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富比春拍

(2009-04-13 19:46:38)
标签:

杂谈

苏富比春拍如期举行,圆满落幕。

不出所料,近代大师的作品仍然丝毫不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价格甚至比起“非典”后的高潮时期还有所突破。

每次的苏富比拍卖,最让我感到欣慰的就是齐白石价格的坚挺,很多作品的落槌价都几乎是国内几大公司拍卖价格的两到三倍。我最喜欢的那张“柴耙”(见图)卖到三百五十万,我的一个朋友在我的极力游说下顶到了前一口。见到好的齐白石我心里就痒痒,自己买不动的就想方设法推荐朋友去买。白石老人有方印章,印文曰“知己有恩”,倘若他老人家地下有知,也该谢谢我这个“隔世知己”吧~~

苏富比春拍

这样的作品真可以称之为“生命之歌”

 

尽管这次拍卖时场内的气氛远不如前两年,但是绝大部分拍品的价格并不低。两件近代名人书法又放卫星,前一个与我有关,这是一件胡适写的三个字横幅“不苟且”,一尺大小。我喜欢这文辞内容,拍卖前我是做好了志在必得的准备的。大概是两三万开始起拍,在举到十几万以后,只剩下我与一对中年夫妻竞争,我咬牙举到30万,对方出32万,我败下阵来,这也算是个破记录的价格了。就在我意犹未尽地跟朋友谈论这件作品的时候,一个更为惊人的记录诞生,一张蔡元培四尺整纸的书法居然以62万元的高价落槌,这价格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买的人还是那对夫妻。

会后,我和一位台湾藏家说起这令人惊异的记录,他面带微笑地告诉我蔡元培是他送拍的。“本来去年秋拍想给你们拍卖的。”他对我说。我赶忙回答:“幸亏没给我们,给我们的话,12万也卖不出。”这不是谦虚,国内真没这样的买家。

今天,有个记者问我,苏富比拍卖和国内拍卖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回答:有两点不同。第一,苏富比的书画拍卖不论市场状况好与坏,都是两三百件,这么多年,总是那么一本书,而且,图录的厚度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不像我们国内的公司,能拍一万件不拍九千件。这没办法,谁让我们穷怕了呢!所以我们挣钱的欲望比他们急切。第二,苏富比场内的买家大多是抱着消费心理参加竞拍,即使里面也有很多是国内买家。而国内拍场里绝大部分是抱着投资心理,心理的不同决定了出价的不同。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这好比是在专卖店买名牌,多贵都不含糊。而同样是这些东西放到百货大楼的柜台上,一半价格恐怕也没人问津。

国内的拍卖行业一转眼也搞了十五年了,不少企业已经在社会上树立了品牌,这其中更有一些依托百年老店的品牌经营的公司,和他们比,匡时这方面的劣势太明显了,有的时候,我真羡慕他们,有时候也真为他们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