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前言:一个月前,无意中在联想NBD官网上看到智能眼镜New Glass C100的免费公测招募,毫不犹豫点击申请。两周后,New Glass款款而至,回想我的申请宣言:拥有一双外科医生的手,一颗产品经理的心,还是大联想的亲家属。真不知是哪一句话打劫了评委,如愿获得免费试用资格。
智能眼镜,但凡追求潮流数码产品的人都不陌生,当年谷歌一款智能眼镜Google Glass不知吊足了多少人的胃口,而最终却因高不可攀的价格和差强人意的应用体验而在大众的视线中渐行渐远。如今在可穿戴设备大红大紫的2015年,联想再次推出智能眼镜,想必会有另一番体验。闲话少说,New Glass深度测评马上开始。
第一篇,静评篇
第一次收到NewGlass的包装盒,着实惊奇了一番。在“极简风”盛行的年代,我们每次匆匆撕开包装,直奔主题,的确有些忽略了包装的重要性。而当一件精美的包装盒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还是能够深深体会到制造者在这款产品中倾注的用心。New Glass的包装盒是一只精美的木盒,华丽丽的木纹,抽拉式的上盖,而尺寸足有13寸苹果笔记本电脑大小。第一眼看到这个包装盒,立马想到那个成语:买椟还珠。
包装盒盖采取可滑动式吸附设计,打开滑盖,各部件尽收眼底。光机头、项圈、眼镜架、充电器、耳机、大小型号连接夹器,还有一个纪念徽章,各个组件摆放合理,易于拾取。
New Glass C100智能眼镜最具革新式的设计便是采取光机头与主机、电池的分体式设计。光机头内仅包含棱镜屏幕、摄像头、感应器、操控板等组件,使得机头重量大大减小,极大改善佩戴体验。而份量十足的主机、电池组件则被整合在项圈式佩戴结构内,给眼镜减负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电池容量和续航时间。光机头与项圈一线相连,黑红黑的色彩搭配使这款数码产品更具科技感。貌似如果线缆采取可插式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佩戴过程的舒适性。
New Glass另一项颇具创意的设计是光机头的佩戴方式,既可以与无镜片式的眼镜架连接佩戴,也可以通过连接夹器与自己的眼镜组合,夹器有大小型号之分,适应了不同型号的眼镜。这样无疑增加了更多的适用人群,这同样是进步于谷歌眼镜的。更多选择,无限可能,就像New Glass的Logo设计,既是眼镜的形状,又是无限大∞的符号。
静评就此结束吧,毕竟这不是咱的强项。最期待的还是通过智能眼镜看到外科医生视角下的手术过程吧,血淋淋不怕吗?别着急嘛,数码达人想过过当外科医生的瘾,也得让外科医生过过当产品经理的瘾啊。
第二篇,佩戴篇
某某语录说,一切不谈人机结合的可穿戴设备测评都是耍流氓!而欲戴此物,必先开机。首次开机需要插电下完成,解除运输模式。通用的安卓插头,充电器做工还是不错滴,但好像插头不能完全插入,虽然不影响使用,但让处女座和强迫症们情何以堪?
初次试戴,感觉机头真心轻盈,如若无物。机头基本不影响正常视物,投影与视界结合自然。项圈的重量也丝毫不会增加颈椎病的发病因素。美中不足的是,项圈虽然号称有降温处理,但长时间使用后还是明显会有发热的感觉。只可惜本次测评是在炎炎夏日,如果是冬天,本智能眼镜还有了加热取暖优点。
终于上真人真相了。第一次佩戴智能眼镜进手术室, 自然引起了不少围观。戴上口罩帽子,整体感觉还算和谐。其实外科医生的头上从来就不缺各种各样的可穿戴设备,比如护目镜、放大镜、头灯等等。
一家人都是数码潮流追赶者,老老少少都来试用。如此看来,New Glass的佩戴人群范围还是十分广的,上至老人下至儿童,无论肥瘦,都能自如佩戴。唯一遗憾的是项圈的开合度稍显不足,胖人在佩戴过程中会有些费力。
第三篇,试用篇
场景1,一般使用场景
佩戴New Glass智能眼镜后,棱镜投影屏幕出现在右上方视野中。待机画面就是简单的一组时间数字,亮度可调,并无刺眼感觉。个人感觉这种设计更多出于安全考虑,待机画面中更少的信息含量也就意味着更少的干扰。可穿戴设备的设计首先应该基于安全,安全佩戴是一切的前提。当初Google Glass被多个国家地区禁止驾驶员佩戴,就是因为担心佩戴后导致驾驶员分心,增加驾驶风险。
由于是工程样机,配套的软件并不丰富,目前最多使用的功能还是拍照和摄像。拍照有三种分辨率可选,选取最高分辨率进行拍摄,画面成像质量还是比较满意的。摄像头的角度可以左右调节,但无法上下调节,实际使用中发现,拍照中心略高于实眼所见中心。另外在快速移动头部时拍照,也会出现虚影的情况。摄像同样有多种分辨率可选,最高可支持1080p拍摄。
场景2,外科手术场景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本文的精华之笔,终于到了。
外科手术不是儿戏,为了最安全地完成智能眼镜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测评,笔者煞费苦心,严格经过了三个步骤,也是三个考验,方才完成。
第一步,佩戴智能眼镜进手术室,但不上手术台。主要考查智能眼镜佩戴的舒适感,视界切换的平稳性等。第一步考验顺利通过,佩戴智能眼镜的舒适度基本上和佩戴普通眼镜没有什么区别,长时间佩戴也没有太多不适感。
第二步,佩戴智能眼镜上台做手术,但不进行任何操作。主要考查智能眼镜在更长时间佩戴,并且无法进行徒手操作时,是否会发生滑落等意外情况。第二步考验同样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只是在佩戴时间较长后,项圈的发热情况会变得严重,颈部会有明显的感觉,但也不会给手术造成太多影响。
第三步,正式佩戴智能眼镜上台手术,并完成拍照、摄像、分享等操作。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使用智能眼镜,与其他场景最大的不同就是整个全程无法进行任何徒手操作,所有指令只能通过头部动作和语音控制完成。总体上讲,联想NBD在制作这款产品时,应该是充分考虑到了这一应用场景,New Glass在外科手术中还是能够胜任的。待机情况下,抬头45度,停留1至2秒,完成唤醒,时间数字出现在屏幕中。语音控制十分精确迅速,对普通话的识别率非常高。语音报出“拍照”,立即出现拍照界面,所见即所得,眼前场景马上被记录下来。再次语音报出“分享”,由New Glass拍摄的第一张手术场景照片被分享到事先绑定的新浪微博账号,各位粉丝在第一时间看到外科医生视角的手术画面。为了照顾刚刚大快朵颐后来围观本测评的镜友位,这里就不放太多重口味的照片了。
当然也有一些小BUG。首先是摄像的问题,语音报出“摄像”后,进入摄像界面,然而默认的摄像时长只有8秒钟,如果想延长摄像时间,需要用手滑动触摸板。而这时,外科医生就只能干瞪眼了。短短8秒钟的时间,很难对某一个手术步骤进行完整记录。所以,既然NBD在产品设计时考虑到了无手操作的场景,就应该把这一设计做得更极致一些,实现真正的“全程无手操作”。另外,借鉴于很多外科手术仪器的设计,也可以增加如蓝牙脚控踏板、带线手术衣后操作手柄等配件,弥补语音控制精准性及时性不足的缺憾。还有就是在佩戴智能眼镜的手术过程中,几次出现死机情况,屏幕中显示“眼镜桌面停止运行”,好在经过漫长等待后,智能眼镜能够自行起死回生,重新运转。当然,作为一款试用的工程样机,这些问题相信很快就能解决。
场景3,行车记录场景
虽然GoogleGlass被多个国家明令禁止在驾驶过程中佩戴,但本笔者还是冒险试用了一下。说到开车和手术,一般人都会感觉手术的紧张程度远在开车之上,但实际使用中,真心感觉智能眼镜并不适合在行车过程中佩带。
第一、手术过程虽然的确紧张无比,但整个过程是可控的。外科医生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自主地放缓手术节奏,完成拍照和摄像的操作。而行车过程中,更多情况来自于不可预知的外界,谁也不知道在你想用智能眼镜拍照的时候会不会突然闯入一个横过马路的行人。第二、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的视线十分集中,有效画面就集中在不足十厘米的刀口之内,而智能眼镜的投影画面相对独立,两个画面基本上能做到互不干扰。但驾驶车辆时,整个视界都是有效画面,经常还需要转头获得更大的有效视界,智能眼镜在这个视界里就比较容易发生干扰,经常发现智能眼镜的界面中出现右侧超车的车辆,这时就非常危险。
所以智能眼镜并不是行车记录的好工具,甚至会带来极大隐患。这一场景,还是作废吧。上几张图留做纪念。
结束语:智能眼镜带给我们的体验无疑是全新的,而这一智能硬件在外科手术中的初步应用已经看到了美好的远景——第一视角记录、实时记录分享、手术观摩教学、远程手术协助,这些都不再是梦想。说小了是智能眼镜 外科手术,说大了就是互联网 医疗。外科,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职业,在互联网大潮之下,这门职业在接受新鲜,在改变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