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奈老照片


标签:
钦奈印度公用电话老照片认识杂谈 |
分类: 随想杂谈 |
翻看老照片,发现了这一张。记起这是俺在钦奈时,参加的一个朋友的生日party。
当时在钦奈时,可以说俺认识人很少,主要还是通过一个美国媳妇YH认识了一些其他媳妇,但多半都是华人。
而这一个,则是通过邮件认识的。因为福特公司外派出来的员工,每一地都有媳妇们聚会的活动,“组织”上掌握着每个人的联系方式、姓名等等。甚至在我去钦奈之前,先我两周已到钦奈的YH,也是这样在通讯录上找到我的,尽管我们以前根本不认识。
言归正传。当我收到这封不知姓名的邮件时,还奇怪了一会儿呢。邮件自报家门,说自己是从美国来的印裔,非常希望认识多些朋友,遂诚邀各位,来家一聚,地址XXXXX,电话XXXXX,时间X月X日X时。
和R一商量,他忙说“去啊,多认识些朋友多好啊”,于是俺和YH打了电话,一通气,原来她也收到邮件,准备前去呢。好了,至少有认识的人可以说话,不至于太尴尬无聊了。于是到约定的日子,上车赴宴。
钦奈的门牌街道可真是难找,就连俺的司机,一个当地人,也摸不着北,开车带我兜了好几个圈子了,就是找不到人家说的那个地儿。因那时俺的手机早被偷掉,还没买新的,也觉得平时都呆在家,也好像没用手机的机会,结果这时就觉出手机的好来。于是只好下车,去公用电话打电话询问,这可是俺第一次好像也是唯一的一次,在印度用公用电话呢。
公用电话其实也就是设在一个小区外头的小棚子里,看起来有点像国内的小区的门房或居委会那样的屋子,不过要简陋破旧的多了。脏兮兮的台子上放着一只拨号的老旧电话,话机上黑乎乎的沾着灰。司机先帮我拨通了那朋友家的号码,大概是对方家的保姆接的电话,司机一通他梅尔话(钦奈当地语),然后把话筒放到我的手上。朋友接的,我赶紧自报家门,说俺是她邮件里邀请的客人,现在正在她家附近游荡,找不着房门。朋友说,自己才把孩子们从学校接回家,你快来吧,附近标志物是XXX。终于弄清楚了,放下电话。左转右拐,方才找到她家。
来后才知道,客人还不少呢。几乎一色的印度面孔。不过有的是归来的“海龟”,有的是当地人,还有的是从新德里来的。肤色白点的是印度北方人,黑点的就是南方人了。
大家虽不熟识,但是都很友好客气,看得出,她们对中国人还是很有神秘感的。
因为她们的孩子都在钦奈的国际学校上学,所以YH和这几个妈妈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女主人已经在米国呆了不少年头了,生活习惯也已很多西化的印记。餐食是她们自己家做的几样小吃,有甜点,更多的则是印度小吃和蘸料,最受欢迎的是Samosa(一种青豆做馅料外面裹面的辣味油炸点心)。
来后才知,原来是朋友的生日party。幸亏没听YH的,我顺手带了只从国内买的中式小包,算作给她的生日礼物。
最右边的就是“寿星”;最左边的是一个美日混血媳妇,气质挺好;另一个黄皮肤的,就是米国媳妇YH了。
这里面的人俺是第一次见,很可能也就是这么一次了,因为我连她们的名字都不知道。
生活如流水,每个人只是过客,留下的只有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