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则时间不同的新闻

(2006-12-01 16:56:59)
孙俪爱心资助半途而废? 受助学生月消费超500


记者29日看到一名叫张海清的受资助大学生的信,称有一对曾经资助过他两年的明星母女,在他上大学后停止对他的帮助,并因为对方曾用“你不如一只宠物狗”的话伤害他,双方从恩人关系反目成仇。这对明星母女被曝出就是孙俪和她的妈妈邓女士。

孙俪答应资助其到大学毕业

29日,重庆卫视一位负责拍摄《希望在山区》纪录片的记者邱朝举,在博客中刊登出一名他帮助过的贫困大学生张海清的信件。张海清在信中写道,“自2002年您(邱朝举)给我拍摄的内容播出后,给我带来的是希望、激动!邓阿姨(孙俪的妈妈)是这中间给我很大物质帮助的好心人,当从老师手里拿过邓阿姨寄给我的500元捐款的那一刹那,那一刻永生难忘!接到捐款后,我当天给邓阿姨写了一封回信表达了我的感谢之情。阿姨还耐心地跟我讲话,并在电话中说要我努力学习,她和姐姐(孙俪)愿意承担我所有的学杂费用,直至我大学毕业,一定帮我圆大学梦!”

当学生干部花销过多招不满

2005年,张海清考上上海水产大学,“邓阿姨和姐姐在我入学前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并说只要差钱就给她们打电话,并给我交了学费,生活费按月寄给我。来学校后,我被吸纳为院学生会外联部任学生干部。而就在此刻阿姨则要求我不要做学生干部了,说我没有这个能力,并要求我退出学生会,原因我是一个穷孩子,第一个月用了90元的电话费,后来我表面上答应阿姨不做了,但事实上我仍然在做学生干部工作。刚开始入学时阿姨告诉我不要太节约,并告诉我没生活费后就打电话给她,但是每月只保障最基本的费用500元左右。9月份阿姨寄给了我500元钱,由于在学校注射乙肝疫苗花了175元,后来生活费就不够了,当姐姐的助理打电话给我问我生活状况时,我说自己只有二三十元钱了。接着阿姨打电话给我说我很烦,只知道向她们要钱,并说我用了她们很多钱了,说我应该想办法不向她们要钱,要有自尊!阿姨在电话中说她养的宠物狗都比我听话!”

孙俪方称问题在受助者身上

29日记者先联系到了记者邱朝举,他说虽然张海清不愿意他刊登这篇文章,但他还是登了,“我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来思考:为什么善良的种子结下的是变异的果实?”

孙俪的经纪人常继红则表示“孙俪从01、02年就开始资助小张,不会就这么轻易停止帮助的”,在被问到“停止资助是否是因为小张不停要钱”时,常继红只是透露“那孩子心思没放在学习上”,而这是孙俪停止资助的主要原因。综合

(华商晨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农学生不读研究生也要去支教

 勤工俭学一月获50元报酬,他留下7元,将43元捐给一个面临辍学的小学生;学校发给他300元特困补助,他将大部分捐给了“保护母亲河”活动;以372分的高分考取硕士研究生,他却申请先保留学籍,远赴贵州支教;在那里,他很孤独,“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但他仍然坚持下来……

  他叫徐本禹,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本科毕业生。近日,22岁的他被提名为今年央视“感动中国”人物20名候选人之一。

  [朴素报恩]

  每月50元勤工俭学报酬,他捐了43元

  “你校学生徐本禹,被列入2004年央视‘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之一。”华中农大宣传部长彭光芒教授接到央视的电话,笑了。徐感动了无数人,也会感动中国。

  时光回溯到一年前。去年5月,徐“弃研支教”的事在华农引起轰动。

  高高的个儿、方脸庞、眼睛高度近视……这名普通的农家学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他来自山东聊城郑家镇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据徐介绍,他的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母亲在家务农。

  是作秀还是一时冲动?该校宣传部长彭光芒教授说,他当时与许多人一样,也抱着几分疑惑。但徐自有理由——

  “别人帮助了我,我要帮助别人”。徐说,“这个想法源于朴素的报恩心理。”

  大一那年,武汉秋意渐浓,同学们陆续穿起了羊毛衫,而徐还穿着单薄的军训服。同宿舍一名同学的父母看见后,执意将带给儿子的毛衣和毛裤分给徐。拿着柔软厚实的毛衣,他流下了泪水。“那时我在想,以后一定要尽力帮助像自己一样贫困的人!”感恩之心由此萌生。

  他靠勤工俭学每月可获得50元的报酬。但他留下7元零花,将43元捐给山东一个面临辍学的小学生孙珊珊;第二学期,学校发给他300元特困生补助,徐留了100元,其余的全部捐给了“保护母亲河”活动;有人资助他500元钱,徐将钱分别寄给了两名贫困生;获得6000元国家奖学金后,他取出2400元留给了系里的老师,定期寄给沙市的孤儿许星星作生活费。

  大学期间,徐课余时间就刷盘子、值夜班、做家教……与此同时,他时刻寻思着帮助他人,以致学校不得不对他采取“特殊措施”——2001年12月,辅导员陈曙发现徐还穿着单衣薄裤。按政策,徐这学期可以领到400元冬季特困补助。为防止他又把补助捐给别人,学校专门为徐买来一套棉衣和一双棉鞋。


[感动自己]

  他带着5人支教队,走进了贵州山区

  大二时,徐看报纸时得知,贵州大方县有一个名叫狗吊岩的地方十分落后,至今水电不通,但全村的孩子对于上学却是那样的渴求……看着这些,他流泪了。他拿着报纸找到辅导员陈曙,提出想利用暑假去岩洞学校教教孩子们。陈老师听后一边向学校汇报,一边着手帮助徐筹备这次支教活动。

  不久,一支由5人组成的支教队成立了,徐是负责人。2002年6月,武汉正值酷暑,徐和同学在三镇奔波开展募捐活动。7月15日,徐和同学一起带着募捐到的三大箱子衣服、一袋子书籍和500元钱前往贵州。

  一个月的支教活动结束了。临走时,一群学生簇拥在他身旁,有的还将煮熟的鸡蛋塞进他的背包。孩子们抹着眼泪问:“老师,你什么时候能再来?”——这些孩子不知道,徐已准备考研究生。但他还是答应毕业后就回来。

[艰难抉择]

  “哪怕是读不成研究生,我也要去贵州”

  如果去支教,就会失去一次读研机会,同学纷纷劝徐不要太理想主义了。

  “当晚,我围着操场一圈一圈地跑。跑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星星。”回到宿舍后,他鼓足勇气给父亲挂电话,但父亲气得挂断了电话。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家现在还是土坯房,上大学的学费还是找乡亲们借的。

  “哪怕是读不成研究生,我也要去贵州,那里太需要我了”。徐说他无法忘记在那里的孩子。

  就在徐即将放弃支教时,事情有了转机。学校研究生处经过研究决定,如他去贵州支教,同意保留其学籍两年。

  彭部长谈及学校的难处时说:“特批学生保留学籍在我校还是第一次。保留学籍意味着要占用招生名额、浪费教育资源,也不利于教学管理。”

  然而,学校最终决定还是给予他支持。研究生处负责人说,徐的举动是一种非常高尚的行为,学校不仅支持他的义务支教,而且还将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
[孤独坚守]

  “我很孤独,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去年7月16日,徐带着3000册图书和7名志愿者同学一起,再次回到了狗吊岩。尽管他早有吃苦的准备,但精神上的孤独、苦闷也同时袭来。

  狗吊岩是一个“信息孤岛”——不通公路、不通电话,晚上只能点油灯照明,寄信要走18公里的崎岖山路……

  跳蚤几乎让他无法入睡,饮食不习惯,水土不服,生病……一系列的考验接踵而至。

  今年4月,徐回到母校作报告时,他说:“我很孤独,很寂寞,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快坚持不住了……”本以为会听到豪言壮语的同学们惊呆了,许多人的眼泪夺眶而出。

  一个又一个的志愿者先后离去。8月1日,最后一名同伴也走了。生活十分清苦,而支教工作也很艰难。徐每天有六节课,除了教语文、数学以外,他还安排了体育、音乐等课程。徐很想在最短的时间把尽可能多的知识教给孩子们。但山区信息闭塞,孩子们一点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接受起来的困难可想而知。其中,学生交上来的一篇200字的作文,找出20多个错别字都算是正常……

  好几次,徐气得把书扔掉,走出教室;可一会儿,他冷静后又回来继续讲课。

  经过他的努力,“孩子们可以听懂普通话了,与人交流也不害羞了。”徐的到来,为狗吊岩带来了一股清新空气。学生也渐渐多了起来。以前,学校只有140个孩子,他来后,学生人数增加到250多个。

  课余时间,孤独和寂寞让他格外难受。

  “在没有电和收不到信件的日子,我非常孤独,只能靠收音机获取外界信息。一遍一遍翻看以前的照片和信件,与照片上的家人、同学和朋友说上几句话。”他说。

  徐在岩洞小学支教半年后,学校从山洞搬下来,修建了新的校舍,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感动中国]

  “天涯网事”点击总数逾百万次,36名志愿者进驻贵州

  今年7月11日,彭部长选出100幅在大方县拍的照片,配上简要文字,以《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为题发到了“天涯”网上。彭部长说,“我自己也被感动了,在网上发帖子花了整整8个小时!”

  接下来的情形让人感到意外。仅仅几个小时,存放照片的服务器就因为访问量过大而发生堵塞。接着,跟帖的数量急剧增加。

  几天时间,这篇帖子被100多家网站转发,点击总数超过百万次。

  紧接着,来自国内外要求捐款捐物的电子邮件接踵而至。华农一批老师和学生放弃假期,自发组织起来办理网友的捐款事宜,学校也破例成立了“华农贵州支教基金”,并开设了一个专用账户。就这样,大石小学176名贫困学生全部得到社会力量资助。

  7月6日,徐的事迹引起贵州省委的重视,各级政府拨款改建大石小学。华农也拿8万元给予支持。目前,新校舍已动工,大石小学已被更名为“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徐担任名誉校长。

  目前已有13个国家的热心人士在了解徐的支教事迹后,要求资助大石小学的贫困学生。美籍华人陈旭昭女士,还在美国为大石小学的学生募捐到了2000美元。54岁的武汉老人王昌茹被徐感动了,今年7月初,她从武汉赶到了大方县,决定与徐一起支教。

  据大水乡政府统计,截至8月29日,共有36名志愿者在大水乡支教或考察。受捐赠的小学生达188人,捐助资金达13760元。


评:一样都是贫困大学生,一样都受过捐助,一样都是学生干部,一样都要求入党……都一样是人……这背道而驰得也太两个极端了吧!
在媒体上,第一个例子那个学生被称为“那个孩子”,但是,“那个孩子”今年22岁了,孙俪只比他大两岁而已.

发完了,然后看到韩寒的博客,对这事的一句话点评,真是太强了……更强的是,后面那一串长长长长的跟贴……
http://blog.sina.com.cn/u/4701280b0100073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