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痛悼杨老

(2008-02-05 23:04:08)
标签:

杂谈

2008020108020974779.jpg 杨仁恺先生走了,古代书画鉴定的“五老”又去了一个。
 一部《国宝沉浮录》就奠定了杨老在古代书画鉴定方面不可动摇的地位,这部书如今也是每一个古代书画收藏爱好者和经营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杨老于我,可说是厚爱有加。96年-97年,我在东北一些城市组织书画拍卖,杨老都给予了热情的支持,不仅亲临现场,而且还会指示辽宁省博物馆参与竞买,以充实馆藏。
最难忘的是97年冬天,我在哈尔滨的拍卖,电话中邀请杨老前来,杨老爽快答应。于是我商请辽博的徐新先生陪同他一起来,上午,他们按计划抵达沈阳机场,不巧的是,哈尔滨机场一架飞机冲出跑道,机场关闭。于是我通知徐新,请他转告杨老取消哈市之行。而杨老二话不说,叫司机送他去火车站,我电话里再三劝他不要来了,他只有一句话:我答应你了,就一定要来!凭着政协委员的身份和在辽宁本地的巨大影响,他们顺利地登上从沈阳到哈尔滨的火车。而上了火车,政协委员的身份失效了,火车上剩余的卧铺都掌握在列车长手中,他可以借此捞取油水,而一听是政协委员,他不敢卖高价,只能说,没票!于是,杨老就凑合着挤在三人座位的边上。那时的杨老已经是八十四岁高龄啊!到了长春,列车长良心发现,给补上卧铺,那时已近半夜。这一天从早到晚,我在电话里一直和陪同杨老的徐新保持着联络,焦急、担忧和感动交织在一起,那一夜,我无法合眼。第二天一早,我赶到火车站迎接老人家,当我从人群中看到白发苍苍的杨老时,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2002年,得知我喜得龙凤,杨老特地书“龙凤呈祥”相赠,并托人带来北京。
20080205300.jpg 
和杨老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04年,他来北京,我们曾一起吃饭。近两年,听说老人家身体不好,经常住院,本想着抽时间去看望他,一拖再拖,终于没能和他再见一面。
看着网上的照片,杨老的面容慈祥而亲切,我心中除了悲痛,还有愧疚。
正月初九,沈阳,我一定要去送他一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受累的命
后一篇:感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