确秉承了几十年这种习惯,改也改不掉。比如说在北京大多数小区里的菜摊、水果摊,几乎全被河南人垄断,其中又以周口人居多。
3.
周口以前叫周家口,也有一说是叫周家渡口。顾名思义,因为沙河、颖河、贾鲁河在此交汇,从早期一个小小的周姓人家摆渡的渡口,发展成了而今的一座城市。
小时候在河堤上玩,往河边走的一个下坡口处,还能看到上面清晰地刻着“周家口”的样子。
周口人喜欢老风俗,无论是老子故里、伏羲陵,还是就在我家后街的关帝庙,这些地方都是周口人逢年过节必去的地方。即便是从饮食上来说,就说最河南特色的羊肉烩面,无论加粉丝、加黄花菜、加鹌鹑蛋的新式滋补烩面多么有名,但在周口,一些端上来油晃晃的传统老式羊肉烩面馆,永远是人头攒动,一到饭点时就得排位等座。
有时候,我也问过自己,为什么对新式滋补烩面那么不感冒,不同样都是一碗面条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找不出答案,因为我的胃很明显地告诉我,它就是喜欢老式烩面的浓香味道,哪怕是羊油再多,味道再重,吃了之后再怎么拉肚子,我还就是喜欢吃这一口。没办法,就是改不了的毛病。
曾有朋友问过,说,如果让你定义一下你们周口人,你用一句话概括试试?
我曾经憋了很久,怕伤了阶级友谊感情,但也终于在一次酒后吐真言了。我说:你们不都老爱拿河南人调侃么,什么“十个河南九个骗,骗子产地驻马店”,呸,告诉你们吧,这句话要放在周口是绝对不成立的,不信你让驻马店人来周口试试,据各种史料和民间故事记载,谁来都得被骗个精光回家。
有人可能觉得这么说一个省的老乡有点儿自己一身白毛还说别人是妖怪的意思,但实际上,这是周口人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越是跟你关系好,越能拿你开玩笑,各种挖苦、鄙视、唾弃、瞧不起的话频出,哥们儿之间很久没见面,必然是以相互飙脏话为开场白,然后中间有人一插科打诨,有人跳出来来一个自我嘲讽后,继而哄堂大笑,气氛就热闹了起来。
骂分两种:你是傻逼,惹了我,我骂你;你是我兄弟,惹不惹我,我都骂你。从小,我在姥姥家长大,几乎是被几个姨骂着长大的,虽然是笑骂,那也得是骂的一种。换个角度来说,从小跟我关系最好的几个弟弟,无论是小叔家的堂弟,还是几个姨家的表弟,还有老爸战友家的孩子,无一不被我骂的狗血喷头。骂你,是跟你亲。
4.
周口人比较精明,但更能吃苦。因此全国各地到处都能见到做小生意的周口人,诚如之前所讲的修车铺、出租车司机、小饭馆老板、菜摊、水果摊什么的,什么辛苦、吃苦、艰苦、寒苦,这是周口人最不怕的。什么?大冬天早上四五点去进货很辛苦?你见过365天里除了过年天天如此的么?我见过,没错,周口的,很多很多。
归根到底,这些都是小市民的精神。这些生意都挣钱,但大多是辛苦钱。周口人做生意能做大的不多,有人可能会说,广州恒大的许家印也是周口人啊,人家就首富了呢。是啊,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呢,他这属于特例,太偶然的例子了。
更多的周口生意人,还都是小本经营,一干就是几十年。比如小时候常吃的馄饨、甜酒、炒面条、拉条子、蒸饺什么的,每年回家的时候,还都是那些熟悉的小摊和老板。
有时候老爱开玩笑:哎呦,老板,终于肯舍得花钱请新伙计啦?老板一乐,反嘴就是一句:嘿,一年来吃一回还能记这么清楚。
在大城市待久了,这些街里街坊之间的亲密邻里关系,着实让不少像我这样的人极其留恋。无论六一路的小吃一条街再怎么规划,无论颖河路拆旧建新的美食街再怎么古色古香,如果有机会去了周口,晚上出去逛一逛,人最多的地方是哪儿?还是露天的陈州街和大十字街。卫生环境一般,摊位错落排序,车就停在马路两边,如果下雨就直接搭上雨棚。
就这么简单。
5.
有一次回家,早上和几个表弟一起喝了胡辣汤后,开着车就去了开发区。路上,花一百多块钱买了一大盘鞭炮,几个表弟有的带了烟,有的拿了酒,我是当哥的,就负责掏钱。
一路上坑坑洼洼,贝贝指着路说,幸好咱们是晴天来,要是下着雨的话,这路几乎都没法走了。我知道,如果不是我开车,他们几个人逢年过节也都会骑着摩托车结伴而来,以前大多是父母跟着一起,后来,渐渐大了,兄弟几个没事儿也会自发来一趟。
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我是一直没记住。但我知道,在这片庄稼地里,埋葬着姥姥姥爷他们老两口,不远处,是太姥姥的坟。
我说,把烟和酒都摆上吧。炎炎、贝贝、威威就开始忙起来,折根树枝,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前头摆上各种贡品,都是老两口以前爱吃的。把买来黄纸揉开,用手指尖的指甲,顺时针在纸上画圈。摊开之后,四张为一叠,一叠一叠的折好码齐。拆开鞭炮,围着坟绕一整圈,或许是买的太大了,贝贝说,你看,就说这个肯定够长吧。
看着鞭炮噼里啪啦的爆炸跳动着,我远远的站在一旁,心里五味杂陈,一年回来一趟,这些真的算够吗?
一边烧纸,一边给姥姥姥爷说话。爷爷奶奶去世的早,从小就跟着他们老两口长大,似乎在这群孩子里,也只有我喜欢天天没大没小的跟老两口说话。无论是依靠在他们身边,还是他们已经仙逝多年。
我说,这回是我们兄弟几个来看你们的啊,跟大人们没关系啊,平时,几个姨没少在你们这儿说我坏话吧,说我一年回来一趟,你们还别不承认,我就知道,老说我坏话。
我说,这些钱啊,你们拿着去用,没事儿,咱就是钱多,你看这都是一个亿一个亿的,要不然我把我车烧给你们怎么样?哎呀,我忘了,姥爷你只会骑自行车不会骑三轮车,姥姥你只会骑三轮车不会骑自行车,呵呵。
我说,没事儿,都挺好的,我们几个都还不错,就是有一回你俩不打招呼就跑我梦里找我去了,可把我吓得够呛,下次记得提前说一声啊,真是的。
絮絮叨叨了半天,临走的时候发现刚好有人在旁边种地,上去一问原来是这片地的主人。听家人说,如果真要算起来,还都是一些远房亲戚。虽然不认识,但还是恭恭敬敬地敬一支烟,从车里拿了两盒烟,死活塞在了他兜里。
我说,我离得远,几个兄弟姐妹也是偶尔来看一趟老两口,您多费心,有事没事多照应一下这两座坟,他们走得走,也没享到什么我们这些小辈们的福。
老人点着头说,好,孝顺就好。
6.
传统、守旧,这就是周口人。
习惯了安安稳稳生活,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热热闹闹,时不时和三两好友一起喝喝小酒。如果有些小聪明,就做些小生意,不求干多大的事业,只为个心安理得。
为什么越是这么安分的老实人,就越老招惹麻烦受人欺负?
王明义、王平在执政时,一切发展的还算不错,周口人夸你好,你们也升官了;董光峰的“周口、广州、北京”大三角经济政策那么白痴,周口人也就是骂骂你,后来也去省里了;最近一个刚走的毛超峰也有人夸,这也省委常委了。
你们升官也好,发财也罢,贪污也行,受贿也成。你们过你们的,我们过我们的,你打击个犯罪活动,我们高兴高兴,你推行个苛捐杂税,我们忍忍也就过了,就算当年的京九铁路线生生被商丘给抢走,我们也没怪你们吧。
都说铁打的城市,流水的领导。真心觉得,你们在周口熬个几年资历,该去省里就去省里了,就别折腾我们周口的小老百姓了。你们拍拍屁股走了,我们还得在这儿活一辈子呢。如果不是你们自己糟践自己,我们周口人也从来不会挡你们的官运亨通路。
可是,这回,周口市委书记徐光,周口市长岳文海,你们不但不安生,这次还要把我们的祖坟都给挖了。
你们一边每年花着上千万祭拜祖先,风风光光搞祭祖大典,把老子故里、伏羲陵墓当做宝贝一样,一边却在指挥着推土机推平我们的世代祖坟。你们就知道,这是领导的旨意,这不是你们家的坟,但你们真的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报应的吗?你们抬头看看天,看看你们干的这些昧良心、丧天亮、挖人祖坟、死己全家的缺德事情,老天它会放过谁?!
我们周口人,真就这么该死吗?
========================================================
@头条新闻:【河南周口要求宣传平坟复耕典型舆论质疑强制平坟】河南周口市政府网站刊发新闻,市长岳文海调研殡葬改革,要求宣传平坟复耕好典型。http://t.cn/zj2KbPd;而近日周口平坟运动遭舆论质疑,认为强制平毁激民众不满,政府需倾听民意,11月16日国务院明确规定明年起禁止强制平坟。http://t.cn/zj2CZqb
@王克勤:【我们都有祖宗,都有祖坟】得悉老友@喻尘家的祖坟被平,十分震惊!他说:就在国务院“禁止强行平坟的决定”出来的那天,哥哥打电话说:我家的祖坟也已被平掉。我家祖坟墓园不占耕地,是1949年前就存在上百年的家族墓园,那里埋着我的父母亲、祖父母、曾祖父母……和同门同族百多年来的先人。
@喻尘:就在国务院“禁止强行平坟的决定”出来的那天,哥哥打电话给我说:我家的祖坟也已被平掉。我家祖坟墓园不占耕地,是1949年前就存在上百年的家族墓园,那里埋着我的父母亲、祖父母、曾祖父母……和同门同族百多年来的先人。我想骂人,但骂谁呢?骂卢某?他本就是一二球不值当骂,该骂只能是反人类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