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思考是必须的》引发的思考

(2009-05-07 08:30:22)
标签:

博客

思考

曹增辉

张朝阳

记录

分享

杂谈

文化

分类: 杂谈博客

       感谢全球中文博客导读网--博海无涯文化频道(文化悦读)推荐

    曹兄增辉在twitter上感叹:“刚读完了reader,发现中文it博客,越发难见有思考的文章了,不求多深,但求思考,可惜。部分人停笔了,部分人更新频率降了太多。没有新鲜的中坚力量。相当多的精英们还是离blog很远(补充下:大量行业精英并没有参与到写博当中,这是跟国外的差距)。”随后,我又仔细读了他有感而发的一篇博客《思考是必须的》,并写下了评论:

    缺乏思考的东西,不是博客独有的现象,报刊杂志,传统媒体都如此,这是生意时代(容我生造一个名词)的正常现象。我同意曹兄的观点:“踏实写blog的人都是带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人,他们乐于进步,学习,尤其是中文互联网blogger这一批。blog本身更多的是为他们自己服务的,给自己一个总结、思考的空间,并跟有兴趣的人去分享,在交流中进步。靠博客赚钱是不现实的。”我相信大多数博客不是为“思考”而写博客的,但只有当思考成为习惯,博客才能长久常新。考察一下,如今人们为什么写博客?他的动机何在?我们就不难发现“思考”何以成为稀缺东西的深层原因。

    张朝阳在《为什么写博客》一文中,坦言自己写博“不可完全排除摆弄和虚荣心的满足,虚荣心是人类的本质之一,被认可,被关注,被肯定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在我看来,张朝阳说得很实在,且到位,有许多人只不过回避这种“俗”的说法,换一种“雅”的说法,就是“他要自我实现,并表现和展示自己。”(姜奇平语)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类天生具有显露优点和长处的欲望,而在成长的过程中,这种欲望往往被不断地压抑或消磨,而不能时常展露。压抑得越深重,往往“反弹”得越彻底。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博客之后,似乎找到了做人做事的感觉,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的最爱。张朝阳是名人,已经被广泛地关注,但是,人们仅仅看到了他成功的一面,而他希望被关注的、值得“欣赏”的一面恰恰是他被大众忽略的思想、文字方面,张朝阳一语道破博客的内因和动机。

    当时想到这些,就匆匆跟贴上去,过后,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在这里再唠叨几句。

    Webleon说:没有很好的回报来激励思考也是很大的原因。我并不完全赞同他的看法。在我看来,真正的思考,思考本身就是回报,它的出发点一定是远离物质的,可能离精神更近。不然的话,这种思考诚意是值得怀疑的。的确,有相当多的博客是冲着物质(赚钱)去博客的,还有不少博客或博客圈还在热衷于传授如何赚钱的秘笈或倡导一种博客盈利模式。不知这些秘笈或模式成效如何,反正我对此毫无兴趣,他们离曹兄提倡的“思考”相去甚远。所以,曹兄认为,对很多blogger来说,尽管没有国外adsense下的高额收入,没有成为名人的机会,仍然能坚持至今。blog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尽管它没有直接带来收入,但不断思考下的积累是任何财富都换不来的。曹兄感叹之下,为的就是这一份坚持。

    曹兄的思考让我们再次回到“究竟应用怎样的心态写博客?”的问题上。我在以往多篇博客中都说过博客的动机乐趣,也明确表达了为什么写博客的意思,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但有几个关键词还是点一下:记录,分享。原本我就把博客当作日记来写,记录思考,写一些想说的话,就这么简单。像过去记日记的心态写博客,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靠它赚钱,即便是赚小钱。博客与传统日记不同的是对象,它既是给自己的,又是让别人看的。这样就引出第二个关键词:分享。分享的过程是博客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也就是我坚守博客的真正动因。思考之后,产生火花,照亮自己又福分他人;反过来,一点火花,常常是抛砖引玉,最受用的还是自己。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良性互动,只有博客才能完成的心灵享受。

    曹兄的博客常常引起我的共鸣和思考,这是我喜欢读他的原因。曹兄对“部分人停笔了,没有新鲜的中坚力量,相当多的精英们还是离blog很远。”表示出些许担忧,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过分担忧是没有必要的,真正思考的博客不会离去,如曹兄本人,而离去的博客乏思考或欲求不得,实不足惜。我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判断:更多专业的、善思考的写作者会逐步加入博客行列。其实,有许多写作者(特别是年龄50岁以上的)对网络媒体,如博客,或存误解,或不善操作,而未加入其中。这需要时间,需要博客先行者的真诚实践,并作出示范效应。我相信不远的将来,有价值的东西会常现博客上,思考型的博客作者会与日俱增。在经历鱼龙混杂的阵痛之后,博海的大浪一定能掏出真金。博客未必产生思考,而思考的博客一定更精彩。愿与曹兄及其同道共勉!(2009/5/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