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当日下午3点,翡翠长卷《富春山居图》在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亮相。
http://s13/bmiddle/548aa9bcta4ad7de29d1c&690
展览的总策划北京佳士凯拍卖公司总经理赵晓凯说,这件巨制,玉质温润,满春带彩,白玉皎洁,翡翠碧青,流淌出万年的春光,异常罕见。按元代画家黄公望原作《富春山居图》等比例制作,长6.94米,高33公分,再现了原画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怡人景色。从备料到创作完成历时8年之久,雕刻的作者是“中国玉器之乡”肇庆四会的河南工艺美术大师常万亭。他历时三年,终于精心雕刻成这幅山水巨制。
http://s14/bmiddle/548aa9bcta4ad0d7b04bd&690
这件作品的艺术总监原北京玉器厂厂长、现任中国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继庭说,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为明清两代画家学习的典范,因而多有临摹作品问世,浙江省博物馆馆藏了清王原祁《仿富春山居图轴》和清奚冈《仿黄公望富春笔意图轴》。此外还有其他地方也馆藏了明代画家沈周临摹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但用翡翠原石创作的尚属首次。
http://s14/bmiddle/548aa9bcta4ad1d78e40d&690
创作有三大困难。首先是选料难。翡翠的裂绺特别多见,要选择丰富多彩的原料,不但要靠大量的资金和汗水,还要靠相当的运气。二是创作难。平面绘画尚可反复修改,不需要一笔准,但在翡翠上创作,只能一刀准,否则前功尽弃。三是艺术表现难。翡翠雕刻不在一个平面上,属于深浅创作,必须在选题,立意,主题,构图,乃至雕刻与抛光等方面都独具匠心,还需要深厚的文化和艺术功底,才能达到“琢石为玉、点石成金”之境界,创造出艺术精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