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灵性平虏渠九河下稍大水开元通宝 |
分类: 散文集 |
此碑,为当年李鸿章治水而立,位于九渲闸。
据静海县县志介绍,家乡的南运河,曾经是南粮北运的重要运输河道,被称为御河。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在静海县境内全长48.21公里,南起梁官屯、北至独流镇十一堡,贯穿南北。最早始于东汉建安十一年,曹操为了北伐运粮,开挖的平虏渠,当时大概是从青县到独流这一段,随后隋炀帝将沟渠连起来形成大运河。
曾经,捧来河水,就可喝的清纯南运河现在近乎干涸。那种“东看粮、西看房,运河两岸看衣裳”的繁华似乎替代为了这个厂、那个房,小沟坎,裸河床,甚至还有小牛羊。灵性似乎顿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带之的是几棵芦苇在摆荡,将要干涸的污水,两岸看似繁华的繁华。
单单我的小时候,那个在夏季河水暴涨的南运河也已多年未见了。还有我狂妄中望着运河两岸热闹非凡,畅游其中,可从唐官屯的运河岸上跳下去,游到几十公里外独流镇上。遨游中,我与遗迹文物同享水的灵性。积淀在运河两岸文化、遗迹如同老者,看护着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更不会担心自己会溺水。
畅游中,西钓台村的运河边上,这是姜太公钓鱼的遗址(不只渭水垂钓的)。也许是我们游泳时,打扰了太公的清净,直钩本已难钓到鱼儿,反正太公不在。太公竟然连钓鱼竿、直钩都带走了,躲到墙壁后面,太公在此,不知太公是否还在偷偷的看着我们?年少让我们狂妄,顾不上这么多了,我们玩水,只想我们的快乐。
九河下稍的天津,因水而得名,也曾因水而泛滥。63年的大水,就是一片汪洋。如今却因缺水而头疼。
没有考证是在大水之后,还是之前所修建两条大河,也称两个宽千米大河,独流碱河和新独流碱河。觉得似乎都和治水有关,只是觉得独流碱河直接把水引入大海也好,还是上游处处截流了水也好,天津反正已经变为为缺水的城市。
引栾入津、引黄入津、引长江水入津……工程,工程中引来引去的工程,不敢妄评。祈愿唤回北方的灵性,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那是南北沟通的重要渠道。缺水,就是缺了灵性,却多了每年夏天肆虐的沙尘暴……
但愿引来引去,造来造去,还给我们的是蓝天、白云,还有那美丽的南运河……那不是口号和标语,它无须代表着太多的空洞,只代表美丽的南运河即可!
200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