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红颜故事 |
大汉朝的开国皇后吕雉,小名娥姁。她嫁给了大汉开国皇帝刘邦。
吕雉少年时,随父亲吕太公因避仇来到沛县,县令本与吕太公是朋友,当即招待她们全家饮宴,并请了县中一些头面人士相陪作客。
自然,赴宴者也不会空手而来,总是带了一些贺礼的,而酒宴上的座次,也按照送礼的多少而进行排列。酒宴正进行到一半,忽然一阵喧闹之声,过了一会儿,县令来道歉说:他手下的一名泅水亭长刘季或叫刘三儿的,没有送礼,却开了一个空头礼单,坐上了首席。
这个刘三儿,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当时他的为人处境,如“高祖还乡”那支套曲中所说的那样“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犋扶锄。 春采了俺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大抵近实。刘三儿平时喜欢与杀猪的屠狗的之类朋友酗酒闹事,混吃混喝,无以养家。像这等性情之人,太平日子里是属于被平常人家嫌恶的对象,断不是人家心目中的佳婿人选。既穷且无赖,因此上年近四十岁,尚未娶妻。
这一次,沛县的县令招待客人吕太公,酒宴甚丰盛。刘三儿垂涎三尺,但是因为身无分文送不起礼,素性放泼了胆子写一份空头礼单送出去,拼着事后被发现挨一顿打,先混一顿酒肉吃再说。若是换了别人,也早被叉出去打一顿了。但是今天的主人是吕太公,也就是吕雉的父亲。他阻止了县令的怒气,并把这个人请了上座,亲自与他对话。
由此,刘三儿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他有了一个妻子。
太平盛世的人们,嫁女嫁一个忠厚老实的,好生安份过日子自然是再好不过。但是若逢乱世,老实是无用的代表,忠厚是被欺的象征。沛县的人们大约经历无多,因此上大伙儿打的还是安份过日子的想头。但是据史书记载,此番吕太公是因为避仇而移居沛县,这样经历过世事的人,自然有几分算计和远见。
只不过他的见识押的不是女儿的幸福,而是前途。
在一个安份百姓不得安生的乱世之中,倒是像刘三儿这样的泼皮无赖是吃得开的。乱世,脑袋都没有了,还过什么日子, 他找的是乱世里能活下来的人, 乱世里,家族中得找个狠人,才能够活命。于是,吕太公先是把大女儿吕雉嫁给混混刘三儿,又把小女吕嬃嫁了个杀狗的樊哙。
刘三儿的父母,本来已经深为这个混账儿子而犯愁,他不象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一样肯下地干活,每天喝酒吃肉没个安生。谁知道居然给他也骗到了一个媳妇回来,因此对于这个新媳妇大为欢迎,指望这个新媳妇能够让浪子回头安份过日子。
若以为婚姻生活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本性,那便是大错特错了。结了婚之后的刘三儿依然不改本性,和狐朋狗友们鬼混,酗酒打架、赌博欠账,吕雉不但要下地种田,烧饭洗衣,还要奉养老人,生儿育女,而刘三儿却是永远在她需要的时候不见踪影。她还不如嫁给了卖狗肉樊哙的妹妹吕嬃,樊哙虽然和刘三儿也是同类,但至少还会带回家一斤半斤的狗肉来给妻子打打牙祭。
若是换成现在的小资女性,早就受不了要打离婚了,当时可不是朱熹所谓从一而终的年代。同为汉代,有朱买臣的妻子嫌弃他不能养家弃他而去,亦有文君夜奔。但是吕雉却仍然乐天知命地过起了这样的日子,她不但生下了一对儿女,同时对刘三儿的酒肉朋友亦是大方招待,令得诸人对这位大嫂感佩不已,以至于在后来吕雉遭遇太子废立危机之时,众家老兄弟皆是力保这位大嫂,使得刘邦无可奈何。
在以后的日子里,刘邦在一次酒醉后放走囚徒而逃亡,此时的吕雉不但要在家撑起整个家来,还要应付上门搜查的官差滋扰,还得偷偷地带了衣物和粮食长途跋涉到深山里送给刘邦,这个时代,她还是一个很好的妻子。但是,一年一年地独自面对风雨,她渐渐变得强韧。父系社会,大抵每一个女人在起初的时候,都是一朵花儿。但是如果她们发现,教育中所应当充当大树的男人并不能够为她们所倚仗,而她们已经置身风雨战场,那么她们不是被毁灭,就只好自己迅速成长为大树,来抵抗风雨。尤其是,她还有需要她来保护的小花小草时,她更是迅速成为参天大树。
在沼泽地里避风头的刘邦等到了机会,陈胜吴广起义,天下群起响应分鹿而食。刘邦乘机起事,率众进人沛县被拥立为沛公,这个时期,刘三儿正式定名为刘邦,夫人吕雉开始为人所知。
刚起事时的刘邦,还不脱混混习气。范增后来说的那番话:“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原是事实。刘邦暴发,便拥美姬,对于共同创业的原配吕雉的伤害,怕是极深的。
吕雉于此时,将内心所有的感情投向她的子女,用尽她全部的力量去保护他们。若干年前,有人说过一句话:“女人虽弱,为母则强。”当妻子吕雉变成母亲吕雉的时候,她甚至会长出利齿尖爪来,象一只母狼一样,将企图伤害她孩子的任何威胁毫不犹豫地撕碎。
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
就在楚汉战争结束之后,刘邦登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吕雉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和自己的一子一女生活在一起时,她以为一切苦难可以结束。她却不知道,她要面对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后宫如同古罗马的竞技场,女人们被放置于其中,便不由自主的自相残杀,以求活下去的机会。你不杀人,就是被杀。
做了皇帝的刘邦,不再有奔波之苦,生死之惧,这才开始享受他的人生。无从想象他从前是否有过爱情与亲情,他可以在城头看着城下的吕雉要被项羽活活烹煮时笑嘻嘻地说煮好时分我一杯羹,也可以在逃难的时候为了减轻马车的重量两次把亲生的儿女刘盈和鲁元公主亲手推下马车。
现在,他不用面对困境了,所以,他忽然有了闲心逸志去开始他的爱情和亲情。可惜,不是对着因他而受尽磨难的发妻和长子,而是新欢。
来自定陶的戚姬年轻美貌,她生的儿子如意活泼可爱。公平地来说,没有经历的苦难的女人,她的嘴角没有苦涩,眼睛活泼跳跃,笑声如银铃一般清脆,她以她的年轻天真而得到任性的权力。
不仅仅是容貌的问题,不仅仅是年轻和年老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喜新厌旧的问题。
这样一个女人,她遇见刘邦时,刘邦已经是汉王,然后是皇帝,她几乎可以相信刘邦生下来就是驾着五彩祥云,披着黄金龙袍的皇帝。这样一个女人,让男人在她面就相信自己是天生王者,无所不能。而吕雉的眼睛,见证过刘邦被他父亲抡着大棍子打要她来劝解,见证过刘邦欠黄ü删普艘椿梗す醢疃阍诖笳釉罄锛鼻械氐人此头梗す醢蠲娌桓纳睾统鹑松塘吭趺捶殖宰约依系掀诺娜猓す馕唤吹幕实墼颂幽寻延鬃油葡侣沓怠醢钤谡庋凰忍的眼睛前面,没有底气。\\
你是男人,你选择爱那个女人?不要跟我说良心,不先把自己的良心给狗吃掉的人,做不成皇帝。项羽还保留了一点点,所以他败了。刘邦早在这么多年的战争中,把这些累赘给丢光了。
无知者无畏,戚姬作为年轻美丽而受娇宠的女人,理直气壮地自认为,既然她是皇帝最爱的女人,那么她就理所当然地取代那个年华已去的吕雉而成为帝国的皇帝,而她的儿子,也应该取代刘盈而成为太子。
《史记》上对此经过只有一句话:“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秉戚姬这种想法的,大有人在。便是现在亦时有见年轻女性理直气壮地大谈自己与有妇之夫的情事,认为一个女人不能够令丈夫赏心悦目,便再没有占据原配位置的权力,而要让位于新人。夫妻感情义务和女人的年纪容貌都可以物化商品化,提供男人们像在菜市场买咸鱼一样,货比三家从容挑拣。
刘邦当然很高兴享受和纵容这种竞争,他甚至既做运动员又作裁判员,时不时地抱着戚姬所生的儿子如意表演慈父角色:“唉,只有如意才最像是我的儿子呀!”
吕雉所生的儿子刘盈的确不象刘邦,他看到刘邦这个父亲就如避猫鼠一样,怕得很。无论是谁,一个才几岁小孩子在逃难时,后面追兵赶来,本来就怕得很了,忽然看到父亲面目狰狞地说:“把这两个小崽子踢出去马车就能够跑得快些了!”然后他和姐姐就被亲生父亲一脚一个踢下来,踢给后面追来的项羽兵马。
就这样先后被踢下去两次,若不是吕雉不要命地跳下马车去拉着他们,若不是后面的臣子们赶上来抱起他们,他现在根本不可能再站到父亲面前。童年所受的创伤阴影太大,刘盈这一辈子看到父亲时就忍不住心里头发毛,爱不起来,亲近不起来,缩手缩脚的,一看到父亲走近就本能地心里打哆嗦。
刘邦看到刘盈这副样子就恨不得再踹上一脚,反之,天真可爱的刘如意,会看到父亲就开心地扑过来,撒个娇,因为如同他的母亲一样,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刘邦的负面形象。
戚姬有了刘邦这种有意无意的纵容,既然有人给她撑腰,就会有人给她出主意,所谓手握凶器杀心自起,哪怕戚姬是个蔓藤一样的弱女子,她也敢向皇后吕雉动刀子。
朝中的大臣,从来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统一立场,有吕后自有吕后党,有戚姬自然也会有戚派臣子。
怎么样搬掉吕后?她身上没错就从她儿子身上找错,她不犯错就逼她犯错,一个人要存心对另外一个人生事,哪里找不出理由办法来。
第一次是针对鲁元公主。刘邦经过鲁元公主丈夫赵王张敖的封地时,没事找事,打打骂骂的。等抓到张敖手下发了句话怨言的把柄,就说张敖要谋杀他要造反,要将张敖问罪,当中自然牵连到吕雉的心肝宝贝鲁元公主。幸得张敖手下的宰相贯高顶了所有的罪,怎么严刑拷打出不肯供认是张敖主谋,再加上吕雉积极想办法奔走说情,刘邦无奈,只是废去张敖赵王之爵,然后把这块最肥美的赵国封地送给了戚姬的爱子如意。很叫人怀疑这整一过程,是否就是戚姬要把鲁元公主丈夫的封地,夺来给自己的爱子,为此不惜要除去张敖性命?
第二次是针对太子刘盈,吕雉母子是一体的,多年来吕雉谨言慎行,劳苦功高,要废后刘邦还真找不出理由来,难道说只是因为她老了?还是他喜欢上年轻漂亮的女人了?这些都不是能够拿到桌面上来的理由。唯一的理由是刘盈,说他太懦弱,说他没有能力执掌一个帝国。刘邦召开文武大臣们商议此事,一开口就说太子无能,要立如意为太子。
第位故钦攵月吃鳌>尤灰岩丫奕瞬⑸拥穆吃魉偷叫倥ズ颓祝追蚱ゼ薜铰模课薮拥弥窃趺瓷隼吹闹饕猓蛐硎俏巳ド撕β里簦盟谕纯嘀惺ダ碇浅鱿植畲恚縗r
第四次还是针对刘盈,当时黥布谋反,刘邦本要亲自领兵,戚姬出主意让刘盈代父出征,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黥布是个身经百战的大将,而刘盈是个从来没上过战场的人,一旦战败莫说有性命危险,就是活着回来也是有罪,正可以借此废除太子之位由如意取而代之。
对于吕雉来说,象戚姬这样的年轻女子,抢去她的丈夫,觊觎她的地位,对她进行的种种手段,还在她勉强的忍受范围之内,但是接二连三的将黑手伸向她胜过性命的心肝宝贝儿女们,则是绝不可恕的。这或可解释她在刘邦死后放过薄姬管姬等情敌,让她们回儿子的封地去做享受封国太后的荣耀权力,却独独不肯放过伤害过她儿女的戚姬一样。
对于吕雉来说,当她看到刘邦在逃跑时,将亲生骨肉一个个地推下马车以减轻负担时,她知道她的孩子只有她自己才会去保护,也只有她自己才能去保护。她不能不逼着自己强大,强大到可以保护自己孩子的安全。
对于戚姬接二连三的进攻,她为了保住自己和一对儿女,她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什么屈辱都可以受得下,怎样折膝都可以。
第一次,她猝不及防之下,积极奔走只能够保住张敖的性命,把赵国奉送给戚姬的儿子如意,只为能把鲁元公主接到自己的身边好好保护。
第二次,刘邦要废刘盈,她只得求助于朝中文武大臣们,好在古时候的旧臣们总有一种强烈的新旧意识,象晋文公重耳一得以回国登基就高兴地把旧衣服扔掉了,结果引起旧臣们的严重忧患意识,认为重耳潜意识存在着也要象扔旧衣服一样把他们给扔掉的心理,害得重耳重新把那堆破衣服拣回来供得高高的。衣服尚如此,何况人乎,一个人连自己的发妻骨肉也都可以抛弃,这比旧衣服更加加重了老臣们的忧患意识,所以他们是怎么样也得保住吕后母子,这同样也说明了,吕雉平时在老臣们身上的人望如何。因为御史大夫周昌在朝堂上力保刘盈,吕雉不惜以皇后之尊向周昌跪拜磕头致谢。吕雉恩怨分明,在此后周昌转到她的对立面力保赵王如意时,她也记得当日恩情,从未问罪周昌。
第三次,为了救鲁元公主,她整夜地跪在刘邦面前,哀哭诉往事,十几年来的夫妻骨肉之情,终于打动了刘邦,放过了鲁元公主。
第四次,则是吕雉运用她多年的政治远见和手段,给刘邦做了一个可行性分析报告。不管刘邦出于什么目地,对于出战黥布这种大事,万不可意气用。若让刘盈出战,盖因刘盈若是输了,输掉的不止是他一个人,甚至有可能是刘邦前半生打出来的大汉江山。刘邦或者会被戚姬这样年轻美丽的女子一个撒娇弄得神志昏乱,但是同样也会在吕雉极具理智的分析下恢复一些神志。这话,他听进去了。
对于这样接二连三的攻击,吕雉知道自己母子三人的命运掌握在刘邦的手中,而现在凭着夫妻父子之情,已经无法打动刘邦,凭着自己历尽沧桑的容颜,亦是无法留住刘邦的心。想要取悦已经冷落她多年的刘邦,只有凭借着自己在政治上能够辅佐他,替他出主意,下决断,甚至是——替他杀他想杀又不能亲手杀的人,让自己的手替他染血。
刘邦想杀的人是韩信,韩信功高震主,不可杀他的理由是“功高”,必杀他的理由是“震主”。吕雉主动请缨要为刘邦解除这一隐忧时,既出乎刘邦意外又令得他如释重负。他按着吕雉的布署,宣布外出巡视,把朝中事务全部交给皇后。然后,等他回来时,吕雉向他回报,韩信已经除去。刘邦不禁对这个妻子的能力和智慧刮目相看,从此更为倚重。
他不知道的是,这对吕雉意味着什么,对他自己又意味着什么。从此他手中的权力天平,已经悄悄的滑向吕雉了。
吕雉在这一役中,收伏了宰相萧何,也收伏了朝中文武大臣的心。本有一些墙头草看着戚姬受宠,吕后失宠,已经起了动摇之意。但是韩信的人头,骇破了所有人的胆。一个连韩信都敢杀的人,谁敢做她的敌人?
吕雉达到了她的目地,从韩信的人头落那一刻起,戚姬这个名字注定要成为过往!
http://blog.sina.com.cn/u/548d6ef3010003mf
吕雉少年时,随父亲吕太公因避仇来到沛县,县令本与吕太公是朋友,当即招待她们全家饮宴,并请了县中一些头面人士相陪作客。
自然,赴宴者也不会空手而来,总是带了一些贺礼的,而酒宴上的座次,也按照送礼的多少而进行排列。酒宴正进行到一半,忽然一阵喧闹之声,过了一会儿,县令来道歉说:他手下的一名泅水亭长刘季或叫刘三儿的,没有送礼,却开了一个空头礼单,坐上了首席。
这个刘三儿,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当时他的为人处境,如“高祖还乡”那支套曲中所说的那样“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犋扶锄。 春采了俺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大抵近实。刘三儿平时喜欢与杀猪的屠狗的之类朋友酗酒闹事,混吃混喝,无以养家。像这等性情之人,太平日子里是属于被平常人家嫌恶的对象,断不是人家心目中的佳婿人选。既穷且无赖,因此上年近四十岁,尚未娶妻。
这一次,沛县的县令招待客人吕太公,酒宴甚丰盛。刘三儿垂涎三尺,但是因为身无分文送不起礼,素性放泼了胆子写一份空头礼单送出去,拼着事后被发现挨一顿打,先混一顿酒肉吃再说。若是换了别人,也早被叉出去打一顿了。但是今天的主人是吕太公,也就是吕雉的父亲。他阻止了县令的怒气,并把这个人请了上座,亲自与他对话。
由此,刘三儿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他有了一个妻子。
太平盛世的人们,嫁女嫁一个忠厚老实的,好生安份过日子自然是再好不过。但是若逢乱世,老实是无用的代表,忠厚是被欺的象征。沛县的人们大约经历无多,因此上大伙儿打的还是安份过日子的想头。但是据史书记载,此番吕太公是因为避仇而移居沛县,这样经历过世事的人,自然有几分算计和远见。
只不过他的见识押的不是女儿的幸福,而是前途。
在一个安份百姓不得安生的乱世之中,倒是像刘三儿这样的泼皮无赖是吃得开的。乱世,脑袋都没有了,还过什么日子, 他找的是乱世里能活下来的人, 乱世里,家族中得找个狠人,才能够活命。于是,吕太公先是把大女儿吕雉嫁给混混刘三儿,又把小女吕嬃嫁了个杀狗的樊哙。
刘三儿的父母,本来已经深为这个混账儿子而犯愁,他不象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一样肯下地干活,每天喝酒吃肉没个安生。谁知道居然给他也骗到了一个媳妇回来,因此对于这个新媳妇大为欢迎,指望这个新媳妇能够让浪子回头安份过日子。
若以为婚姻生活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本性,那便是大错特错了。结了婚之后的刘三儿依然不改本性,和狐朋狗友们鬼混,酗酒打架、赌博欠账,吕雉不但要下地种田,烧饭洗衣,还要奉养老人,生儿育女,而刘三儿却是永远在她需要的时候不见踪影。她还不如嫁给了卖狗肉樊哙的妹妹吕嬃,樊哙虽然和刘三儿也是同类,但至少还会带回家一斤半斤的狗肉来给妻子打打牙祭。
若是换成现在的小资女性,早就受不了要打离婚了,当时可不是朱熹所谓从一而终的年代。同为汉代,有朱买臣的妻子嫌弃他不能养家弃他而去,亦有文君夜奔。但是吕雉却仍然乐天知命地过起了这样的日子,她不但生下了一对儿女,同时对刘三儿的酒肉朋友亦是大方招待,令得诸人对这位大嫂感佩不已,以至于在后来吕雉遭遇太子废立危机之时,众家老兄弟皆是力保这位大嫂,使得刘邦无可奈何。
在以后的日子里,刘邦在一次酒醉后放走囚徒而逃亡,此时的吕雉不但要在家撑起整个家来,还要应付上门搜查的官差滋扰,还得偷偷地带了衣物和粮食长途跋涉到深山里送给刘邦,这个时代,她还是一个很好的妻子。但是,一年一年地独自面对风雨,她渐渐变得强韧。父系社会,大抵每一个女人在起初的时候,都是一朵花儿。但是如果她们发现,教育中所应当充当大树的男人并不能够为她们所倚仗,而她们已经置身风雨战场,那么她们不是被毁灭,就只好自己迅速成长为大树,来抵抗风雨。尤其是,她还有需要她来保护的小花小草时,她更是迅速成为参天大树。
在沼泽地里避风头的刘邦等到了机会,陈胜吴广起义,天下群起响应分鹿而食。刘邦乘机起事,率众进人沛县被拥立为沛公,这个时期,刘三儿正式定名为刘邦,夫人吕雉开始为人所知。
刚起事时的刘邦,还不脱混混习气。范增后来说的那番话:“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原是事实。刘邦暴发,便拥美姬,对于共同创业的原配吕雉的伤害,怕是极深的。
吕雉于此时,将内心所有的感情投向她的子女,用尽她全部的力量去保护他们。若干年前,有人说过一句话:“女人虽弱,为母则强。”当妻子吕雉变成母亲吕雉的时候,她甚至会长出利齿尖爪来,象一只母狼一样,将企图伤害她孩子的任何威胁毫不犹豫地撕碎。
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
就在楚汉战争结束之后,刘邦登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吕雉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和自己的一子一女生活在一起时,她以为一切苦难可以结束。她却不知道,她要面对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后宫如同古罗马的竞技场,女人们被放置于其中,便不由自主的自相残杀,以求活下去的机会。你不杀人,就是被杀。
做了皇帝的刘邦,不再有奔波之苦,生死之惧,这才开始享受他的人生。无从想象他从前是否有过爱情与亲情,他可以在城头看着城下的吕雉要被项羽活活烹煮时笑嘻嘻地说煮好时分我一杯羹,也可以在逃难的时候为了减轻马车的重量两次把亲生的儿女刘盈和鲁元公主亲手推下马车。
现在,他不用面对困境了,所以,他忽然有了闲心逸志去开始他的爱情和亲情。可惜,不是对着因他而受尽磨难的发妻和长子,而是新欢。
来自定陶的戚姬年轻美貌,她生的儿子如意活泼可爱。公平地来说,没有经历的苦难的女人,她的嘴角没有苦涩,眼睛活泼跳跃,笑声如银铃一般清脆,她以她的年轻天真而得到任性的权力。
不仅仅是容貌的问题,不仅仅是年轻和年老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喜新厌旧的问题。
这样一个女人,她遇见刘邦时,刘邦已经是汉王,然后是皇帝,她几乎可以相信刘邦生下来就是驾着五彩祥云,披着黄金龙袍的皇帝。这样一个女人,让男人在她面就相信自己是天生王者,无所不能。而吕雉的眼睛,见证过刘邦被他父亲抡着大棍子打要她来劝解,见证过刘邦欠黄ü删普艘椿梗す醢疃阍诖笳釉罄锛鼻械氐人此头梗す醢蠲娌桓纳睾统鹑松塘吭趺捶殖宰约依系掀诺娜猓す馕唤吹幕实墼颂幽寻延鬃油葡侣沓怠醢钤谡庋凰忍的眼睛前面,没有底气。\\
你是男人,你选择爱那个女人?不要跟我说良心,不先把自己的良心给狗吃掉的人,做不成皇帝。项羽还保留了一点点,所以他败了。刘邦早在这么多年的战争中,把这些累赘给丢光了。
无知者无畏,戚姬作为年轻美丽而受娇宠的女人,理直气壮地自认为,既然她是皇帝最爱的女人,那么她就理所当然地取代那个年华已去的吕雉而成为帝国的皇帝,而她的儿子,也应该取代刘盈而成为太子。
《史记》上对此经过只有一句话:“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秉戚姬这种想法的,大有人在。便是现在亦时有见年轻女性理直气壮地大谈自己与有妇之夫的情事,认为一个女人不能够令丈夫赏心悦目,便再没有占据原配位置的权力,而要让位于新人。夫妻感情义务和女人的年纪容貌都可以物化商品化,提供男人们像在菜市场买咸鱼一样,货比三家从容挑拣。
刘邦当然很高兴享受和纵容这种竞争,他甚至既做运动员又作裁判员,时不时地抱着戚姬所生的儿子如意表演慈父角色:“唉,只有如意才最像是我的儿子呀!”
吕雉所生的儿子刘盈的确不象刘邦,他看到刘邦这个父亲就如避猫鼠一样,怕得很。无论是谁,一个才几岁小孩子在逃难时,后面追兵赶来,本来就怕得很了,忽然看到父亲面目狰狞地说:“把这两个小崽子踢出去马车就能够跑得快些了!”然后他和姐姐就被亲生父亲一脚一个踢下来,踢给后面追来的项羽兵马。
就这样先后被踢下去两次,若不是吕雉不要命地跳下马车去拉着他们,若不是后面的臣子们赶上来抱起他们,他现在根本不可能再站到父亲面前。童年所受的创伤阴影太大,刘盈这一辈子看到父亲时就忍不住心里头发毛,爱不起来,亲近不起来,缩手缩脚的,一看到父亲走近就本能地心里打哆嗦。
刘邦看到刘盈这副样子就恨不得再踹上一脚,反之,天真可爱的刘如意,会看到父亲就开心地扑过来,撒个娇,因为如同他的母亲一样,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刘邦的负面形象。
戚姬有了刘邦这种有意无意的纵容,既然有人给她撑腰,就会有人给她出主意,所谓手握凶器杀心自起,哪怕戚姬是个蔓藤一样的弱女子,她也敢向皇后吕雉动刀子。
朝中的大臣,从来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统一立场,有吕后自有吕后党,有戚姬自然也会有戚派臣子。
怎么样搬掉吕后?她身上没错就从她儿子身上找错,她不犯错就逼她犯错,一个人要存心对另外一个人生事,哪里找不出理由办法来。
第一次是针对鲁元公主。刘邦经过鲁元公主丈夫赵王张敖的封地时,没事找事,打打骂骂的。等抓到张敖手下发了句话怨言的把柄,就说张敖要谋杀他要造反,要将张敖问罪,当中自然牵连到吕雉的心肝宝贝鲁元公主。幸得张敖手下的宰相贯高顶了所有的罪,怎么严刑拷打出不肯供认是张敖主谋,再加上吕雉积极想办法奔走说情,刘邦无奈,只是废去张敖赵王之爵,然后把这块最肥美的赵国封地送给了戚姬的爱子如意。很叫人怀疑这整一过程,是否就是戚姬要把鲁元公主丈夫的封地,夺来给自己的爱子,为此不惜要除去张敖性命?
第二次是针对太子刘盈,吕雉母子是一体的,多年来吕雉谨言慎行,劳苦功高,要废后刘邦还真找不出理由来,难道说只是因为她老了?还是他喜欢上年轻漂亮的女人了?这些都不是能够拿到桌面上来的理由。唯一的理由是刘盈,说他太懦弱,说他没有能力执掌一个帝国。刘邦召开文武大臣们商议此事,一开口就说太子无能,要立如意为太子。
第位故钦攵月吃鳌>尤灰岩丫奕瞬⑸拥穆吃魉偷叫倥ズ颓祝追蚱ゼ薜铰模课薮拥弥窃趺瓷隼吹闹饕猓蛐硎俏巳ド撕β里簦盟谕纯嘀惺ダ碇浅鱿植畲恚縗r
第四次还是针对刘盈,当时黥布谋反,刘邦本要亲自领兵,戚姬出主意让刘盈代父出征,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黥布是个身经百战的大将,而刘盈是个从来没上过战场的人,一旦战败莫说有性命危险,就是活着回来也是有罪,正可以借此废除太子之位由如意取而代之。
对于吕雉来说,象戚姬这样的年轻女子,抢去她的丈夫,觊觎她的地位,对她进行的种种手段,还在她勉强的忍受范围之内,但是接二连三的将黑手伸向她胜过性命的心肝宝贝儿女们,则是绝不可恕的。这或可解释她在刘邦死后放过薄姬管姬等情敌,让她们回儿子的封地去做享受封国太后的荣耀权力,却独独不肯放过伤害过她儿女的戚姬一样。
对于吕雉来说,当她看到刘邦在逃跑时,将亲生骨肉一个个地推下马车以减轻负担时,她知道她的孩子只有她自己才会去保护,也只有她自己才能去保护。她不能不逼着自己强大,强大到可以保护自己孩子的安全。
对于戚姬接二连三的进攻,她为了保住自己和一对儿女,她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什么屈辱都可以受得下,怎样折膝都可以。
第一次,她猝不及防之下,积极奔走只能够保住张敖的性命,把赵国奉送给戚姬的儿子如意,只为能把鲁元公主接到自己的身边好好保护。
第二次,刘邦要废刘盈,她只得求助于朝中文武大臣们,好在古时候的旧臣们总有一种强烈的新旧意识,象晋文公重耳一得以回国登基就高兴地把旧衣服扔掉了,结果引起旧臣们的严重忧患意识,认为重耳潜意识存在着也要象扔旧衣服一样把他们给扔掉的心理,害得重耳重新把那堆破衣服拣回来供得高高的。衣服尚如此,何况人乎,一个人连自己的发妻骨肉也都可以抛弃,这比旧衣服更加加重了老臣们的忧患意识,所以他们是怎么样也得保住吕后母子,这同样也说明了,吕雉平时在老臣们身上的人望如何。因为御史大夫周昌在朝堂上力保刘盈,吕雉不惜以皇后之尊向周昌跪拜磕头致谢。吕雉恩怨分明,在此后周昌转到她的对立面力保赵王如意时,她也记得当日恩情,从未问罪周昌。
第三次,为了救鲁元公主,她整夜地跪在刘邦面前,哀哭诉往事,十几年来的夫妻骨肉之情,终于打动了刘邦,放过了鲁元公主。
第四次,则是吕雉运用她多年的政治远见和手段,给刘邦做了一个可行性分析报告。不管刘邦出于什么目地,对于出战黥布这种大事,万不可意气用。若让刘盈出战,盖因刘盈若是输了,输掉的不止是他一个人,甚至有可能是刘邦前半生打出来的大汉江山。刘邦或者会被戚姬这样年轻美丽的女子一个撒娇弄得神志昏乱,但是同样也会在吕雉极具理智的分析下恢复一些神志。这话,他听进去了。
对于这样接二连三的攻击,吕雉知道自己母子三人的命运掌握在刘邦的手中,而现在凭着夫妻父子之情,已经无法打动刘邦,凭着自己历尽沧桑的容颜,亦是无法留住刘邦的心。想要取悦已经冷落她多年的刘邦,只有凭借着自己在政治上能够辅佐他,替他出主意,下决断,甚至是——替他杀他想杀又不能亲手杀的人,让自己的手替他染血。
刘邦想杀的人是韩信,韩信功高震主,不可杀他的理由是“功高”,必杀他的理由是“震主”。吕雉主动请缨要为刘邦解除这一隐忧时,既出乎刘邦意外又令得他如释重负。他按着吕雉的布署,宣布外出巡视,把朝中事务全部交给皇后。然后,等他回来时,吕雉向他回报,韩信已经除去。刘邦不禁对这个妻子的能力和智慧刮目相看,从此更为倚重。
他不知道的是,这对吕雉意味着什么,对他自己又意味着什么。从此他手中的权力天平,已经悄悄的滑向吕雉了。
吕雉在这一役中,收伏了宰相萧何,也收伏了朝中文武大臣的心。本有一些墙头草看着戚姬受宠,吕后失宠,已经起了动摇之意。但是韩信的人头,骇破了所有人的胆。一个连韩信都敢杀的人,谁敢做她的敌人?
吕雉达到了她的目地,从韩信的人头落那一刻起,戚姬这个名字注定要成为过往!
http://blog.sina.com.cn/u/548d6ef3010003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