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狐报恩救乡民

(2024-01-08 20:50:22)
标签:

狐狸

报恩

行善

分类: 小说故事

灵狐报恩救乡民

很多年以前,长白山里前岗村的张家媳妇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晚上听到院子里有动静,好像是鸡窝遭到了什么东西的侵袭。她穿上棉袄,点上灯,提着一根棍子开门来到院子里。她用灯一照,发现鸡窝那里有一个像狗一般大小的东西正在用爪子扒鸡窝的门。小鸡吓得在窝里乱飞乱叫,眼看就要遭殃。
张家女人急忙喊道:“当家的,你快出来看看。”
张家的男人拿一支火铳急忙出来了,他看了一眼,说:“是狐狸来偷鸡。”说着,他举起火铳,对准狐狸就要开枪。
张家女人一把抓住火铳,说:“当家的,别打它。这是天冷了,它找不到吃的,准是饿坏了。你看它,你拿着火铳对着它,它也不跑,眼睛里好像还有泪水。”
男人听了媳妇的话,把火铳放下了,说:“俺媳妇说了,你走吧”。
张家女人从自己家的仓房里拿出一只冻鸡,扔到狐狸面前,说:“看来你也是饿坏了,我住在这里十几年了,你从来没有祸害我们家,看来你也是不得以啊。快拿走找地方慢慢吃吧,以后如果打不到食了,可以来找我,可不能祸害乡亲们啊。”
狐狸叼起冻鸡,朝张家夫妇连连点头,好像听懂了张家女人的话,又好像是鞠躬感谢,立刻跑出院子,消失在黑夜里。
这个妇人名叫张香草,她素常为人善良,有一副热心肠,谁家有困难都肯帮助一把。村里的年轻人都称她为张大嫂,孩子们叫她张婶。张大嫂的丈夫是个好庄稼把式,夫妻俩的日子过得挺红火。张大嫂养了几头猪,还有许多鸡鸭,每到农闲的时候,她会抓几只鸡鸭到集市上卖了换钱花,有时候还卖丈夫上山采的药材和野果,她卖的东西货真价廉,从不和人们计较斤两和钱的多少,人们都非常喜欢她。
每年冬天下雪以后,张大嫂都会让丈夫把家养的猪杀了,留下过冬吃的肉,剩下的都卖到集市上。还会杀一些鸡鸭冻在仓房里的大缸里,留着过年吃。今年的冬天特别冷,连鸟儿都看不到了。看来狐狸在山上打不到食了,这才到张大嫂家想偷鸡吃,没有想到被张大嫂发现了。张大嫂不旦没有让丈夫火铳打它,还送给狐狸一只冻鸡,可见张大嫂有多么善良。

灵狐报恩救乡民

又过了一些日子,天气依然十分寒冷,村里的人们都窝在家里不敢出去。有一天晚上,张大嫂又听到院门有动静,好像是有人扒门。她出去一看,是那天放走的狐狸。狐狸看到张大嫂,便蹲在院门前向她连连点头,伸出两只前爪不断作揖。张大嫂乐了,又扔给它一只鸡。就这样,这一冬天,张大嫂先后给了狐狸5只鸡,过年的那几天,张大嫂不得已把正在下蛋的鸡杀了一只给全家人过年。
这天气一转眼就开春了,夏天很快就到了。不知为什么,入伏以来天天下雨,这雨下得昏天地暗的,就像是天河决堤了一样,天天往地下倾倒洪水。山沟里、地垄里、沟壕里到处都是满满的水,人人都出不去门,只能在家里老老实实地呆着。连阴天,晚上天黑得特别早,一到晚上,人们就早早上炕睡觉,什么也不干。
有一天夜里,天上雷声连连,闪电不断,雨下得特别襂人,一直下到半夜才停。张家和全村人睡得正香,突然张家院子里鸡飞狗叫,把张大嫂和张大哥惊醒了。张大嫂和丈夫急忙点灯到院子里,发现那只狐狸正在院子里扑咬鸡鸭,还不时和看家狗打斗。
张大哥看到这个情景可气坏了,他转身拿出火铳就要打狐狸。狐狸见张大哥拿出火铳来,便安静下来,用一种安祥的目光看着张大哥和张大嫂,好像它愿意接受张大哥的惩罚。
张大嫂拦住了张大哥,向狐狸问道:“现在天暖和了,你不应该打不到食了吧。难道你是来要吃的吗?”
狐狸摇摇头,上前咬住张大嫂的裤角往院子外面拽。张大嫂觉得不对,说:“当家的,你快出去看看,是不是要出什么事,这狐狸好像是来报信的。”
张大哥急忙跑到外面,他听到村子远处有轰鸣的声音。他跑到高处往村外的河流看去,吓得头发都炸起来了。原来河水已经涨了起来,浪头一个眼着一个往岸上扑,眼看就要漫堤了。如果河水一漫堤,张家和村里的人们都跑不掉的。
张大哥急忙跑回家,说:“孩子他娘,你快把孩子喊起来,拿上贵重的东西,招呼乡亲们快跑。河水要漫堤了,我去喊乡亲们。”
张大嫂回到屋里,招呼家人穿衣服,收拾一下东西,领着家人就往外面山岗上跑。她跑到山上,便四处捡柴禾要生火。张大哥拎着自己家的铜盆,拿一根木棍,跑到街上“咣咣”地敲起来,他边敲边喊:“乡亲们,快都起来呀,河里涨大水了,快漫堤了!”
张大哥从前街喊到后街,看到谁家没出来人,就进到院子里喊。村民被张大哥惊醒了,纷纷带着家人往山岗上跑。这时,张大嫂在山岗上已经点燃了一堆柴禾,用火光给乡亲们指引安全的方向。

灵狐报恩救乡民

当村里的人们都跑到山岗上的时候,已经漫堤的洪水卷起一个个混浊的浪头从村子里呼啸而过,很多房子倒塌了。人们不由地惊呼道:“太险了!”
天渐渐地亮了,家家户户一清点,村里的人一个也不少。乡亲们纷纷向张大哥和张大嫂表示感谢,张大嫂说:“乡亲们,救我们的是它啊,要不是它来报警,咱们可都完了啊。”
人们定睛一看,一只狐狸趴在张大嫂的身边,好像张大嫂的亲人一样。张大嫂用手抚摸着狐狸的头,狐狸把头搭在张大嫂的腿上,像是孩子在接受母亲的爱抚。
乡亲们看到这一人一狐的亲密情景,感到不可思议。村里年龄最长的张爷爷拄着拐棍,颤颤地走到张大嫂跟前,问道:“他张嫂,这是怎么回事啊?”
张大嫂就把去年冬天她用冻鸡喂狐狸的事情说了一遍,张爷爷听完用颤抖的声音大声说:“乡亲们啊,善有善报啊!善有善报啊!要不是张家大嫂做了善事,今天咱们可都完了啊。这个狐狸是仙狐啊,今后咱们村里的人谁也不准打狐狸,要是狐狸上谁家抓了小鸡,就让它吃个够。损失了由咱们大家补偿。”
人们一听这话,呼啦一下都给张大嫂和狐狸跪下了,张大嫂连声说:“乡亲,快起来,使不得啊!使不得啊!”
狐狸站了起来,看了看乡亲们,在张大嫂的裤腿上蹭了几下,便向山上跑去。从此以后,这个村里的人再也没有人上山打狐狸了,说也奇怪,村里人的鸡鸭再也没有被狐狸叼走。后来,这个地方被称为“狐仙村”,那个前岗村的名称几乎被人们忘记了。
注:这是笔者创编的行善报恩的民间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