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探知
(2023-12-31 10:57:14)
标签:
语用汉字数字亿 |
分类: 漫谈 |
约一个月前,有人为某事业单位捐款13亿元。在一些自媒体尤其某些视频里,这笔巨款的数额,被说成13个亿。笔者闻讯,不由想起,1990年代中期,在某家报社,多次业务会上,传达过这样的指示:不得在数字“亿”之前,简单地紧挨着“个”字。
有感于此,12月3日,笔者经由中国知网,用篇名检索项目(这很直观),关键词七对(14个),每对都含“亿”字,遍搜一过。所获结果整理为如后表格。其中,序号双数的关键检索词里,都带有“个”字。另外,表格中的后者对应于序号双数的合计结果,前者则对应序号单数的合计结果。
思亿检索
序号 |
关键检索词 |
起始所见年月日 |
合计结果(条) |
最新所见年月日 |
后者对比前者 |
1 |
亿 |
1951年9月30日 |
285,880 |
2023年12月2日 |
|
2 |
个亿 |
1984年7月29日 |
2,206 |
2023年11月27日 |
约1/129.6 |
3 |
十亿 |
1952年1月31日 |
3,221 |
2023年11月27日 |
|
4 |
十个亿 |
1984年10月27日 |
58 |
2023年5月15日 |
约1/55.5 |
5 |
百亿 |
1953年10月28日 |
13,394 |
2023年12月1日 |
|
6 |
百个亿 |
1991年8月29日 |
13 |
2023年9月9日 |
约1/1030.3 |
7 |
千亿 |
1951年9月30日 |
11,632 |
2023年12月2日 |
|
8 |
千个亿 |
1994年4月15日 |
2 |
1999年5月10日 |
1/5816 |
9 |
万亿 |
1952年1月11日 |
15,589 |
2023年12月1日 |
|
10 |
万个亿 |
|
无 |
|
无穷小 |
11 |
兆亿 |
2000年8月15日 |
15 |
2020年12月4日 |
|
12 |
兆个亿 |
|
无 |
|
无穷小 |
13 |
亿亿 |
1994年4月15日 |
64 |
2023年10月16日 |
|
14 |
亿个亿 |
|
无 |
|
无穷小 |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篇名中所含紧挨邻接的“个亿”,是可行的,例如:一个亿元产值乡、苏北平原上第一个亿元镇、佛山十个亿元区、锁定百个亿元项目目标。这四个用例里的数字“亿”已经修饰名词“元”而组成“亿元”,而且与后面的名词“乡、镇、区、项目”,分别各自合起来,组成一些复合名词。因此,这四个例子里的“个”,就是指向这些复合名词对应的事物。
但是,如后紧挨邻接的“个亿”,其用法就不合理:黑市流通一个亿、五年投入十个亿、投入一百个亿治理江河及水毁修复。因为其中的数字“亿”究竟指什么,含混不清。
不久,联想到古往今来诗词作品中,语句里可能含“亿”字。于是,12月7日,经“搜韵”网,参照12月3日那天所成表格,逐一搜索历代诗词中,含有那七对字词的诗词作品,数量有多少。过程中,发觉从第一对的后一半“个亿”起,直至第七对的后一半“亿个亿”,都未出现在任何诗词作品中。于是,索性不再重复记录后面六对各自的后一半。这样,所成如后列表中,减为仅有八个关键检索词。
思亿检索
序号 |
关键检索词 |
起始所见时期 |
合计结果(条) |
最新所见时期 |
|
1 |
亿 |
春秋 |
2,853 |
当代 |
|
2 |
个亿 |
|
毫无 |
|
后六号不再含“个” |
3 |
十亿 |
唐 |
33 |
当代 |
|
4 |
百亿 |
春秋 |
197 |
当代 |
|
5 |
千亿 |
春秋 |
213 |
当代 |
|
6 |
万亿 |
春秋 |
279 |
当代 |
|
7 |
兆亿 |
宋 |
6 |
清 |
|
8 |
亿亿 |
隋 |
6 |
当代 |
|
通过这两组检索及列表,注意到三个问题:
第一、含“个亿”的文章篇名,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第二,诗词作品正文中,起始所见那批“亿”以至“亿亿”等不同的七个数字及对应数位概念,较早的距今不晚于两千多年,最迟也不晚于一千多年前,而且当代基本还沿用。第三,含数字“亿”的篇名,最早出现在1950年代。
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揣测,可能是由于1980年代以来,我国设立的报刊,逐渐广泛普及,但质量把关却不够严格,以致在正式登载的文章中,出现“个亿、十个亿、百个亿”这种含混用法,且日益增多,甚至含混成“千个亿”。
对第二个问题,觉得很新奇,两三千年前的诗词中,就出现过数字“亿”,中华文明真不愧是悠久灿烂。进一步查看,才明确获知,中国古代之数字“亿”是指十万。那么,由此推知,上列第二表格中,从春秋至清代之数目“亿”,可能都是这意思。
对于第三点,此前毫不知晓。也很奇怪,中国知网可检索到的文章,最早是1910年代的,但究竟为什么,晚到1950年代,报刊载文(篇名)中才开始出现数字“亿”?同时,联想到刚获知的上述“亿”字来由。为此,12月8日,网搜“什么时候开始,以万万为亿”。所获答案如下:
在1944年9月召开的某次会议上,以张某某先生为首的二十一人联名提议,“请明令确定数位以万万为亿籍资便利而正错误案”。其中指出,“按我国数用十进,数字大者则以亿、兆、京、垓四字代之,而此四字之含义有二,(一)为十万为亿、十亿为兆、十兆为京、十京为垓;(二)为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万兆为京、万京为垓”。提议者们还希望,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凡有用万万者,避用万万二字,一律用亿字代之”。该提案很快于当年11月下旬获准。
从此,“万万”这个数位词就正式缩称为“亿”字,通行于全中国,进而一直沿用下来。
这一番检索网搜,使笔者补充见识,有所获益。对于公开与否,反复思忖,今不揣冒昧,匆此记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