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近代画坛。画家绝大多数也是书法家,突出者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徐悲鸿、张大千、溥儒、陈师曾、吴湖帆、李可染、谢稚柳、陆俨少、董寿平等等,不胜枚举,这些人,单以书法论,绝不输给当今任何一位著名书家。而放眼当下画坛,能书者,不过程十发、陈佩秋、王镛、张道兴、陈平等屈指可数的十几位。绝大多数画家的题款书法,或粗俗不堪,或草法不当,或文理不通,能接近前人者,凤毛麟角。更有一些人,明明毫无书法基础,也仗着著名画家的名气题字于街头巷尾。一次笔会,见某著名画家嫌主办方稿酬太低,拒绝作画,取四尺纸书一龙字,扬长而去。观其书,结体、笔法,一无是处。这种“反串”乏善可陈。http://www.gjart.cn/managegjart/eWebEditor/UploadFile/2006491605103.jpg
由此想到近代很多画家,如陈半丁、萧谦中、吴镜汀、胡佩衡都具有很高的书法水平,但极少看到他们有书法作品流传下来,我们只能从他们绘画作品的题款上了解和欣赏他们的书法,为什么会这样?这问题我和很多朋友探讨过,多数人的看法是,第一,那时候的人把书法看得很神圣,不敢随便祸害,第二是有自知之明,脸皮儿薄。http://www.zghlt.com/UploadFile/2006-3/200631220544399690.jpg
当代画家的笔墨功夫,比之前辈,无法企及。诚然,中国画是由很多综合因素构成的整体,但笔墨是中国画最本质的语言,抛开这本质,就不能称其为中国画。正所谓“带着镣铐跳舞”,笔墨束缚下,跳这支艺术创作的舞蹈是有难度的,有标准的,跳好了是大师,无法脱颖而出的就是爱好者。当今社会浮躁为患,画界亦然,拿不出像样的笔墨就只好以“创新”遮丑。好比下象棋,本来是有规矩的,不会下的人才会耍赖,拿马当车使。
最后,附几张当代名家的作品,从落款上比较一下他们和前辈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