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关于“尧”字简体字由来补遗

(2015-08-19 09:27:11)
标签:

转载

分类: 凑凑——收藏玩意儿的热闹

于“尧”字简体字由来补遗

 

 周六愚针对“关于尧舜重宝背天钱中‘尧’字是简体汉字,所以该钱为当代所制假钱”一说,概略的谈到了,简体“尧”字极可能来源于古代汉字草书的观点和间接的证据。该文写作时,因时间匆忙,一时半会儿未查找到更为确切的草书单个“尧”字的古代写法(前文中只是用北宋郑望之的草书“饶”右半的“尧”简写做了间接证明)。

 此事这两天一直还有所挂欠,故,抽空又进行了一番检索,使用数十种搜索关键词,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古代草书单个“尧”字及该简体字由来,终于有所斩获。请见下图:

 http://s3/mw690/0027bSlXzy6UJQ02Jnc02&690

 

http://s6/mw690/0027bSlXzy6UKoVuNmJ65&690

http://s5/small/0027bSlXzy6UJQcF2Tia4&690

     在《象形字典》中,列出了,“尧”的字形演变,以及该字简化方案的由来——即“尧”字简化方案是“利用草书字形整体简化”,换言之,简体“尧”字,就是古代草书“尧”字直接楷化之结果。

  其中,该图中的草书“尧”字,乃取自于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公元12461302,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作品中。显然,该简体“尧”字之简化确实源于古代草书,是可以得到确认了。尽管鲜于枢乃元代人,晚于辽代,但是,再根据愚前一篇文章中引北宋郑望之的“饶”字草书,以及《象形字典》中关于“饶”字的演变,尤其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饶”字,即可以完全得到有力证实,“尧”字简化字的源头更远,并不止于北宋。查书法词典汉字草书始于汉代,因此,言草书简化后的“尧”字始于汉唐,则存之理由矣。

 显然,我们似乎可以说至少在唐宋时期,简化后的“尧”字,在草书中反复出现,正是一种草书的标准写法!且从郑望之的“饶”右半“尧”和鲜于枢的“尧”字来看,两人的这个“尧”字草书,其实均不潦草(更不狂草),反倒是笔划清晰,与今天使用的简化汉字“尧”差别不大,一眼可认。此写法应该是流行于当时的文人之中,故,辽代铸钱为简化钱文笔法,或者依辽习惯于省笔汉字的做法,故既采用草书汉字“尧”,铸“尧舜重宝背天”钱,又采用省笔繁体“尧”(堯字繁体省去部分笔划的另一种写法)铸“尧舜衕宝”钱,则是完全可能的。
   
除去这个简体“尧”字外,事实上,我们可再一次看尧舜重宝背天当千型钱,之前曾反复提及,其锈色就是典型的东北罐装薄锈钱,且为鲜明的青铜质地,这种锈色和材质的钱,在近年大东北地区所出的各代各类钱中比比皆是,如果我们以其它生坑锈相(如尧舜衕宝钱多是生坑,包括愚自己所藏)来否定罐装钱锈相,那么大东北地区所出的罐装薄锈锈相的钱,将几乎全部被否定。而这,能说得过去吗?当代是谁有这么大本事?又是谁鼓炉铸出如此多数量、且品种繁多、还在大东北地区各处装入罐子埋到地下的钱币来,而至今还无人发现,并能具体举证造假地,制伪人及其制伪方式?显然,至今还没有人做到。这就表明这类锈相的钱,绝非制假,至少现在还不能这么认为矣。

http://s12/mw690/0027bSlXzy6UJQZeVC33b&690

 一向主张,鉴赏泉品真伪,必须三相一材,综合进行,缺一不可,否则错判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譬如,在古时某时期,至少一二十年间,判断当时行用的某钱是官炉正铸,还是私铸,哪有什么锈色可言?判断的标准,只能是铸相和书相。而见过此“尧舜重宝背天”当千型钱的,都知道其书相一流,书意笔划力道十足,与那去年才出的无锈钱的书相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于此,如果我们认为“尧舜重宝背天”钱非伪制,而我们今天又还无法彻底搞清楚其为什么采用草书楷化的简体“尧”字,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去断然否定它。道理很是简单,历史上不少钱币,其来龙去脉,有些东西至今也未能搞得十分清楚,但这并不影响大多数泉家认为其真。当然,眼观当今如此多品种的辽钱,又有谁能真正搞清楚其来龙去脉?如果都搞清楚,弄明白了,哪儿还会有今天关于众多脱谱的辽金钱币发现后所引起的巨大争议呢?道理无需多说,还是引用启功先生的话来说“鉴定就是讲道理,道理通则真,不通则假”矣。

 最后,在这里愚以为,还得感谢质疑此钱此字的先生,正是由于其质疑,尽管愚见以为其缺乏有理有力的依据,但此质疑推动了对尧舜重宝背天钱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帮助我们了解了更多知识,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