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种在画里——读贾平凹的画
(2012-05-23 14:22:47)
标签:
贾平凹商州《废都》“文革”的故事额上有印记的马文化 |
分类: 艺术评论 |
http://s16/bmiddle/5485eb21xc0d54a4120af&690
把自己种在画里
——读贾平凹的画
(一)
龙年大年初二清晨,醒来无事,发了一阵呆,就顺手翻起了贾平凹的散文集《朋友》。书虽厚,文却短而有趣,读着一点也不累,已翻过好几遍了。但是,这日翻起,又有了与前不一样的心绪,及至读到《哭三毛》《再哭三毛》,我竟抑制不住地落下泪来,心悸的厉害。赶紧合上书,闭上眼,许久。那一刻,我脑子里只想着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文章会让我如此感动?
随后,我平静下情绪,又反复研读这两篇文章。结果发现,相较于贾平凹其他写人短文时或有之的机灵和包袱,这两篇文章最没有技术含量,最没有机智机巧,完全是一刹那心里情感的涌泻,凭依的完全是本能的反应。大道无形,正因为如此,反而一超直入,朴素感人。
读贾平凹的画,我亦有如此感受。
(二)
对作品的欣赏,听闻不如看见,看见不如心赏。今天多的是听来的评论,看的少,用心赏的更少。所以,满世界我们听到的都是些似是而非的话语,却缺少从作品到心灵的对应。
所以要解读贾平凹的画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当然也可以轻松的写,就他的一张画或几张画去写,做不到全面立体,最起码也可以盲人摸象,保证局部是准确的。但这不是我的初衷。我认为要了解贾平凹的画就要追到他的书法;要了解他的书法,就要了解他的思想;要了解他的思想,就要了解他写过的书;要了解他的书,就要了解他这个人;要了解这个人,就要了解陕西这片土地,更确切的说就是他的商州。这样的追溯似乎离画千里,但泊泊细流由源头而起,经山川,越平原,九转曲折,于凹地得以聚水成湖,成河,才能成海纳百川的气象。
也因为这种追溯,我寻找到了贾平凹绘画的根源。有人言,贾平凹的画无根无源,怎么会呢?他的根就是他与土地的关系与情感,他的源就是这片土地上万物的生长与秘密。
贾平凹出生、成长于一个“五谷都长而不丰”的“深谷野洼”,他务过农,虽在城市生活,但他是拿着笔的城里乡下人。在今天大规模的城市运动和农村城镇化浪潮中,农民日渐成为了贬义词,成为了都市边缘人。贾平凹对农民这一身份却表现出了格外的守护和尊重。他的去城市化的乡音、饮食、喜好以及写作方式,他与山川花草的精神对话以及对鬼神的敬畏,甚至被许多人抨击的“小气”“吝啬”的习性都是融于他的骨与血之中的。他是当代作家群里极少地将目光坚定盯在农民与土地这一命题上的作家。他写的商州系列,《废都》《怀念狼》《秦腔》《高兴》等等,既有对土地和农民生活的眷恋和描述,更表达的是农民在城市化进程这一时代洪流面前的挣扎、伤痕、苦痛和纠结。
他的画自然也与此有关,只不过写作的痛苦在画里转换为一种放松的心境和意绪。从某一方面讲,书画不仅是贾平凹文之余事,也是他人生之重的另一个秘密出口,他通过笔墨来调解郁结在心中的痛苦和磨难。一张一弛,才得以走过《废都》被废这多年来生活的困顿和情感的失落。
所以贾平凹说“我是农民”,完全是心里的话。他这么说不是给自己一个“不忘本”或另类的标签,而确确实实是一种情感的归属和内在的需要。
有了这个根源,贾平凹的文学之树才得以扎根生长。有了这个根源,贾平凹的书法绘画之树才得以倔强生长。
(三)
农村与农民让贾平凹的艺术创作有了土壤,但他毕竟生活在都市,毕竟是作家和读书人,毕竟在城里吃饭和活人。在钢筋水泥的都市里,他又希望着自己像一条龙一样去飞翔,去寻找一片可以自由呼吸和行动的天空。这一点内心的小小愿望,他的小说无法实现,他的散文部分实现了,而他的书画,尤其是绘画完全实现了。
所以我们在贾平凹的画里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生活中讷言沉默,不同于文本中怪诞扭曲的人,而完全是一个活泼泼、麻辣辣,天马行空,放纵情怀的行者,是一个坦率、顽皮、天真、任性的孩子,是一个从容、庄严、洁净、深具悲悯心的隐者。
画本是贾平凹给自己的精神世界留的一块自留地,想种什么,想怎么种,想种成什么样子,都由他自己作主,他不用担心会因此引来种种非议(但是非议还是接踵而至),不用背负过多的道德和标准(但是道德和标准如影随形),所以他放开了,他把最真实的自己种在了画里并任由其自在成长。如果说生活和小说中的贾平凹还有些无奈或刻意地伪装自己,那么在画里他真实了,他超脱了,他自由了,他舞蹈了。他可以放任自己的想象(《海游图》),定格快乐的瞬间《黎明喊我起床》,暴露自己的欲望《采莲图》,捧出自己的虔诚《佛像》,抒发自己的闲适《山中一夜》,表达自己的咏叹《池蛙》……
没有题材限制,没有画法限制,没有心性限制,思之即来,来之即画。因为没有受过学院的训练,这反而成全了贾平凹自由的表达。生活中的所见所思所想所得都能以自由的形态固化在笔墨间。他画的不是对象,而是自己的心像。正因为如此,他的笔下并不在意于对象的客观与真实。他的兴趣点在于通过对象是否能表达出那一刻感受的真实。外出远行中的一瞥《月亮地》,探望老宅的一刹那《老屋》,日常生活的一打眼《古城人家》),感情波澜的一起伏《贺母寿》,回望家园的一沉思《我们的家》都随性地诉诸笔端而生出万般气象。
没有限制,但有习惯,作为小说家的贾平凹习惯性地给画带来了他最擅长的叙事性。我们读他的画总觉得有趣,有内容,有想象力,有生活感,有画外之意,就是因为他的画都是有起点的,有感触的,有故事的,这一点与专业画家靠技术积累和写生获取资源是不一样的,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效果自然也完全不同。比如他的作品《一条线的故事》《“文革”的故事》《额上有印记的马》《土地之神》等,那潜藏在画面背后的故事给了读者以最大的想象空间,而这竟意外成为了贾平凹绘画中最为独特和生动的地方,也是专业画家无从涉猎的空间。
至此,贾平凹的画已完成了自我的诉说和开解。他的画也因此成了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自传体的日记,一天天,一页页,从无重复,积淀出一种人生的自然成熟的境界,让苦难也开出了自由的花,如同日子一样,每天轮回,但是日日不同,各有况味。
(四)
生在西北,我常常感动于荒山秃岭上那颗活得生龙活虎的孤树。当年这些树都有兄弟,但是在这种缺水的环境中只有根扎得最深的这棵才能存活。
贾平凹就是这样一颗树,孤树,且成长得很高大。别人只看到了他的枝繁叶茂,却看不到为了活命和生存,那些根是如何拼命伸展的。
贾平凹的画就是这样一颗树,怪树,扭扭曲曲,却铜枝铁干,仰首向天。它活着自己,活出了自己的苦难,活出了自己的道行,也活出了自己的风景。
有自己的根源,有自己的情性,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贾平凹的画就有了自己的土壤、空气和水。尽管贾平凹从来把自己的画当作自悦的小玩意,与他写书法、玩石头,玩陶罐一样是私人雅好。但花开了自有芳香,树长大了自有荫凉。闻到的、看到的、体味到的人越来越多,因了贾平凹名作家的身份,自是名声远播,也自然招来不少的风言风语。
风过耳。
我想起之前特意发了一组贾平凹的画放在不同的博客,观者踊跃,评价两极。喜欢的人极其喜欢,不喜欢的人口诛笔伐。爱与恨都比面对寻常人强八度。这不正是我要找的答案吗?谁会对一幅毫无感觉的画如此发声?
(后记:这篇文章是我所有的艺评文章中用时最长的,历时近半年。主要是要看的东西太多,有贾平凹的三本文墨集,还有贾平凹的小说和散文集。还买来了他喜欢的作家孙犁、张爱玲的小说来看。然后就有了好几个开篇,但一深入就感到难以为继,于是放下。一想,也许是自己过于郑重了,反而影响了表达。于是,再写,放开来写,写成啥样是啥样。就成了这样。请朋友们点拨。)
http://s6/bmiddle/5485eb21xc0d54d56a185&690
http://s16/bmiddle/5485eb21xc0d54d6415ef&690
http://s7/bmiddle/5485eb21xc0d54d6d1b86&690
http://s14/bmiddle/5485eb21xc0d54d799fad&690
http://s4/bmiddle/5485eb21x79aeee27a823&690
http://s16/bmiddle/5485eb21xc0d54d97edff&690
http://s14/bmiddle/5485eb21xc0d54db166dd&690
http://s2/bmiddle/5485eb21xc0d54da8c0a1&690
http://s12/bmiddle/5485eb21xc0d54dbb04db&690
http://s15/bmiddle/5485eb21xc0d54dd0afde&690
http://s9/bmiddle/5485eb21xc0d54dcdde98&690
http://s6/bmiddle/5485eb21xc0d54dde3435&690
http://s12/bmiddle/5485eb21xc0d54de45fbb&690
http://s13/bmiddle/5485eb21x79ab058e969c&690
http://s4/bmiddle/5485eb21xc0ae3798fda3&690
http://s16/bmiddle/5485eb21xc0ae37a765cf&690
http://s2/bmiddle/5485eb21xc0ae37b7f7a1&690
http://s10/bmiddle/5485eb21xc0ae37b6fe09&690
http://s2/bmiddle/5485eb21xc0ae37cd9591&690
http://s8/bmiddle/5485eb21x79ab05961f37&690
http://s11/bmiddle/5485eb21xc0ae37dd299a&690
http://s13/bmiddle/5485eb21xc0ae37e178cc&690
http://s16/bmiddle/5485eb21xc0ae37f408af&690
http://s10/bmiddle/5485eb21xc0ae37fb6499&690
http://s9/bmiddle/5485eb21xc0ae380af4d8&690
http://s1/bmiddle/5485eb21xc0ae38137210&690
http://s11/bmiddle/5485eb21xc0ae380f40da&690
http://s14/bmiddle/5485eb21xc0ae3822561d&690
http://s5/bmiddle/5485eb21xc0ae383113e4&690
http://s7/bmiddle/5485eb21x79ab05a0db86&690
http://s11/bmiddle/5485eb21xc0ae3847eb3a&690
http://s2/bmiddle/5485eb21xc0ae3c186601&690
http://s3/bmiddle/5485eb21xc0ae3c1ba1c2&690
http://s16/bmiddle/5485eb21xc0ae3c277e4f&690
http://s11/bmiddle/5485eb21xc0ae3c301d8a&690
http://s6/bmiddle/5485eb21xc0ae3c465325&690
http://s1/bmiddle/5485eb21xc0ae3c3f1fd0&690
http://s12/bmiddle/5485eb21xc0ae3c4fbb1b&690
http://s5/bmiddle/5485eb21xc0ae3c5e11b4&690
http://s14/bmiddle/5485eb21xc0ae3c6155cd&690
http://s15/bmiddle/5485eb21x79ab060b9afe&690
http://s9/bmiddle/5485eb21xc0ae3c7b5608&690
http://s8/bmiddle/5485eb21xc0ae3c7b77d7&690
http://s13/bmiddle/5485eb21xc0ae3c87a93c&690
http://s6/bmiddle/5485eb21xc0ae3c98e115&690
http://s3/bmiddle/5485eb21xc0ae3ca1c0f2&690
http://s9/bmiddle/5485eb21xc0ae3ca5a7f8&690
http://s6/bmiddle/5485eb21xc0ae3cc00515&690
http://s9/bmiddle/5485eb21xc0ae3cc05748&690
http://s9/bmiddle/5485eb21xc0ae4087fbe8&690
http://s9/bmiddle/5485eb21xc0ae4098cfc8&690
http://s15/bmiddle/5485eb21xc0ae40997f0e&690
http://s6/bmiddle/5485eb21x79ab06780785&690
http://s2/bmiddle/5485eb21xc0ae40c611d1&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