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4-11-20 09:11)
标签:

杂谈

http://ww3/large/54858677jw1emh6v6h03dj20v90nin0p.jpg

秋拍征集到一件上睿、周道合绘的《李煦行乐图》卷,后面有曹寅、朱彝尊、尤侗、宋荦等同时代多人题跋。经过研究,我们一致认为这是红学研究的重要佐证。李煦做为曹雪芹祖父曹寅的妻兄是红学研究中绕不开的名字,红学界对于《红楼梦》中贾母的人物原型有三种说法,其中两种与李煦有关,一说为李煦的母亲,一说为李煦的妹妹。我们在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目前所知李煦画像仅在青州博物馆存有一件佚名所绘的《李煦四季行乐图》,上个月,我到青州,试图到博物馆调看这件作品,惜未能如愿,后承蒙胡子哥协助,从博物馆要来高清大图。两卷相较,画中李煦形象别无二致。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致认为,这样具有文献价值的资料应该提供给红学研究的专家们,或许对红学研究有所帮助。昨天偶遇甘学军总,言及此事,甘总立即检举国家画院尹帝元美眉,指出其长期隐瞒的红学泰斗冯其庸先生关门弟子之身份,我当即电话帝元请其引导。电话中得知帝元已有七月身孕,正在医院待检,而帝元竟爽快答应,取消了孕检,陪同我们的人一起

(2014-11-19 02:49)
标签:

杂谈

http://ww1/large/54858677jw1emfqaspuvij20v90ng79t.jpg

读常任侠日记《战云记事》,看到这样一段:“汇与吕斯百二百元,斯百介绍购吕凤子画一张。寄来者系敷衍应酬之作,甚不喜之。因送赠两百元,不再取画,由其转赠吴作人可耳。挥汗辛苦所得,如此用去亦佳。”这段文字解开了我心里的一个谜团,我们今年春季吕斯百藏画专场中有一件吕凤子画罗汉图,款曰:”辛巳六月写维摩诘病起说法图第四本,任侠先生鉴之,,,”当时我还纳闷,吕凤子送给常任侠的画怎么到了吕斯百手中?是常任侠转送给吕斯百的?这段日记回答了我当时的疑问。作品创作于1941年六月,日记是同年七月26日所记,时间上刚好吻合。其时,吕凤子任国立艺专的校长,吕斯百任中大艺术系主任,吴作人任教授,常任侠在艺术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可以肯定的是,这张画始终在吕斯百手中没有送给吴作人,没送出的原因则不得而知。以我辈孤陋寡闻者来看,凤子先生这幅画不可谓不精,至少算不上“敷衍应酬”,但是,做为考古学家、中国艺术史学泰斗并通晓亚洲诸国美术史的常任侠先生其眼界高于常人也就不足

标签:

杂谈

http://my.tv.sohu.com/u/vw/6378356

电视台为了吸引眼球做了这样一个标题,片中连线刘益谦,刘的回答也是对这个标题的回应。

标签:

杂谈

日前,陈逸飞著名油画《山地风》在嘉德2011春拍中亮相,并以8160万元的价格打破中国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拍卖结束后,即有消息灵通人士爆料说作品为刘益谦竞得,此说法也得到刘益谦本人的确认。而对于这件作品的送拍人,各界说法不一。因过去曾有报道说刘益谦在1994年以286万拍得陈逸飞《山地风》,故有业内人士质疑此次拍卖成交的真实性。作为刘的好友,我对这件作品和与这件作品相关的几个当事人的情况比较了解。刘先生瞩我把这故事写出来以解众人迷惑。

1994年,刘益谦与周某、朱某、李某三人共同出资在嘉德拍卖上竞得陈逸飞《山地风》,四人在当时皆为股票市场上的风云人物。购买的起因是陈逸飞刚刚回国,希望其作品能够得到国内市场认可,通过中间人找到刘益谦等人,希望他们捧场。经过激烈争夺,由周某出面举牌,四人平均出资,以286万元的高价竞得,成为当年轰动一时的新闻。

拍卖成交后,作品一直存放在周某家中。1997年,四人商议解决作品的归属问题,后以内部竞投的方式被朱某以470万元获得作品所有权,但作品仍存放于周某处。

不久,周某因股票内幕交易事发,为避官司而远走他乡,以致朱某多年不能取回应属于他的《山地风》。

 

标签:

杂谈

香港苏富比玫茵堂专拍成绩不佳引来业界议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苏富比公司在开拍前三天突然宣布参与高价拍品竞拍者需缴纳800万港元保证金,并须签署一个月内付款的协议方可参与竞投的“改革”措施是导致本场拍卖成绩欠佳的直接原因。为此,我对《艺术新闻》记者谈了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董國強談玫茵堂效應

 

我認為蘇富比的初衷是好的,但做法上有點急于求成,矯枉過正。拍卖的游戏规则这些年正在被资本一点点的改变,这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局面。今天的市场和十五年前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參與者竞买的目的不一樣了。十五年前的拍卖市场主要以海外买家为主,大部分买艺术品的目的是為了收藏。但僅僅靠這樣的人,中國的藝術品市场是没有今天的局面的。就是因為最近幾年有大量的大陸買家以投資的目的進入這個市場,藝術品的商品屬性更強了,從而使這個市場的盤子越做越大,價格出現飆升。很多公司的大型拍卖会由过去的一季几个亿变成今天的几十亿。所以,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的看,资本在破坏规则的同时也给市场开拓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拍卖公司和卖家无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标签:

杂谈

在成熟的市场状况下,几乎90%以上获得市场认可的艺术家,都能获得学术认可。所谓品牌艺术家,肯定是要得到市场和学术的双重认可。 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他们缺乏相关的艺术知识,而画廊就是他们与艺术家之间重要的桥梁。艺术家需要画廊来进行包装。艺术家,画廊,拍卖公司,藏家四个环节共同存在于艺术品市场。当前,我们有大批优秀的艺术家,有世界上最蓬勃的艺术品市场,有可以和海外拍卖巨头相抗衡的拍卖公司,相对来说最薄弱的就是画廊这一环节。国内鲜有画廊具备成熟的包装和推广艺术家的能力,很多优秀艺术家是出口转内销,先通过国外画廊的认可然后才被国内藏家认可。所以我们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品牌画廊,而这种品牌当然也是基于学术基础之上的。 市场是公开的,不会忽略优秀的艺术家,同时,一个优秀的具备学术和艺术品格的画廊同样也会得到藏家的认可。 如今国内市场相较于欧美是有很大优势的,国内画廊应该把握现在的机遇,努力树立品牌,尽快赶上和超过欧美同行。(以上是我接受搜狐文化频道的采访节录)

(2011-04-06 01:58)
标签:

杂谈

http://s3/middle/54858677ta02fa9a0cd12&690

我也是到了台湾才知道张大千有这样一位和我公司同名的弟子,于是,买了多幅他的书法和绘画或送礼,或悬挂于公司。http://s16/middle/54858677ta02fa38e02cf&690

http://s1/middle/54858677ta02fa430cc10&690
顺带发两张匡老的作品图片

标签:

转载

匡时拍卖的董事长董国强,是新浪微博的超级控!

今天发了一条笑话,我觉得很有意思,我认为其中的几点应该成为艺术品行业从业标准,笑话如下:

一富婆去夜总会找乐子,几个帅小伙、壮小伙,富婆都不满意。老板问到底想要怎么样的?富婆说:“体力好、精力旺、能加班、能熬夜、随叫随到、态度和蔼、逆来顺受、服务周到、吃苦耐劳、充满激情、......”老板一下乐了,张口就喊:“在拍卖行干过的那几个出来!”


艺术品行业人员从业标准

标签:

杂谈

原苏富比亚洲区主席,国际著名瓷器鉴定专家朱廉汤普森(Julian Thompson,香港译为朱汤生)因肺癌前天在伦敦去世。在匡时成立初期他曾经给予我们非常大的帮助,我从内心感激他。老人家前年刚刚喜得贵子,去年查出身患癌症,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



2006年,朱廉到匡时公司鉴定瓷器

 

按以下这篇文章是汤先生为匡时2006年秋拍明宣德八方烛台所写的赏析文章,转帖出来以志对他的缅怀。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八方烛台

作者:朱廉·汤普森    2006-10-13 07:59:37    来源 : 雅昌艺术网专稿
标签:

杂谈

内地拍卖公司具有国际巨头不及的优势

中国证券报《收藏投资导刊》记者毕武英采访匡时董事长董国强


  12月6日,北京匡时以15.6亿元的成交额为自己的5周年秋季大拍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几天之后,负责人董国强终于可以“宅”在家中,一边吃饭,一边和朋友在网上聊天,他身边的墙壁上,是他的龙凤胎儿女为其专门绘制的警示漫画——“按时睡觉,不要抽烟”。此时的董国强,不是那个因为果断、犀利和“语不惊人死不休”而著称的拍场焦点人物,而是和所有的父亲一样,看着儿女的字迹,骄傲地享受着天伦之乐。


  S:今年匡时的王世襄藏铜炉专场受到广泛关注,您认为是什么导致了该专场的火爆?


  D:銅炉专场是匡时5周年秋拍的“火箭助推器”。有人说这个专场拍得好“胜在策划”,我认为策划对于王世襄这个名字是玷污。只要是“王世襄”三个字,谁来做这场拍卖都会火。关键在于委托人愿不愿意把藏品交给你来拍卖。


  S:对于这个专场您有遗憾吗?


  D:唯一的遗憾就是这批藏品散了。在拍卖前,我和委托人还曾希望会有一个买家能将藏品整体拍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