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通报批评有用吗
(2009-06-18 02:05:42)
标签:
症结国安疼处 |
分类: 杂文集 |
关注了北京和天津中超联赛的口水仗。天津再次向中国足协再次提出上述,主要表达了两个观点:处罚谭望嵩的前后矛盾,认为北京主场处罚过轻。足协的回应:泰达根本没有申诉资格,谭望嵩处罚绝不更改。
草草看了几眼,懒得提及足协官员的名字,觉得这种说法欠妥。典型的官腔自不必说,典型的官话中,就是说:这事就这么办了,你没有资格再谈。
这种说法似乎令人难以接受,真不知这是解决问题,还是火上浇油。
从来没有见到足协如此强硬,索性侃谈几句,趟一下浑水,混点点击量。
首先,怀疑足协官员是否看懂了天津的再次申述材料。
这份申述材料谈的是两个问题,重点是国安主场的问题。很简单,判罚谭望嵩几场,只是用来说事的,关键点在只给了国安主场通报批评,令泰达无法接受。而足协官员,只是解释了谭望嵩的判罚依据,不知是有意的回避,还是根本就没有找准问题的症结。
如果是有意回避,确实有欺软怕硬之嫌。倘若没有弄清楚再述的主旨,执政水平确实令人难以恭维。
总之,觉得用“没有资格”、“绝不更改”之类的字样,无助于解决问题,也难以令人服气。你现在用这种手法,连小学生也不会买张。有些事情靠压服是不行的,这都什么年代了,此说法是否欠妥?
再谈通报批评,当然通报也是批评的一种形式,重在教育,严肃了纪律,使之引以为戒,避免和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
我想天津的再诉,一定觉得通报批评,不疼不痒,未触及疼处,有向国安妥协之嫌,此举等于变相纵容京骂,砸大巴,这才是争来争去的症结。说白了,其实都是一种情绪,斗气而已。
盘点两地球迷的情绪,拜读无良记者挑衅式报道,品读你来我往的招数,知道两地并非只是球迷有积怨。而且都认为自己被非礼,根源何在?难道足协用“没有资格、不能更改”来摆平吗?
还是静下心来,好好的思考,找准问题的症结,不能只是抓沙堵水,疲于应付,那样注定有永远摆不平的事情。
2009-6-18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