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文】批评的艺术

(2008-10-16 22:03:01)
标签:

柱子

骥足

泥块

墨子

分类: 杂文集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墨子对耕柱子的批评,希望耕柱子快马加鞭。讲明了能为而尚未尽力应加以鞭策,使之加倍努力,方能取得更大成就。巧妙地解决耕柱子的思想抵触问题,寓教中批评艺术极高。

可以肯定,人们还是不愿面对批评。墨子批评耕柱子时,耕柱子还在顶嘴:"难道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墨子以驾骥与驾牛上山作比喻,说明耕柱子是一个值得鞭策的人,肯定了耕柱子的潜质,树立了耕柱子的自信,从而达到批评的效果。

在批评的艺术方面,陶行知先生更值得推崇。陶先生看见学生用泥块砸人。当陶先生与之谈话时,却首先三番五次掏出糖果:给以奖励,肯定其优点。而不是板起面孔,大加训斥,结果又会怎样?不言而喻。

当下提倡个性的时代,娇娇二气十足。假如冠以批评时,大加指责,声嘶力竭,弄的别人眼泪汪汪,搞得对方犟头倔脑。在加上点冷嘲热讽,训斥谩骂,往往演变为泄心头怒气,倒是痛快在嘴上,于事无补,对人无益。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颜悦色,首先是平等的交流,入潜,入细,才会振荡出心灵共鸣,才会有效果。否则,即使道理再深,好处再多,往往会因受到批评而情绪抵触,效果打了折扣。

现代人强调终生学习,即活到老学到老。既然是成长过程,任何人难免出现错误。批评与被批评总是每人都要面对的话题。固有批评观念不是不好,容易生产生负面效应,弄不好还会造成委屈、愤恨、谩骂……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所以,我们应该坦诚面对、接受别人批评,心存感激,敢于承认不足,才会在成长的路上有长进。同时,更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批评的艺术性,如和风细雨般润物,岂不快哉!这是任何人不可回避的话题。

 

 

2008-10-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