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墨尔本的可爱女人

(2010-10-30 10:11:35)
标签:

刘玲

澳洲

墨尔本

澳大利亚

麻辣诱惑

分类: 老刘的工作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澳洲,近年商业移民配额基本稳定在每年6000户到7000户左右,再加之超过10万的在澳留学生,华人同胞在澳洲的人数已经超过印度成为澳洲最大的移民来源国。但由于今年联邦政府移民政策的不断收紧,留学生回国潮正逾演逾烈。而靠丰厚资产来澳洲的商业投资移民,也因为整体年龄层偏大,语言不好,再加之澳洲的住房成本与生意成本急剧增加,使这批人来澳洲后发现现实生活与想象中的海外生活差距不小,尤其是不少在国内是“老板娘”的163太太们,在异国他乡颇感不适应,除了语言,在心态上,也感觉到自己与这里的文化和环境不合拍。迫于要为小孩和家庭获得永居的硬压力,又必须得在这边住满两年的“移民监”。孤单、寂寞,无所事事,还有“早知今日,绝不移民”的悔意,开始在留守移民太太中蔓延,“好山好水好无聊”,成了他们对澳洲最常用的描述。澳洲物质的丰富,环境的优美,制度的完善,无疑排榜世界前列。在澳洲这样一个美丽与寂寞同在的国度,过惯了群居生活的华人同胞尤其是留守163太太们,怎么样才能适应这边的生活呢?澳洲不同的文化与市场环境,特别是华人目前还不是主流这样的客观现状,作为在国内已经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新移民们,怎样的心态和状态才能使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呢?《新移民报》特别策划了本期专题,专访了活跃在墨尔本不同领域的华裔成功女性,她们平凡真实中显示的精彩,向你展现了一个在异国他乡也可以如此充实迷人、成功丰富的华人移民群体。三个不同年代移民到墨尔本的华人女性,三个不同的奋斗故事,但同样闪耀着华人女性美丽智慧、勤劳忍耐的坚强与光辉。在她们当年的足迹里,能看到你我今天遇到的困惑;她们今天成功的倩影里,也孕育了你我明天会实现的愿景-----

 

阳光心态    陌生国度也可以有家的精彩

 墨尔本的可爱女人

刘玲   澳洲中联商业移民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一个理性而又处处散发着女性迷人魅力的西安女子。低调稳健的澳洲中联可以算得上是墨尔本最老牌和专业的移民中介公司了。1997年,为了业务的需要,刘玲完成所需课程取得了移民中介执照,她看到澳大利亚有大量的中信、皇朝这样的中国大公司,他们每年需要办理很多的人来澳大利亚。在经历过了六七次更换工作后,2000年,刘玲开始了自己目前的事业,也为更多个人提供移民咨询服务。她说:“从事商业移民到现在,看到了很多很多成功移民澳洲的家庭和个人,也结实了许多生活中的好朋友”。刘玲说:“自己做的是移民的工作,但是看到一些人来了澳洲后觉得生活落差很大,很希望可以帮助他们赶紧的找到生活的激情”。她说:“我总对他们说,既然来了这里,就要好好为自己活一把。任何人都不可能快乐一辈子,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放弃自己”。对于这一路的艰辛刘玲也有自己的解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观,人应该很执着,天下无难事,只要自己勇于尝试。其实,不管国内还是澳洲,不管什么样的民族,什么样的文化,健康阳光的心态,善待自己善待生活的态度,都是造就幸福人生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元素。”

在将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刘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她总是以一种很阳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虽然她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的那个人,但她坦言自己并不是对金钱特别渴求的人,她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尽量做好手上的事情。而面对朋友的误解和一些客户对于他们工作的不理解,她还是会觉得很伤心。尤其是几年前中联内部的一次变动,几乎让刘玲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失去信心。所幸的是,刘玲永远都是那个乐观积极的刘玲,很快她又重新的站回到了起跑线上,以一贯精力充沛的样子继续面对生活。多年的工作让刘玲养成了“把当天的事情做完”的习惯。她还说,:“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学会工作分配,我的同事们完全可以帮我分担很多事情,而自己也就不用总是那么紧张,也可以腾出时间陪陪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工作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只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她说:“我最亲近的人就是家人,现在跟妹妹和侄子侄女住在一起,感觉很幸福”。生活中,与平时干练,冷静的她不太一样。她喜欢烹饪,闲暇的时候去游游泳,打打高尔夫球,偶尔也去练习瑜伽,或者选择看看电影。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让她接触了“圆桌”,这是一个拥有二十年品牌的课程,在那里她结实了许许多多世界各地的成功企业家,也通过学习让自己更加的热爱生活。跟她熟悉的人都知道,“刘玲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她特别愿意帮助别人。同时也是一个懂得生活的新时代女性”。

 

 墨尔本的可爱女人

Sunny Lu,墨尔本专业地产(Melbourne Professional City Residential)公司老板,典型的四川美女。

但凡对墨尔本房产市场感兴趣尤其是对CITY二手房交易市场感兴趣的人,都对这个公司不陌生。Sunny Lu来墨尔本已经第八个年头了,期间从没回过国。在国内完成了MBA以后决定到澳大利亚再读一个MBA的课程。可是,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的,读完书以后发现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找。偶然的看到一篇报道让她萌生了做房地产的想法。刚来的时候自己还没有摸清门道,她只好一边给人做中文老师,一边回到RMIT继续学习房地产相关的课程。她说:“当时想,澳大利亚法制完善,规章制度系统化,房地产可以当成一项事业,而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去做”。有了执业证书,没有工作经验也很难在这个行业做出成绩,于是,她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首先她到了一个房屋出租公司,在那里她做的是简单的投信,找客户的工作,大约一年半后,她感觉自己对出租这一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决定转战到了一家公司销售楼花,“在这里,我学到了怎么做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服务”。后来开始从事二手房销售,这期间她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这一系列的磨练让自己有了做事业的信心。就这样,她开始了自己的公司墨尔本专业地产(Melbourne Professional City Residential)。她笑称,“自己当年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一步一步的把专业地产做起来,自己白天工作,晚上读书,但是这是一个自我磨砺的过程。自己做老板和做员工是完全不一样的,期间也想过要放弃,但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想,第二天又干劲十足的做事情。在公司里,我是会计,也是出纳。99%的工作都靠自己来做,精神压力非常大。当然了,想收获就一定要付出,再难也要熬下去”。Sunny Lu也坦承,在澳大利亚,因为是在异国他乡,确实有逃避不了的寂寞。但在国内,真正内心丰富的人,其实也是相识很多知己很少的。她希望刚来的新移民们既然选择了过来,就不要半途而废。有时间可以学一学英文,看看书,看看报。在国内的时候大家需要更多的与人交流,要应酬,在这里可以把时间更多的给自己。

 

点评:“移民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首先要适应当地的环境,尽快的调整自己的心态,有了积极的生活状态才能大干一番事业”,墨尔本著名心理学专家Eling说。记者在接触过许多新移民后发现,刚到澳大利亚的人们由于语言和生活条件的差异,心理上难免有一些落差。Eling解释说:“这都是正常的过程,慢慢的这些负面情绪都会随着语言的进步,认识的朋友增多而消散。任何时候,人的心态都是最重要的。刘玲说得很好,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比如在这边坐‘移民监’的太太们,她们一般都有很丰富的人生经验,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如果英语好,那么在这边的舞台就更为宽广,即使英语差一点,现在华人这么多,需要服务的领域也很多。只要有心,在渡过最困难的前半年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国内很流行的‘心态决定状态’这句话,在澳洲一样适用的”。

 

 

从头再来   异国他乡有种温暖也叫家

墨尔本的可爱女人

Lisa,墨尔本中外食客们颇为追捧的“麻辣诱惑”餐馆老板,高挑时尚的外形下有一颗北京女子大气坚韧的心。

2007年,Lisa随团来墨尔本旅游时听说当时的顺风(现在的“麻辣诱惑”)打算卖掉,她一听很高兴,于是当机立断支付了五万澳币的定金后就回国了。

Lisa说, “澳洲的空气透明度特别高,蓝天、白云,就像电视里看到的一模一样。我一下飞机就喜欢上了这里。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心情自然也会变得更好的,所以我也没多想,觉得如果能买下这家餐厅在这里生活下去那就再好不过了”。

真正决定在墨尔本定居下去,是那之后一年多的事情了,在来墨尔本以前,Lisa对英语可谓是一窍不通,“虽然移民对语言没有要求,但是语言是与当地人交流、融入澳洲社会的必要工具”。为了学好英语,Lisa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找一个英语老师,提供免费住宿”,她说:“每天在英语学校听不懂当地老师讲的东西,只好向他们买下教材,回家请这个小老师帮我复习,慢慢的我也能听懂老师在讲什么了”。话语之间听得出她的自豪,今年八月她还参加了雅思考试,比起很多人来说可能成绩不算好,但是她说自己已经很满意了,“写作拿了5分,口语也拿到了4分,对于我一个五十来岁的人来说相当不容易了,我很开心。但是,我还会继续努力地学习英语”。

 

事实上,Lisa在中国的集团公司涉猎餐馆、酒店、房地产等领域,近些年公司交由管理公司去做,而自己决定尽情享受规律的生活,日子多么自在,清闲时可以想象的。可是,到了墨尔本后,自从接下这个餐馆,最初时候她甚至还需要自己开车去采购原材料。餐馆装修那段时间她也是一边读语言,一边监工,相当辛苦。开业最初,为了做出更适合当地人口味的菜,她请了很多朋友过来免费试吃,直到大家都觉得过关了,才开门营业。Lisa一直对记者说:“墨尔本麻辣诱惑有今天跟厨师长和我的经理是分不开的。经理来这里七年了,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我很感谢他们”。看着Lisa在店里忙进忙出,完全没有老板的架子,让人很难把她跟一个集团公司的老总联系起来。她却笑说,“在国内的时候有在国内时候的生活方式,来了澳大利亚也要适应澳大利亚的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老板很少有人不亲自动手的。更何况自己的店,有什么放不下架子的呢”。目前,Lisa除了打理自己的店,一有时间还是抓紧时间学英语,偶尔也去打一打高尔夫球,“但是为了酒店,来墨尔本后也只去过一两次”她说。在国内的时候她的球技算是很专业的,还得过不少的奖项,却因为生意不得不先把爱好放到一边,可是她说自己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Lisa坦诚的告诉记者“事实上,做这个店也是利润不多的,但是我也不是为了利润来的,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平台。将来拿到PR以后,我希望可以开更多的连锁店”。一席谈话之间,Lisa一直给人很有魄力的感觉她笑称自己一直很喜欢闻咖啡的味道,但是不喝,“将来有机会,想开着咖啡店,闻一闻那个味道,感觉也很不错”。

 

当记者问到她对澳大利亚的看法时,她保持着温暖的微笑:“我喜欢澳大利亚的生活,现在把儿子也接过来。他喜欢修车,于是本来在国内本硕连读的医学也放弃了,来这里学修车。只要他觉得开心就好。澳大利亚就能给我们这种自由的生活方式,蓝天,大海,无拘无束”。Sunny Lu在澳大利亚的八年已经让她完全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身边大多是外国朋友,自己公司里的搭档也是个当地人,她觉得:“相比起中国的灯红酒绿,日夜颠倒的应酬,我更喜欢在澳大利亚。这里更尊重女性,女性在这里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下班以后自由的支配时间,可以去跳跳舞,运动运动。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才叫生活。现在要我回国我可能还不能适应了,这八年来中途都没回去过,我觉得这里挺好,也不想回去了”。对于刘玲来说,将近二十年的澳洲生活不仅练就了她熟练的英语口语,更结交了很多当地的朋友。她告诉记者:“既然来到了澳大利亚,就要积极去适应当地的生活,毕竟华人目前还不是主流。在这里我有很多华人朋友,大多数客户都成了很好的朋友。但是要在这里生活,英语必须学好,所以我建议大家有时间还是多学习学习英文。每年也会回几次国,但都是共事,澳大利亚已经是我的家了,我喜欢生活在这里”。

 

点评:心理学家Eling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除了良好的心态,一定还要有梦想和实干。激情与坚韧,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人不能总是生活在过去里。过去的辉煌只是说明你的过去,一个拥有幸福快乐的人,最重要的并不一定是他能赚多少钱,真正的成功是在任何地方他都能创造或者选择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文化与环境的不同,在国内你可以当翘脚老板,但在这里你就必须亲力亲为。无所谓好坏,关键还是看你自己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到了澳洲,就按照澳洲的习惯来,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经历。同样短短的几十年人生,你可以体验很多普通人没有机会尝试的人生方式,这本身就是一种幸运和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