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总政话剧《日出》很郁闷
(2009-04-27 15:33:33)
标签:
话剧日出曹禺陈数文化 |
分类: 戏剧 |
昨晚看了总政的话剧《日出》。
虽然是打着明星旗号,比如说陈数郭达,但是真正坐下来欣赏的时候,我总觉得明星反而不及配角。
陈数演得太用力了,太在“演”了,而不是入戏。
郭达呢,当他提高声线的时候,就依稀看到这位潘经理当年“换大米”时的风采。
咱们知道曹禺这本子是三十年代的,有些如今不常用到的词比如说“顶好”“应当”,在李石清黄省三这些角色口中说出来很自然,在潘月亭口出说出来,就是一股说不出来的假腔。
除此之外,李石清,黄省三,茶房福生,翠喜等这些人物,都非常地像角色。
然而我最想赞叹的是,剧本太好了,太强了,曹禺太神奇了。
二十九岁的时候写出《雷雨》之后,已经是很天才了。
但是居然还能够有《日出》这样迈越时代的本子来。
所以我昨天看了戏,心里是郁闷了很久。
三十年代的戏,经过了七八十年以后,还继续能用,还继续很现实,很深刻。
经历过去年金融风暴洗劫后,象潘月亭这样的买空卖空到自杀的投机客,现在一样有。
像李石清那样夹缝中生存,欺人无憎人有,打肿脸应酬,时刻想算计,小人心性还自以为“愤世疾俗”的夹缝阶层,现在何曾没有。
黄省三那样可怜巴巴,只求“一口饭拼死了我也干”,却被人笑话“谁叫你生这么多孩子”,最后去跳楼的被裁员者,现在只有多,没有少。
顾八这样的富婆,胡四这样的面首,甚至张乔治这种“在中国活得很痛苦”的洋尾巴,我看现在也不少。
小东西这样的雏妓,有没有?前不久刚冒出来关于官员找雏妓是按嫖娼罪还是强奸幼女罪的论题还未结束吧。
翠喜这样里屋喂奶,丈夫蹲门口,这边接客的下层卖淫女,我记得以前东北好象有过这种事例吧……
自然,金八似的恶霸,黑三似的打手,就更有了……
所以看完了,我郁闷,还是郁闷。
曹禺的伟大——
现在哪还有曹禺这样的作家,就算有,也不可能排演。
只能假古说今罢了。
总政排这个戏,很值得佩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