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评《凤霸九天——大宋女主刘娥》 作者:柿子

(2007-05-23 22:20:25)
分类: “繁花似锦”评论集
 
二评《大宋女主刘娥》 作者:柿子
没写完,但是觉得已经足够就没再写下去。
=======
有些书适合在网上看,看过了或哈哈一笑,或且看且流泪,或爽快地YY,然则看过了之后,便抛在一边,再不想看第二遍。可是有些书却不行,非得将它变成纸质书,要拿在手里,细细阅读。蒋胜男的《大宋女主刘娥》(后简称《刘娥》)便是这样的一本书
在蒋胜男还没写完之前,也就是她写完第一部的时候,我曾经给她写过一篇评论,其中细数了一下之中的不足,也曾经说过她的这部小说接近大气,但因为其中的一些硬伤使得这部小说还有欠缺,难得蒋胜男听进了这些意见,并做了一些修改。于是,当她的第三部即将完成的时候,再次为她作评。
在写第二次评论之前,我对《刘娥》总是带一些成见的,不仅因为在第一次看此文时所感觉到的一些问题横梗在我的心中,更由于我本身的一些臭脾气,甚讨厌一遍又一遍地看同一部小说,即使它是我最喜欢的,在某一段时间内,也不能让我再看第二遍。当我准备写这篇评论的时候,就有了一些抵触心理。
然而文却不能不写,于是静下心来好好地读,这下却读出个好来。蒋胜男的作品有个特点,当你看第一遍的时候,也许看不出什么好来,但当你再细读时,却可以从中感受到作品的细腻与大气。

《刘娥》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历史女性的传记式小说,在本书中,蒋胜男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诠释一位曾在历史上被人误解乃至到扭曲的一个人物,我们可以称之为翻案,虽然我不是很赞同这里面的一些观点,但是,作为一名小说作者,能够将这样的一位曾经被人所丑化的人物而描绘得如此有形象而大气,非一般写手所能够做得到。
我想作为历史小说,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是应该沿着历史的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再创作,还是信马由缰,任意发挥?是严格地遵照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真实原貌再复原,还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将自己的理念与观点加入其中?这其中的尺度如何把握?当蒋胜男写第一部的时候,我就曾经指出她太拘泥于历史的真实性,而忽略了对整个布局的整体把握。此次再看,虽然还是有一些痕迹,却已是非关大局,不过是一些小的瑕疵而已。将历史事件毫无痕迹地溶入小说当中,其中的困难不言而喻,因为在众多的历史资料中去芜存精,找到相关的历史文献,而且还不能受到这些资料的干扰,一开始应该说蒋胜男的确受到这些资料的干扰,于是有了大段的历史资料性的描述,之后当她感觉到这种问题之后,便有意识地避免使这篇小说落入资料库的陷阱而不能自拨的境地。
当看第一和第二部的时候,总觉得不象是历史小说,而接近于历史言情小说。原因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想利用这部小说来表达作者对刘娥的一些观点,比如她与赵恒的爱情或者在宫中的一些勾心斗角。如果就此下去,对我来说这真的不过是历史言情小说,而非真正的历史小说,这也是我为什么对这部小说如此有抵触的根本原因。然而到了第三部,我却大大地惊叹了,当作者跳出对资料的束缚和对刘娥爱情的执着,它所展现的便是作者对历史的真正的驾驭。
第三部是从赵桓即宋真宗驾崩为楔子,开始描述刘娥失去丈夫这个政治支持者和靠山之后的故事。这时的刘娥被提高到太后的位置,在这样的位置之下,还有怎样的故事,是我们读者迫切想要知道的,而真正展现刘娥这一政治人物的生命的,也在这部当中,所以我说第三部应该是这部小说的最精彩的部分。这不禁让我感到有点意外,不过稍微思考了一下,又觉得很合理。毕竟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作为一个女人,在封建社会不管她有多大的才干,多么强的政治手腕,总是处在男人的强大的光环笼罩之下,而只有在失去这一光环的照耀,失去男人的背景之后,女性的性格特征与其鲜活生命才能更强烈地发散出来。历史上的一些政治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蒋胜男跳出对小说的强行介入与试图引导读者的心理暗示,以一个真正客观者的视角对刘娥进行描写的时候,刘娥以及其它人物的形象才真正显现出来,围绕刘娥及其周围的人和物事才真正具有了生命。第三部之精彩正是源于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