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理解心理疲劳

(2024-06-25 20:40:05)
标签:

心理

疲劳

分类: 小说故事
如何理解心理疲劳

著名的中国抗联英雄于天放1944年12月,因特务告密被日寇逮捕,押在北安的伪监狱里,他经受了日本鬼子的各种刑罚,始终坚贞不屈并秘密准备越狱。1945年7月他和被俘的抗联干部赵忠良达成共同越狱的决心,在越狱前他写了一首诗:中日世仇不共天,十载抗战破万难。行动失慎遭逮捕,中国男儿入牢监。威迫利诱逼降策,救亡信念铁石坚。囹圄铁窗寒冬度,草木葱茏虎归山。
于天放在做好越狱的准备后,他没有任何反抗表现,令日本鬼子对他放松了警惕,他找到火炉的门轴作为越狱的武器并藏在身上。1945年7月12日凌晨1点钟,于天放和赵忠良先后向日本看守石丸兼政要求上厕所。
此时,石丸兼政倚已经放松警惕,并在桌子旁打瞌睡。于天放用炉门铁轴狠狠砸石丸兼政的头,赵忠良也冲上前来一起与石丸兼政搏斗,将他打死却没有惊动到其他日本人。
于天放和赵忠良成功越狱后,报纸惊呼:“于天放逃跑,满洲国失去一大半”。
于天越狱的第二天,日本鬼子对北安县城实行戒严,挨门挨户进行搜查。但两位英雄早已经远走高飞,回到抗日战场上。解放后,于天放越狱事迹曾经得到毛主席的夸奖。
于天放之所以能够越狱成功,除了他和赵忠良的勇敢无畏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两人充分利用了日本看守精神疲惫后的松懈心理突然袭击才一举成功。在二人走出监舍时,监狱院里的日本守备也都因为精神疲惫而处于放松警惕的状态,对用钥匙出入监狱的人员不予检查,使得二人能够顺利地逃出监狱。
我们在阅读于天放的英雄故事的同时,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应该引起重视,那就是人在精神紧张状态下的长时期高度警惕极容易引起心理疲惫的,当人的心理疲惫之后,就会出现一个精神上的松懈期。
如何理解心理疲劳

心理学有一个“心理疲劳”的概念,或者称为“精神疲劳”。是指由脑力劳动繁重、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过高或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引起的精神疲怠现象。表现为心绪不安,动机丧失,注意不易集中,思维迟钝,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下降,反应时延长,工作正确率降低等。其持续发展,将导致头痛、头晕、失眠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等。“精神疲劳”现象的产生与工作特征和个体的情绪因素密切相关,也与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期望和动机有关。
心理疲劳是指人体肌肉工作强度不大,但由于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过高或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引起的疲劳。心理疲劳不仅降低学习与工作效率,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长期的心理疲劳,使人心境抑郁,百无聊赖,心烦意乱,精疲力竭,进而引起心因性疾病。例如神经衰弱,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不好、失眠、怕光、怕声音等。因此,脑力工作者防止心理疲劳是一个重要的心理保健问题,不可掉以轻心。
人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重视并防止心理疲劳的产生,在一些重要的特殊岗位,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心理疲劳。
比如:军队或重要监管场所、国防涉密机构的岗哨,必须要定时换岗,其目的就是防止岗哨长时间地保持高度注意引起的心理疲劳后的精神松懈,这也是许多重要监管机构在设置人站岗的同时,必须安装科技防护设施,才能有效保证安全。所以,心理疲劳现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心理疾病的预防性课题。
笔者曾经关注多个社会性事故案例,发现每次发生影响较大的生产或社会性事故,都与某些管理人员长期处于精神疲劳状态有关。
比如,疫情防控在我国已经持续了三年,尽管各地都采取了极为严格的管控措施,仍然有疫情破防。虽然每个地方发生疫情之后,都会有一些人因为失职而被追责,但仍然不能完全防止疫情的发生。特别是进入2022年以来,疫情竟然出现此起彼伏不断发生的状态,令防疫大军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作战状态。
其实,疫情之所以不断发生,除了病毒的变异致使防控手段来不及实施以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防疫组织和防疫人员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后的心理疲劳现象没有得到特别的关注。也就是说,当所有的防疫人员都出现心理疲劳以后,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就可能导致他们在防疫工作中出现失误。
如何理解心理疲劳

比如,笔者此次在鞍山将近一个月的连续核酸检测中体验到,早晨核酸检测点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去做核酸,检测员的棉签检测位置一般都比较深,基本上都能探测到咽部。笔者在10时以后去检测,就会明显感觉到,检测员的棉签探测位置仅能到达舌面稍后一点的地方。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检测员已经出现了心理疲劳。
这几年里,笔者经常出差,在不同地方接受行程码和核酸检测凭证的核查。如果是早晨下火车出站,那些检查人员检查得一般比较到位,会详细查验受检者手机上的信息。如果是临近中午出站,人比较多的时候,检查人员只是扫视一眼就会让受检人员通过。其实他扫视的这一眼,根本看不清楚所检查的信息。此时,这些检查人员已经出现了心理疲劳,自然而然地产生粗放的检查作法。
自从有了疫情以来,很多地方的防疫部门包括政府的防疫主管机构为什么会出现一些漏洞,其主要原因是长期防疫之后的心理疲劳,让有些人产生了松懈心理,导致一些必要的防控环节出现了问题,令病毒趁虚而入。
近两年,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因为疫情防控点的简单死板的防控作法,导致一些病人、产妇无法及时就医而死亡的现象。应该说,发生问题时,这些防疫点卡的工作人员及警察在长时期的防疫工作中不仅身体疲劳了,而且精神上高度疲劳,导致他们出现了一些非正常的语言方式和简单的、甚至不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
从管理部门来讲,对这种问题的发生有管理教育的失误,从心理角度来讲,如何让这些防疫人员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能够获得一个心理松弛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并不是机器,人的精神和体力需要调节,只有劳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4年06月24日
后一篇:2024年06月26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