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称。寺内戒台只有有放戒资格的寺院才能拥有。用通俗的方法来理解就是给佛教中的最高学府,相当于北大清华,是给僧侣们发放毕业证书的地方。它的毕业证在古代的话任何寺院见了要管吃住,香火好点的寺庙还要给来的僧侣盘缠,现在在全国乃至东南亚都是很承认的,全国乃至东南亚很多寺院的住持和建院都是这里毕业的。
隆昌寺,又称宝华寺,始建于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宝志和尚在此结庵传经,故名宝志公庵。宝志即民间传说中济公和尚的原型。明神宗敕赐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的名称,于是改称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驾幸宝华山隆昌寺,足见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妙峰大师请当朝慈圣皇太后布施造三座铜殿,分供天下峨嵋、五台、普陀三大名山。其中供普陀的铜殿,从武汉运至龙潭遇风受阻,歇于金陵。当时,沿海一带常遭倭寇抢劫,普陀僧众要求供于内地。金陵各寺僧众经充分酝酿后,决定供奉于宝华山。于是,普照弟子明慧以庵基山场约百余亩,献请妙峰大师置殿,聿建梵刹,于明万历三十三年佛诞日,安置铜殿。据说是夜宝华山山鸣如狮子吼,紧接着满山大放光明,持续了一个月。后来为铜殿奉安大士观音像时,又有类似现象。此山此寺,被认为是圣祖龙兴福地,深受神宗皇帝和慈圣皇太后赞赏,因而多有赏赐。慈圣皇太后送大藏经一部,添金塔一座,并给金钱助其修葺,建无梁殿两座,山名宝华山,敕赐“护国隆昌寺”额。妙峰上五台山后,有南宗来帮忙营造数年,继又有天空和尚任住持,先后建殿堂寮室53间,杂房53间。又经雪浪(1545—1608)操持,使宝华山初具规模,声誉益增。
解放后,隆昌寺受到人民政府重视。1957年,传授过一坛千佛大戒;1962年,隆昌寺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开放寺庙,1984年6月对外开放,至1990年,已全面修葺,焕然一新。(文字来自网上)
其所在地宝华山现在是国家森林公园,且有千华古村也修缮后对外开放,整个宝华山景区已是江苏著名景点。
交通:1.南京地铁二号线经天路站下,转公交191路到宝华山。2.南京栖霞山有公交专线到宝华山。
镇江,句容都有班车到宝华山景区,网上可查到。
景区门票:每人50元(含千华古村,隆昌寺),老人及孩子按国家规定享受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