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客与日记

(2009-02-05 08:46:25)
标签:

博客

日记

对象

目的

环境

诚实

杂谈

分类: 杂谈博客

博客与日记 博客与日记

          感谢全球中文博客导读网--博海无涯文化频道(文史杂谈)推荐

    博客是网络日志,只是用键盘代替钢笔而已。它与传统意义上的个人日记还是有区别的。传统的日记,它应该实话实说,没有不能写的隐私,因为它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有网络日志之称的博客,它的主要受众是他人,其内容限于可以公开的人和事。笔者试以下列几个方面简述两者的区别:

 

一、写作的对象不同

    写过日记的都知道,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是对内的。一般情况下,作者是不会公开其日记的,有少数身后公开的日记,是因为其所记内容有史料价值,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隐私部分披露也不会造成不良后果。而博客以“牺牲”部分个人隐私为代价,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予以公开展示,是对外的,主要是写给大众的,尽管它也有备案存档的功能。                

 

二、写作的目的不同

    “因为日记的目的,本来是在给你自己一个人看,为减轻你自己一个人的苦闷,或预防你一个人的私事遗忘而写的。”(郁达夫语)青年期最显著的特征是闭锁性。人们到了青年期已经失去了儿童期的直爽,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很少吐露真情,表现出顾虑重重,不愿与他人多接触。青年人为了解决这样一种既渴望倾吐心声又担心泄露内心的秘密的矛盾,于是就找到了一位“沉默”的朋友――日记。“日记正如同一位亲密的朋友,它是青年倾吐心声的对象,并且它只是一位沉默的听众,一位听了自己的话决不向任何人饶舌的理想的听众。”(依田新主编的《青年心理学》)所以,日记的目的主要是情感宣泄,而极少有功利成分。而博客的写作目的主要是展示自己,在自由自在、无边无际的状态中,博客更多地成为了消费和娱乐的场所。在中国,自博客问世以来,就伴随着商业化的浪潮,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如今人们偏好发布娱乐话题、隐私曝料、言语攻击、自我炒作之类的博客,是因为它有不小的市场,能抓大众的眼球,有了高点击率,商机就在其中。所以,在博客中,为了出名,为了点击率,利用人的窥探天性,不惜以个人隐私为卖点,写出令人作呕的文字等现象的出现,是不足为怪的。

 

三、写作的环境不同

    从上述日记的对象和目的可以看出,日记是非常私人的文字。我相信许多网友在年轻时都有偷偷写日记的经历,那些早已退色的日记本至今仍静静地躺在我们抽屉的角落里,不常打开,却铭记于心。所以,写作日记的环境除了笔和纸,不能有“第三者”。而博客的公开性,决定了它的环境有而且必须有“第三者”参与其中,写作者同时又是倾听者,互动交流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这层意义上说,日记是静态的,而博客则是动态的。

 

四、内容的真实程度不同

    吾友郁达夫在“日记文学”中说道:“我们大家都有过记日记的经验,都晓得在日记里,无论什么话,什么幻想,什么不近人情的事情,全可以自由自在地记叙下来,人家不会说你在说谎,不会说你在做小说,因为日记的目的,本来是在给你自己一个人看,为减轻你自己一个人的苦闷,或预防你一个人的私事遗忘而写的。”达夫在此说出了“日记的种种便利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我们读者所要求的。因为我们所要求的是“关于旁人的私事的探知”,“所以对于读他人的日记,比较读直叙式的记事文,兴味更觉浓厚。”达夫说他“在暇时翻阅旁人的著作的时候,最喜欢读的,是他的日记,其次是他的书简,最后才读他的散文或韵文的作品。”尽管日记也有其掩饰成分,这是因为作者仍有怕被泄露的担心,但日记的真实程度比较其他文字形式,还是最高的。这是不容置疑的。而博客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人在网络上的存在,它的真实程度在其对象、目的和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下,而大打折扣。在我看来,读他人博客,虽然也能满足人的Curiosity,但是,博客一般没有日记那样的真实,所以,读者上当受骗是难免的。不过,大家对博客的真实性也不必太过失望。固定、长期地存在(特别以后将实行实名制)于网络的博客,它的信用和公信力不是一天造就的,而是靠长年累月积成的。博客尤其是经过长年信用考察的博客比任何网络媒体来得可靠。这是博客对推动网络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的一大贡献。

博客与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