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篇】固本培元,自律为上
(2018-08-02 23:18:22)
标签:
固本培元自律行动 |
分类: 自律篇 |
固本培元,乃发展大计,来不得半点敷衍。当务之急,削枝强干,缩小圈子,潜心静气,肩负起责任,做好该做的事情。自律为上,力戒傲惰,谨言慎行,低调而行,厚德载物,努力筑梦。
是的,人事复杂,人性贪婪,不必较真。拥有什么样的心境,就看到什么样的世界。近之不逊,远之则怨,做人够难的,不必搅入其中。以书为伴,文字相度,以勤而立,为静为恒。行动是发展的前提,所有的梦想都依靠行动。不必伤感,有些路行不通,不妨换一条走,精彩纷呈。不必失望,收拾破碎心境,何必陷于烂泥之中。别了,执拗。我要远离功利十足之人,弯腰捡起自己的幸福,不慕虚名。屡屡被伤,我已放下了所有的期待,隐忍图强,守柔不争,律己而行。
行动,唯有行动,
是我残梦的支撑。
内求诸己,自强不息,修身齐平。幕幕往事伤流景,我没有退路。个把小人的脸色,滑稽的表演……都是我前行的动力。我要与时代同步,不会做一个迂腐之人,把痛苦升华为精神营养,修炼了十足的韧性。“观成败、鉴是非、知兴替、明规律”,这是每一个人都要正视的问题。看重心灵,心有残梦,几次尝试,体验了人情冷暖,知道有些事行不通。与其纠缠不休,不如轻轻放下。读书写文,本就是提高修为之事,升华心灵,并非要什么虚名。朋友圈,必定不是文学交流的场所,总发文章,有卖弄之嫌。我要找回曾经的低调,我不喜欢抛头露面。任何时候都要低调做人,自律为上,谨言慎行。低眉顺目,比金刚怒目更具威胁。个性坦率而耿直并不是缺点,任由其发展,不掌握分寸就不好了。
狂妄自负,就是画地为牢。所谓静水流深,深不可测的水流是没有声音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缄口深思远远胜于自炫聪明。世间总有一些人自命不凡,将他人视若无物,要么自吹自擂,要么缺乏最起码的尊重。浮躁的社会实属正常,不必大惊小怪,每个人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每个人也都有局限性。《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以致用,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况且,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成大事者须将勤勉和努力保持终生,才能积累深厚。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说欲速则不达,强调的是凡事都有不可违背的规律,不能急功近利。欲成伟业者,须有超于一般人的毅力和耐心。所要达到的目标越高,中间遇到的困难险阻就可能越大。做人能够承受别人的吹捧,也能忍受别人的辱骂。君子不器,左右逢源。器总是有限的,而且形状确定,不能改变,也不再有其他之用。相反,君子应当“不器”,也就是说要有博大的胸怀,以免限制自己的视野,处事做人应该保持灵活性。
春风化雪去宜尽,
相逢一笑泯恩仇。
别了。那些陈年老醋,那些冷若冰霜,那些讥笑嘲讽,那些背后的阴暗举动,那些狗苟蝇营……勿为外扰,我有的是正经事可做。敢于舍弃,是人生的一种幸福,是成熟的标志。舍弃,是看开之后的洒脱,是反思之后的奋进。心被贪念占据,就无法摆脱贪欲的重负,从而丢弃了原始的、纯真的、宝贵的人格。人在世上受苦受难的主要原因就是贪欲。《杂阿含经》道,要想无忧无虑,先除贪念。去除贪念被佛教列为七大难事之一是有道理的。一句话,想要少点烦恼,须先将心中的欲望之门关闭。人有贪念便有所求,有所求便有求之不得,故而只能置自身于苦难的泥潭里挣扎。欲望之壑,是填不平的。越是贪心的人遭受越大的痛苦。人活着不是为了别人看的,唯有静心,才能活出自我。人们生活之所以有别,是因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差异,使得结果千差万别。
烦恼从何而来?痛苦从何而来?一切都是源于执迷不悟。故禅宗的顿悟归根结底就两个字,放手。道理人人都懂,做到却不容易,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放下。懂得放手才能轻松,彻底放手会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纷繁世界,非宁静无以致远,洒脱放手,回归原本追求的初衷。心静,代表了一个人的心态、气度、境界,能带给人无限的豁达。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心动。《金刚经》中说:有名之物皆为幻象,因为有名所以不真。贪念日盛,最终自毁一生。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社会,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倘若陷入欲望之海,就会一直沉下去。阳光可以照进一扇小小的窗户,一棵小草可以显示春天,命运的扭转可以因为一个小小的善行,一点小小的帮助可以温暖一片心灵。事实上,世法和佛法是一样的,一理知而百理通。
心情的颜色,影响着世界的颜色。人生一世,谁都想永远做正确的事,没有遗憾地了结此生。但这是不可能的,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不走弯路,关键在于自省。正是这种“积极的后悔”,才为以后的人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幸福不专属于某人,取决于个人的心态。生活中,很多事无法改变,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一个人对生活抱有达观的态度,就不会因为点点不如意而抱怨不停,也不会因点点成就而得意忘形。很多人不是真的不幸,而是没有看清生活的本质。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空。心境没有界限,任何皆可包容。不必计较,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生活中,没有时间发觉自己老,全身心地投入到有意义的生活之中,怎么会有时间关注鬓角的白发和额头的皱纹?专注为好,撞钟时就只想撞钟。不必鲁莽,智者懂得变通,可以享受沐浴春风,也规避冬天的寒冷。不要困在非左即右的牢笼中,通俗点说,即转弯。所谓殊途同归,如果都是为了找到快乐与生活的意义,何不转个弯呢?劳动和生活都是禅,藉此磨练心性。真正的解脱,只有通过充实的生活才能实现。
2018年8月1日晚,于塘沽
前一篇:【自律篇】修心为上
后一篇:【自律篇】进德修业,向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