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中国没有落后世界一百年

2022-12-06 16:06:35
标签: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保护历史传承

近年,我国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中,就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确立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21年10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我国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宣告我国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进入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阶段。此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中,国家公园设立及其保护成效自然居于舆论中心。

然而,自1916年美国设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监管当时35个国家公园与纪念地开始,国家公园已经走过百年历史,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1万个国家公园的今天,我国才宣布建立5个国家公园。如果不能和以前其他形式的保护进行必要的衔接,把国家公园这一新生事物的基础丰满起来,就有可能产生误解,特别是国外不大了解中国的人,还以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才刚刚起步,抹杀了过往的工作和成绩,置我国于不利地位。

其实,我国选择人类活动影响少、生态系统自然性好、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关键区域予以管理,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是有悠久历史的。新中国以来,一个重大举措是设立自然保护区,从1956年广东鼎湖山开始,到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提出设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已经体系化遍布全国。大家公认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又有面积占比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列,因此这一时期尽管没有国家公园,但其保护功能并不缺位,可谓自然保护区替代性保护。

从全世界看,自然保护区也是与国家公园并行的一个系列,各国一般既有国家公园,也有自然保护区。1916年,既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诞生年,也是俄罗斯第一个专门化自然保护区——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畔巴尔古津自然保护区诞生年。此后,不仅这两个国家相互借鉴,美国有自然保护区,俄罗斯亦有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两大系列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也并行不悖。而且从目前看,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规模似乎比国家公园还要大出许多,如有学者介绍全球各类保护地20多万个,其中国家公园不足1万个,更少的说法是3740个、5219个等等,即便是国家公园发源地美国,自然保护区也有更大的占比。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形式、名称也是多样的,我国通过改革填补了国家公园系列空白,但并不是说保护是从设立国家公园开始的。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设立、管理都是政府行为,除专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外,《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草原法》《防沙治沙法》《海岛保护法》《矿产资源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湿地保护法》《风景名胜区条例》《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和《刑法》等,都有关于自然保护区的规定。现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也仍然赋予了自然保护区的基础性地位。

再回溯新中国之前,我国不同时期官方、民间划设一定区域,就地保护自然生态的历史,如果衔接起来的话,比百年前的黄石公园要久远得多,虽然那时候不叫自然保护区,也不叫国家公园,但有相同的理念和功能。现在国家公园基本是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整合设立,而许多自然保护区也是在前人保护的基础上设立的,反映保护地域空间和价值追求有传承性。所以,中国国家公园虽然是新生事物,但保护是延续而来的,自有其历史厚重感,这需要通过衔接性宣传推介,最少和自然保护区连接起来,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保护历史,防止被曲解误以为我们落后了。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