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帖  天涯周立波

(2010-03-06 02:33:20)
标签:

杂谈

天涯周立波

http://pic.yupoo.com/hecaitou/972148f4a602/k6rkdw8i.jpg 天涯周立波" />

今天的周立波让我感觉很亲切,尤其是看了《南方周末》的人物报道专访两篇文章之后,我几乎可以断定他来自天涯社区。

如果周立波不是天涯网友,那么他在接受《南方周末》访谈的时候,就实在没有理由表现得那么易烨卿。小易阿姨当年在天涯是个尤物,是中国网络文化中 “找抽派”的鼻祖,也是找抽艺术的集大成者。无论是她发帖公开鄙视民工,还是放肆炫耀自己的身家,都一次次成功地掀起了天涯网友乃至全国网友的无限抽人热 情。在耳光声声中,易老师(不是易中天)冉冉升起,成为网络上一枚著名的新星。如果不是后来汝南周公子横插一杠子,天涯易老师(依然不是易中天)的风头可 能早就盖过了央视易老师(这个的确说的是易中天)。

我不认为周立波在访谈中的表现是一种轻狂,或者是暴得大名后的变形回归。相反的,我认为周立波精准地掌握了国民心态,试图通过这场访谈继续占据娱乐 头条。所以,他用尽了易烨卿的各种手法。否则即便他头型良好,也不至于蠢到说出自己的沙龙只招待拥有三辆以上奔驰车的社会上流。按照这种逻辑,上海市的财 富顶层怕是应该买108辆奔驰,用铁丝串起来当火车跑。更何况这听起来更像是一种变相的攻击,把上海的有钱人比拟为山西煤老板,只懂得重复数量,连油条都 是六根六根地口服。

这招的确有效,因为刺激人。摆阔必然面临群灭,周立波很清楚这一点。群灭不要紧,只要有眼球。更何况他很小心地打了补丁,认认真真地恭维他的受众是 中产阶级,而且“小众”。周立波宣称自己专门服务于中产阶级,填补了中国娱乐事业的一片空白。于是,进剧场看Live的观众,一直到网上看视频的沙发兄, 一句话集体被中产,抵得打拼几十年。如果这都还没有爽够,后面还有一句“小众”在等着你。陈绮贞不就是这样的“小众”歌手么?人人都觉得世界上包括自己在 内,不超过50个人“懂得”欣赏陈绮贞的音乐,而事实上这么想的人大概有500多万。周立波一句中产,对立面迅速被树立起来。铁杆粉丝越发贴心豆瓣,立波 黑们越发怒不可遏,这就是绝不枯竭的新闻事件永动机。

永动机需要转子,转子就是赵本山和郭德纲。周立波用中产阶级服务员定位自己,同时用中产阶级一员装饰自己,接下来不忘挤兑一下赵本山。说赵本山是为 广大农民服务,定位是中国农村。说完这话,补一句“其实我一直很尊重老赵”,再抒发发一段“文化多元论”,把老赵也踩了,自己的身位也上去了。结果大家都 清楚,老赵的粉丝们也会觉得“感情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转子就转了起来。周立波除了赵本山,最念念不忘的就是郭德纲。因为郭德纲可以和大蒜绑定,彰显自己 手中的那一杯咖啡的高调,同时郭老师好容易花十年聚拢的钢丝就成为了周立波的铁杆宣传员。就这么着,中国娱乐市场上的两颗睾丸随时被周立波牢牢攥住,得空 就捏一下,全国哎呀声一片。在我的理解里,新睾上位一般都用这种手法。

看了《南方周末》的报道,给人的感觉是丝毫没有掩饰的粗俗和自得。这里,我得学习周老师的手法,说一句“其实我个人很欣赏这种做法”。因为中国人相 信这个,越是不加掩饰的粗俗,越是压抑不住的自得,也越是容易引发诚心诚意的崇拜,因为这被视为一种自信的表现。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因为有托儿在豆瓣网 用马甲给电影评分刷票,我写了一片日志嘲讽。大意是高价收购豆瓣旧ID,坦言这是为了怕网友从注册时间上识破新马甲。结果,有相当数量的人真的来函和我洽 谈价格,丝毫没有觉察我是在反讽。所以,在那时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今天,没有什么比公然的恬不知耻更让人觉得信服的事情了。

周老师耍的这一套天涯易烨卿组合拳极好,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在中国,也没有几个人能如同周老师这样,成功地把《南方周末》的专访变成了自己的营销机 会,而且让对方以为自己是真的在做严肃的文化新闻,揭示了周立波不为认知的一面。殊不知,我通篇看下来,发现没有一句话,一个新闻点,不是周立波发自内心 想向公众传递的信息。

至于说到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以及他和赵本山、郭德纲同时掉在河里应该先尿谁?我的看法很简单:凡是每句开头就提“反对地域歧视”,但是随后却总是以 地域歧视反复大做文章的,这种人的地域歧视其实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呼唤起大众的被迫害情结很容易,但那不是演员应该做的事情。既然如此,所谓水 准、格局、格调,乃至什么文化,就根本不用再谈了。我为什么要在文化版上听两村乡民械斗发起人的口号?

易烨卿在天涯走红的时候,我惋惜自己只看过文字,不曾见过真人的形象。现在,似乎没有这个必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