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我生活在大连这座海滨城市里。大连是人们对大连主市区的叫法,过了小平岛就属于旅顺口管辖的地方,那一片叫旅顺。那个时候,大连的官方称呼是旅大市,即旅顺和大连的结合。
我小的时候,大连街头有几种小吃非常美味,其中最惠民,最令人难忘的是炒闷子。
炒闷子是大连特有的一种小吃,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还真无法考证。据说,现在大连还可以看得到炒闷子,食客仍然趋之若鹜。要知道,在一切都按票供应的年代里,地瓜淀粉是很少无须按票供应的食品原料。于是,便成为人们可以不花粮票就能买到的小吃。
焖子是用地瓜粉熬制的凉粉炒制的,人们用地瓜淀粉加热熬制成胶状后冷却成为墨绿色的、不透明的胶体食物原料。炒闷子时,人们用的是直径大而扁的平底煎锅,在锅底放油烧沸后,将一大块闷子放在平锅上煎炒。用油多少是炒闷子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油太少了容易糊锅底,油放多了不会结“嘎”,也就是焖子两面煎好后那层焦黄酥脆类似锅巴的一层。
如果在大街看到了炒闷子的车子或摊床,就会有人围在旁边。卖家会问:“你呔(大连方言:吃)闷子吗?”
卖家已经提前在平锅上开炒了,开炒时,他们会用一个小扁刷均匀地把油涂在平锅底上,锅底加热后,卖家就会拿起一大块生焖子放到锅上,边煎边用铲子把闷子切成小块,块越小越好,味道越美。炒焖子的火候非常讲究,火不能太大,时间不能太短,要炒得外面结成一个薄薄的黄黄的酥焦层,里面还要炒熟。吃在嘴里外焦里嫩,香气四溢。那时候炒闷子用的是烧煤的大炉子,火慢慢地燃烧,烘烤着平锅发出“滋滋”的油响声。当焖子炒到内到外都变成淡黄色、通体晶莹、软软的、糯糯的、上下都结了一层黄黄的酥焦层(嘎)的时候,香气就会四溢,令人垂涎欲滴,闷子就可以出锅了。
小时候吃焖子必用的调料有盐蒜汁,蒜汁必须是挤砸而成,不能是用刀切成碎末,否则蒜汁不辣。另外,还要有调好的芝麻酱和香菜。(现在的炒闷子调料多了一些,但盐蒜汁和芝麻酱仍然必不可少)那时候卖的炒闷子用的是一种很小的小盘子,只能装六七块闷子。最小的一小盘炒闷子5分钱,稍大一点的一小盘1角钱,就是这个价钱,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吃得起的。小时候,我吃炒闷子的次数并不多,但炒闷子的香味至今还保留在我的味觉之中。
大连还有一种小吃是海凉粉,主要原料是用生长在海底礁石上的牛毛菜晒干,上锅慢火熬7-8小时,将海藻中的胶质熬制出来。熬好后用纱布将残渣过滤掉,将锅中的胶质液体倒入盆中冷却,就会成为半透明的胶体。再将半透明状的胶体切成条状,就成为可以食用的海凉粉。海中的许多海藻都可以加工凉粉,既可以作为小吃即时食用,也可以作为凉菜,在餐桌上食用。
有人把海凉粉加工好以后,就去市场上当作小吃出售。我小时候经常去民勇市场吃凉粉解馋。摊主将大蒜剥皮后放入蒜臼里捣成蒜泥,加适量醋、盐、香油,调成蒜汁。然后将凉粉盛在碗里,淋上汁出售。夏天的时候,在街边上吃一碗凉粉,那种酸酸的,辣辣的味道,不仅可以让暑气消退,而且提神提气,令人流连忘返。
海边的居民招待客人的时候,会切上一盘黄瓜丝(条)与凉粉拌在一起,然后淋上辣椒油,淋上蒜汁,放一些香菜末,就成为一盘凉菜,吃起来特别爽口。由于很多人都爱吃凉粉,大连街头就有人专门卖凉粉。卖凉粉的人会把整砣凉粉放在大盆里,用一个粗粗的擦子,将凉粉加工成条状,然后装在碗里,根据客人的需要现场配制调料拌入碗中。吃凉粉的人端起碗来,用一个铁丝制小叉子,把凉粉喝进口中。由于凉粉的水分特别大,用蒜汁和酱油、醋一拌,碗里的凉粉和汤汁就会呈流动状。所以,卖凉粉的人会问顾客:“哈(喝)凉粉不?”
大连人的方言将喝水,叫“哈水”,由于凉粉已经成为流动状态,所以,大连人把海凉粉这种小吃,叫做“哈凉粉”。
大连有一种煮蝼蛄虾的小吃。蝼蛄虾又叫“海蜂子”,是大连当地的特产,它的壳是软的,因其头部像一种河里的“蝼蛄”而得名。我小时候,大连近海的滩涂盛产蝼蛄虾,它的肉虽然不多,却既有虾肉味道又有蟹黄味,味道特别鲜美。我曾经和表哥去香炉礁滩涂钓过蝼蛄虾。蝼蛄虾喜欢在滩涂上挖洞而居,对羊的膻味非常喜欢。钓蝼蛄虾一般用羊的胡须制成的毛刷放入虾洞里,蝼蛄虾就会抱着毛刷被拉出虾洞。
我小时候有人把蝼蛄虾串成串用盐水煮熟卖,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2角钱一串,一串有5只蝼蛄虾。盐水煮的蝼蛄虾串,颜色红红的,非常好看。吃在嘴里,味道特别鲜美。
我长大以后,每次回到大连都想去找蝼蛄虾小吃,怎么也找不到。有一次我在市场上看到了有人卖蝼蛄虾,我没有讲价钱,把他的五六斤虾全都包圆了。谁知,到家以后,我妈妈说:“这虾不好吃。”
我不相信,小时候的口感我怎么能忘记呢。谁知,虾煮熟之后,一点红色也没有,而且没有虾味,咬在嘴里都是柴油味。原来,大连的近海已经被污染,有些蝼蛄虾虽然可以存活并能繁殖,但已经被污染得失去了本身的味道。因为虾没法吃,我全都扔到室外的垃圾箱里。这一次吃虾我特别后悔,如果没有碰见这些蝼蛄虾,它的美好味道将会永远保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大连还有一种美食叫盐水煮波螺。大连市场上常见的小吃波螺主要有“香波螺”和“尖腚波螺”两种。“香波螺”形体像不规则的圆形,煮熟后味道鲜美略有香味,需要用大头钉挑出来吃。大连人吃得最多的是“尖腚波螺”,这种波螺呈锥型,吃的时候要将锥底部咬折,在底部吸一下,再掉过头来从上面用力一吸,波螺肉就会吸到嘴里。卖“尖腚波螺”的人会将一个圆形小铁片中间扎一个眼和波螺一起卖。卖“尖腚波螺”的人一般用一个大酒杯作盛具,5分钱一盅。许多孩子会边走边用小铁片上的眼将波螺尖锥部分塞进去用力一掰,波螺的尖部就会被掰断,然后就会听到孩子们用力吸波螺肉的声音。
转眼间,六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大连街的那几种儿时的小吃仍然在我的记忆里散发着鲜美的香味。不知还有多少人能够记住这些曾经令我们朝思梦想的美味小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