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我想对你说
周昕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遥远的声音穿过时间的海洋回荡在耳畔,想象数千年前你端坐在席上,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弟子围坐身旁,好想称呼你一声“夫子”,听你讲述古今之变。为人之道,让我看清这纷繁世界的真实面貌,洗净我小小心灵上的尘埃。
我十分赞同你对于分寸的看法。子贡问你:“师与商也孰贤?”你说:“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又问:“然则师愈与?”你说:“过犹不及。”事情做过头,和做不到是一样的,都是不合适的,对于“过”和“不及”这两种情况都应该努力避免。
有人说你:“以德报怨,何如?”你一向主张仁爱宽厚,不料却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在面对他人的不善的对待时,不宜反施以过度的恩泽,这会造成一种人生的浪费,我们应该以一种磊落、率直、高尚的人格面对一切,把有限的情感投注到有意义的东西上去,这就是你所提倡的“以直报怨”,在今天我们处事方面仍具有借鉴意义。
在人际交往方面同样应掌握分寸。“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有事没事总呆在君王身边,离招致羞辱就不远了,有事没事总呆在朋友身边,离生疏就不远了。距离过近,必然会伤及他人。你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时,把握“度”是十分重要的。那“度”又该如何把握?
子贡问友,你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朋友做错了事要劝告他,他实在不听劝,就让他去,不要自取其辱。
那么在工作方面又如何呢?你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做好分内的事,而越俎代庖的事情不要干,这让我联想到我的小学班主任曾语重心长地和我们说:“愚蠢的人今天做昨天的事,聪明的人今天做明天的事”我相信你对于这句话也未必认同。我认为,每天只要用心做好当天的事就好了,每天都做好当天的事,那整个生命就会充实而有意义。同样地,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那么整个社会机制就能正常运转了。
我知道,我所读到的你只是你小小的一部分。愿我们都能在你的光芒中逐渐成长,不断领悟出新的智慧。
孔子,我想对你说
刘诗怡
你从两千五百年前的战火中起来,风尘仆仆。你从浩繁的书卷中走来,智慧而深沉。一路上,你经历了中华民族的几起几落,你见证了儒学的世代变迁革新,你只是谨慎而恭敬地,拾起被人们遗忘在角落的小石砾,一丝不苟地把它们攒起来,等人们回过神来定晴一看,那已俨然是一串瑰丽的宝石,经历了岁月积淀与锤炼后大放异彩。
孔子我想对你说,你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你说:“君子固穷”。然而究竟又有几个人能做到不贪图安逸享受呢?粗食竟造就了一个对礼乐制度研究精细入微的你,冷水竟成就了一个以最热忱的心关心着百姓疾苦的你。别人看到了一个深深忧虑着的痛苦的你,却未尝看到一个在最本真的生活中体验自身的快乐的你。当历史的浪潮淘尽风沙,我看到了一个自得其乐的你,“富贵”这一团美丽的浮云,终成为过眼烟云。诚然,贫穷并不快乐,但因富贵而快乐的快乐太短暂肤浅。智者所追求的是精神的富足与内心的强大,就像一条解冻了的小溪流,更清澈、更隽永、更沁人心脾。几百年后的学士宋濂,亦在给鼓励后生的文章中写出了这样的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跨越时空的遥相呼应,是历史给我们的惊喜,更是它给读书人的些许暗示。懂得仰望天空的人,往往比守着大金库的人更富有,他们早已拥有了整片苍穹。
孔子我想对你说,你是一个真正的志士。就像和氏之璧一开始并不为人所接受一样,你的政治之路充满了艰辛。但你却说:“沽之哉!沽之哉!我侍贾者也。”我仿佛看到了你迫不及待的神情,恨不能复兴周礼。此刻的你,全然忘记了长泪、桀溺的嘲讽、接舆的高歌,你的眼里,只有繁盛的东周盛世,你的手却抚摸着现实中战痕累累的疮痍贫瘠的土地。理想太遥远,可你从未停止追求;现实太残酷,可你从未放弃改变。你用整整的一生,去谱写了一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歌,再没有什么比这更悲壮了!再没有什么比这更动人了!“知其不可”是一种智者的清醒,“为之”是一种志士的信念。勇者不惧,是之谓也。于是历史上出现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是真的猛士!
孔子我想对你说,你是一个真正的师者。弟子三千,贤者七十又二,从此“桃李满天下”成为所有老师心中最崇高的一词。而又是怎样的人格魅力,才让你的众多弟子抛儿弃女,心甘情愿地随着你过颠沛流离的生活?或许那本并不算厚的《论语》就是最好的答案。
二千五百多年的尘世轮转,沧海都早已变成桑田,但我知道你的那些精神永远不会改变,你会继续走下去,去滋养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精神,去净化他们的灵魂,在浮躁喧嚣的尘世中开辟一个清新的花园。
孔子,我想对你说
朱林杭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你是在周礼中浴火重生的凤凰,在春秋乱世中怀揣着礼治的梦想,却始终无法涅槃;你是在仁德中孕育而现的蛟龙,肩负兼济天下的重任,却被世人的流言蜚语伤得体无完肤。
你是仲尼,是孔子,更是圣人。
你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成长,在文化动荡的年代磨练出一副救治天下的决心。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是你对自己谦逊的评价。我想,那时的你定是本着一颗至诚至性的心,对自己的满腹经纶作出中肯的评价。你著书立说,传扬礼教仁治思想;你孜孜不倦,三省吾身,只为沐浴最纯净的学问阳光;你不耻下问,求教于一般百姓,谦敏好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便是你好学的直接表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你韦编三绝的最佳表现。你在飘摇乱世中修得了一身好学,博学的特点。
有子如斯。
你心怀百姓,宁以牺牲自己的安逸四处奔走,挽取百姓的富足与安定。“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你的志向;庶民、富民、教民是你的渴望为人民们做的……你会对暴政发出“苛政猛与虎”的感慨,会对管仲的“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表示赞美,会对……你在飘摇乱世中修得了一颗仁爱、心系天下的仁者之心
有子如斯。
然而你又是那么固执。在那样一个思维动荡、百家争鸣、诸侯争霸的年代里,唯有你始终以周礼为尊,唯有你终始坚持克己复礼。也正因此,你始终无法得到重用,周游列国,却终无所获,只有世人的猜忌和嘲讽。“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你积极入世态度和历史责任感的表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是你表示自己积极济世的决心,不论世人的无知看法如何评价你,也不论隐士们如何诘难苛责,你始终坚持对周礼的追求,明哲修身。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修得了一副坚决追求的决心。
有子如斯。
也许你是凤凰却无法涅槃,也许你是蛟龙却无法飞腾,你也依是你。你是孔子,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里不朽的传奇。
孔子,我想对你说
王峥
从战乱动荡的春秋,到现代化的21世纪——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人物、多少往事积淀了下来,而唯独你,以一个圣人的形象傲然屹立在中国思想文化之巅,让儒家的精髓思想闪现着永恒光芒。
孔子,我想对你说,我由衷地敬佩你。身处乱世而不曾改变自己的志向,不被君王理解却不曾放弃自己的思想,56岁之时还毅然决然地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仁和礼——你是怎样的执着、坚毅啊!也许有人曾嘲笑过你不知足,年近花甲,还要东奔西走,四处游说;也许有人嘲笑过你不懂得奉承君主来求得苟安,而总是坚定地实践自己的思想。殊不知,那些人自私自利的小人思想,与你宽广的胸怀、开阔的视野相比,又何足挂齿?是啊,你所处的时代,也许与你志同道合的人太少了,那些苟活着的平庸之人,又怎能理解你的一番苦心、满腔热血呢?正是你的孤独,你的磨难,将你的精神境界一次次地升华。想象着这样一位信念坚定的老者,胸中满怀着对“仁爱”社会的美好畅想,在烈日、寒冬中奔走,我们无不为之动容——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孔子,我想对你说,我真诚地感谢你。从小学的课外读物中,我第一次读到了你的言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语言朴素,但却具有跨越时空限制的重要价值。“温故而知新”,你教会了我学习的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你教会了我学习的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告诉了我为人处世的原则……一句句问答,看似简单,其中的深意,又岂是一下子能领悟的到?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只是感触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越觉得其精辟。《论语》,是我们人生的必读书,代表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思想文化,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孔子,我想对你说,你应该感到欣慰——虽然我们处在现代,一个高速、科技化的时代,但整个社会不曾忽视过精神追求。近几年掀起的“国学热”,促使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去读《论语》,去品《三国》。在阅读中,我们的思想得到净化,心灵变得宁静。是啊,你更会不想到,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成立了孔子学院,有许多金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对中国的儒家文化很感兴趣,我们不该感到骄傲吗——闪着智慧光芒的仁爱思想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孔子,我想对你说,在今天的美好生活中,你的思想已经实现;儒家的精髓,也必会被更好地传承、发扬下去!
孔子,我想对你说
刘功俊
“颡似尧,其项类陶皋,其肩类子产。”你的出生,你的相貌仿佛已经注定了你的不平凡。你姓孔,叫孔丘。
你有你的政治理想你的抱负,你要恢复周礼。整整十四年,你周游列国,经历坎坷,却始终没有被重用。在那样一个纷乱的年代,你的选择是什么?
屈原,他的国家已快走向灭亡,他的抱负给了他绝望。最终,他纵身一跃沉入了汨罗江之中。
陶潜,他在官场失意后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社会,成了一名隐士。
你不是屈原,你不是陶潜,你没有选择逃避与退缩,你选择了坚持与面对。与此同时,这也注定了你历尽坎坷的一生。
你最令我感动的地方便是你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你的心目中,理想比生命来得更重要。你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不被诸侯任用,还险些丧命的你仍然没有放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
你曾经被围困于山中,粮食断绝,弟子们都饿病了。这时的你也并不向命运屈服,以琴代饭,直至与弟子们一起熬过难关。
你曾经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你宁可贫穷也不会放弃道义,我读出了你的安贫乐道。“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论富贵贫贱,我读出了道在你心目中的地位。
虽然人人称你大学问家、思想家、圣人,但你却一点也没有骄傲。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耽。”你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谁有知识,你就拜谁为师,并不因为你是圣人就“耻学于师”。学而不厌,想必这也是你成为一个大学问家的必要因素吧。
人生多不如意。子路、颜回均先你而去,这是对你莫大的打击。你后来选择了不再做官,教书育人。循循教导、诲人不倦,你的因材施教等主张,我们现在还很受用。你把你的思想无私地传授给你的弟子,你把你的理想寄托给后世。
读你的传记,读出了你的学识渊博、学而不厌、坚持不懈,你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你的诲人不倦。
假如我能与你见面,我真想大声对你说:“夫子,你的心声,我们都听到了!”
(资料来源:杭州学军中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