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玉清宫
标签:
潍县玉清宫 |
潍坊城区有一条北宫街:北宫东街西起新华路,往东穿过潍柴工业园厂区直至东环路;北宫西街东起虞河路,往西一直延伸到西环路。两端北宫街之间,因为有东生建监区的阻隔,至今尚未联通。
北宫街之名即来自玉清宫。玉清宫俗称北宫,位于潍县城北门偏东,即现在北宫西街上原潍坊市聋哑学校旧址,现已闲置。
玉清宫为金大定道教宗师丘处机的弟子尹清和建,初为道观,后扩为宫。主建筑为三座大殿,分别为玉清殿、玉宝殿(又称玉皇殿)、三清殿,主殿为面廓五间的硬山式建筑,雕梁画栋,雄伟壮观。明居士徐从谨大修,在宫内栽柏树三百余株。
玉清宫内名碑众多,有邱处机手书《丹阳真人琴曲归山操》,示唐括夫人《满庭芳词》,谭真人手书《龟蛇》二字,王真人《蓬莱》,清状元曹鸿勋手书《重修玉清宫碑铭》(即四面碑)等。
1959年,玉清宫原址建为潍坊市聋哑学校。及至文革期间,宫内众碑除己迁到潍坊市博物馆的龟蛇碑外均毁于一旦。现仅三大殿中的前两殿,即玉清殿和玉宝殿。
康熙《潍县志》载:“宫在县治北二里许。马丹阳(马钰,号丹阳,烟台牟平人,全真教掌教)邱长春(丘处机)尝(曾)修道于此。每早瑞烟笼罩,霏微万状。”一般认定为由尹清和(即尹志平)创建,初为道观,元武宗三年(1310)扩而为宫。而玉清宫中有一通记载修建玉清宫的石碑,其时间却是宋哲宗(1086-1100)初年;刘鸿翱《重修玉清宫碑记》中又说:“玉清宫建于东晋升平间(357-361)。”玉清宫的创建年代,三说并存,各有依据。现在的文史爱好者大都认为,玉清宫在金大定以前即已存在,是可信的。尹清和所建之玉清宫一直存留下来,并不断扩充修建,成为山东道教圣地,在后人心目中,这就是古来就有的玉清宫了。张起岩看到时,已经是“凌云烟霭杂朝霞”,“殿坛金碧相辉映”,庄严秀丽如画。遂引发诗兴,写下了《玉清烟晓》优美诗篇,为这一道教圣地平添了诗情画意,不独道教信众,连文人墨客也“心向往之”了。至于这个后来的玉清宫和以前的玉清宫是什么关系,史书未记,也无人能说得清。
尹清和(1169-1251),名志平,字太和,道号清和,山东掖县(今山东莱州)人,14岁时,遇上全真教道士马钰,跟随马钰学道。 金明昌辛亥(1191年),尹清和徒步到栖霞拜见了道教大师丘处机,成为大师弟子,虔诚学道。康熙、乾隆《潍县志》都记载了尹清和和玉清观(宫)的关系。其大意说:尹志平一日杖屐过潍,有道教信徒、世袭千户完颜龙虎迎接并十分诚恳地说:“我家的东苑,地面宽阔,花木繁茂,我愿施舍出来当作道观,请师父做住持。"尹清和见完颜公如此诚恳,遂住了下来。第二年,经朝廷赐名为玉清观。尹清和在玉清观做住持20年(未记载他曾修建),元太祖(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尹清和随从丘处机应诏北上,十七年在大雪山之阳,随其师为成吉思汗三次讲道,后被授予清和大师称号留在燕京。元太祖二十二年七月四日,丘处机仙逝,尹成为元初道家全真教第二代宗师。 一百年后的元武宗三年(1310),玉清观扩建为玉清宫,第一殿是“大通明殿”,内塑四大天王立像;第二殿为“玉宝殿”,塑玉皇大帝坐像。两旁为东西配殿,有药王殿,关帝殿。第三殿为“三清殿”,塑三清真人坐像。右厢真武殿,左厢七真殿。 明清两代,玉清宫屡经扩建、大修。如明万历年间潍县居士、名贾徐从瑾,用自己的沃田置换扩展了玉清宫前的空地10余亩,栽植名柏三百余株,玉清宫的殿宇钟楼,遂掩映于“龙枝虬干,森郁参天”的氛围中,更有了名刹古寺的气派。乾隆时知县郑板桥、韩光德等都曾倡资整修。直到民国年间,人们见到的玉清宫还是十分壮观。大门以南建有鹦哥架式石坊,上刻“玉清宫”三个大字。石坊背面书有“大造之门”四字。石坊以北三百米即是玉清官大门,呈八字形,四周的红墙周长约500余米。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在这里设据点,大肆砍伐树木修建碉堡,战败后,偌大的玉清宫残破不堪,一片狼藉。解放后,玉清宫改建为聋哑学校,后拆除。
玉清宫在历史上曾有许多名人驻足、流连,这里文脉绵绵、石碑如林。大师丘长春、真人马丹阳、大师李真常等都曾到这里寓居、论道、阐教、练养。丘处机书写的马丹阳《归山操》石碑,其弟子陈时可说,大师“笔力劲健,气质浑厚,深得晋人之妙处,片言只字,时人宝之若良金美玉”。示唐括夫人《满庭芳》词碑,是马丹阳过潍时,对时在潍州的申国公太夫人之女、大丞相文正公之妹唐括夫人的论道教言,其大旨为“锁心猿意马之狂纵,练清静无为之妙用”,意在用全真教义对贵妇人进行开导规劝。明万历《潍县志》的作者、两淮盐运使刘廷锡用“微言奥旨”四字,评价《归山操》、《满庭芳》论述道教教义之精辟。金道士谭处端所写的“龟蛇”碑,二字为象形体草书。飞动劲拔,凝神洒脱,一笔挥就。相传,道教认为北方之神为玄武,形象是龟蛇合体。谭处端书此二字意为敬玄武(道教祀玄武时以龟蛇二物之像置于其旁)。 碑文上石的还有:明嘉靖乙未刘廷锡撰写的《重修玉清宫记》、《玉清宫诗碑》、清代名儒刘以贵、嘉庆进士、福建巡抚刘鸿翱等人撰写的重修碑文、文史学家张昭潜《跋金唐古夫人碑》等。近代曾在潍县引起轰动的是由江南名士胡天游撰文、潍县状元曹鸿勋书并记的《重修玉清宫碑铭》(即四面碑)。 此碑暂不谈其渊博内涵,仅是曹鸿勋那俊秀苍劲、娴熟精绝、炉火纯青的书法,就吸引了八方文人学子,拓碑帖的人一年到头,四时不绝。可惜此碑毁于“文革”。
http://s11/mw690/001xYiP7zy6SNLdhxyi7a&690
http://s12/mw690/001xYiP7zy6SNLdnRdF9b&690
http://s10/mw690/001xYiP7zy6SNLdhZH309&690
http://s9/mw690/001xYiP7zy6SNLdpd6U48&690
http://s1/mw690/001xYiP7zy6SNLdFDxKb0&690
http://s2/mw690/001xYiP7zy6SNLe3Sz781&690
现存的前殿。
http://s11/mw690/001xYiP7zy6SNLmM174fa&690
http://s12/mw690/001xYiP7zy6SNLeG6Lh7b&690
http://s11/mw690/001xYiP7zy6SNLrmmBIda&690
http://s6/mw690/001xYiP7zy6SNLeASBn05&690
后殿。
前一篇:网购地方资料书籍两本
后一篇:麦收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