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原理解释为什么说上厕所和下厨房
标签:
传统习俗上厕所下厨房中华文化风水 |
分类: 看相、算命、风水和择日 |
在国外只会说进厕所或进厨房,而在中国则要说上厕所和下厨房,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呢?这就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说起了。“上厕所和下厨房”,并不是随口一说,而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为人处世的生活智慧。至于它的说法来源,还要从方位、五行、尊卑地位等多个方面来考虑。
一、方位因素
古人盖房子非常的讲究,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坐北朝南。这一点我们不难发现,尤其是古代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听到“坐北朝南”这个词。也就是说,古人家的大门一般是朝南的,因为这样开门就能看到太阳。通常情况下,厕所建立在北边偏东的位置,而厨房建立在南边偏东的位置,根据上北下南的说法,也就形成了上厕所和下厨房。
以前在农村居住过的人都知道,堂房是一家的主房,主房的两侧都留有夹道,据说这样符合风水,吉利。这两侧的夹道一般都留成了男女厕所。而家里的厨房不是东屋就是西屋,甚至是南屋,这些房子大体上都在堂屋的南边。厕所与堂房在一线,也算是在家里庭院的北边。
在古代的时候,由于厕所处在偏东的位置,所以古人也称上厕所为登东。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因为古代的厕所建得都比较高,甚至建有阶梯,所以古人去厕所的时候需要登梯。然而,古人的厨房都是建在低一点的地方,去厨房的时候,也就形成一种由上到下的感觉。
二、五行因素
通常四合院里,正房为老人居住,东房为长子居住,西房为次子居住或者女儿居住,南房是仆人居住,所以厕所靠近家中长者,使用方便,而厨房靠近仆人方便制作。与此同时,因为古代的土木结构住宅,热别怕火,所以厨房需要距离正房远一些,安全。仆人需要值守火房,门房,有闹事者可以从厨房取刀具自卫。四合院中厕所在上,厨房在下。
然而,四合院一般称正房为上房,南方为下房,正房有台阶,是院落中最高的房屋,其次是东房,然后是西房,最后是南房。
古人十分注重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很多事物,而在家宅的方位来说,厕所属于水,厨房属于火,而上厕所就是代表是在水的上方,也就是说,上厕所的时候就像是水上行舟。
同理,下厨房就是在火的下面,而一旦着火的话,火是向上走的,而在火的下面就可以避火,也就不至于被烧伤了。
简单的“上厕所、下厨房”,其实也暗含古人趋吉避凶的观点。古人之所以这样说,完全是为了趋利避害。
三、尊卑地位因素
在中国人的观点里,上是代表尊贵的,而下代表卑微的。尤其是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中,男人是尊的,女人是卑的。例如,作为执掌天下大权的皇帝,无疑就是最为尊贵的那个,所以称之为皇上,而皇太子、皇后是比较低姿态的,而被称为殿下。
由于古时候的厨房里,大多数都是由女人来做饭的,就算是是有钱人家也会找一些下人来做。可以说,古代女子去厨房是当时的形势,所以久而久之,也就用下厨房来表示。这个下的意思也是指古代女人的地位相对低下。
南宋学者朱熹在《蒙童须知》当中记载:“上则去外衣,下则必盥手。”由此可见,古人上厕所是需要解开外衣的,可以想象到他的不方便。这样一来,有人服侍上厕所就显得格外尊贵。
四、传统思想文化因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厨房被当作是食禄的象征,这个象征是能代表一个家庭的经济能力的,所以,拥有一个宽敞得体的厨房,也被看作是有财富的体现。在古人单一而乏味的生活中,吃好喝好显得格外重要。追根溯源,人生活的本质还是要围绕柴米油盐,如果在这方面都不下功夫,其他生活更不是不堪一击。
与此同时,也像世人展现出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精神品质,也就是我们如今常说的“低调”。众所周知,中国人大多都是比较含蓄的,平时的处事过程中也特别强调一个“隐”字,可以说,低调永远是中国人心里永恒的准则。古人为了不让外人直接窥见到自己家的实力,通常情况下,厨房都被安排到了院子最隐蔽的地方,也就是离自己家的大门有最远的距离。这样一来,古人的厨房一般都被安排到了正堂的后方。
五、习惯因素
除了方位、五行等原因,还有重要的习惯因素。或许在古代时期,“上厕所,下厨房”是有理论依据的。但是到了今天,“上厕所和下厨房”更像是一种习惯。如今的我们已经习惯这么说,想必古人在传承这个说法的同时也包含一定的习惯因素。换而言之,习惯因素也是让“上厕所,下厨房”说法更好传承下来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习惯才是人们最可怕的“敌人”。习惯一旦养成,也就意味着在人的心底扎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