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酒店,一眼看见雅昌万总和手下的几员大将,为了让西泠回归,雅昌费了不少心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我是很佩服的,也是最需要我们这些做拍卖的人学习的.
西泠的拍卖,可以说是全国人气最旺的场子.搞不清楚,浙江喜欢看拍卖的人怎么就那么多?宽敞的宴会厅,每回都是黑压压坐满,同行的人开玩笑说,是不是因为天气太热,都跑到饭店里来享受免费空调了:)
举牌的还是那些混迹在国内各家场子里的熟面孔,我早说过,收藏不是大众活动,不过,有成百上千人站脚助威,对于拍卖也的确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毕竟我们的有钱人多多少少都有点"人来疯".从这一点看,百年印社的牌子加上江浙一带旺盛的人气,造就了西泠拍卖的成功.
砚台如同去年的印章,异常火爆,而印章没有了去年首场群情激奋的场面,古代书画和书法继续着春天以来高歌猛进的势头.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如愿以偿的为我的委托人买到了董诰,700万落槌,这价格多少有些令人意外,原以为会拍的很贵.看来高价位的作品,买家就那么三四位,少来一个或两个,价格也许就要差很多.
离开杭州,顺便去苏州,苏州的喜来登是我的最爱,园林风格的建筑,每一次住下就不想走.还有同德春面馆,每次我也是一定要去吃的.
接下来是无锡文物公司的拍卖,一方面因为主人的好客,一方面是时间安排的恰到好处,所以这一次来的人格外多.俨然行业聚会一般.今年,大家除了聊拍卖,又添了蓝藻这一新的话题.蓝藻让无锡这城市一下子全世界闻名.
回到北京,电话打来,得知拍卖十分成功,我委托朋友在现场举几件作品,以报答主人的热情款待.结果几乎都没买到,据说,场面十分激烈,很多成交价格超过西泠.
随着无锡的落槌,江南的春拍也结束了.相比上海多家拍卖,江浙的市场明显的要热很多.就像这里的天气.
前一篇:怎么没有抢注"杨二"这商标的啊?
后一篇:为什么叫"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