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中寺院里的名泉(2)

标签:
苏州吴中区寺院名泉 |
苏州吴中寺院里的名泉(二)
郁永龙
7、金月寺“铜井灵泉”
http://s14/mw690/001xVOeWzy73nDgSpv79d&690
http://s4/mw690/001xVOeWzy73nDhsfbt93&690
光福铜井山上金月寺大雄宝殿后面的山岩下有一口铜井。但是,铜井并非真正的铜铸成的井,而是一口颇深的天然泉潭。铜井直垂而宽敞。井口上方悬着巨岩,清澈的泉水从巨岩壁缝中潺潺滴入井中,周而复始,终年不息,大旱不涸,却又不满溢。
8、灵源寺里“灵源泉”
http://s2/mw690/001xVOeWzy73rofeACJb1&690
http://s4/mw690/001xVOeWzy73roge5d913&690
东山灵源寺古罗汉松西南角处有一口古井,系东山五大古井之一。古井亦为寺院内泉井之圣水,是著名的灵源泉。据介绍,灵源泉是活水,从来没有干涸过。灵源泉还可治眼疾。传说,梁天监年间,这一带的山民都患上红眼病,有人试着用灵源泉水涂抹眼晴,眼晴就不红不痛了。从此,灵源寺能治眼病的消息传开了,大家说,这泉水通灵性,灵源泉因此而得名。后来这里建了一座寺庙,就取名灵源寺,至今,程恩乐诗云:“一脉甘泉自有源,清流曲曲绕山门。蒲牢专用里禅心定,好向螺峰问本根。”
9、石嵝精舍的“古泉”
http://s14/mw690/001xVOeWzy73nEnn5Jr0d&690
http://s16/mw690/001xVOeWzy73nDoLPK75f&690
光福潭山之西南有著名的古泉——留余泉和龙泉。《吴县志》载:“清初无声禅师居此,庵有屋十余间,还有龙泉、留余泉诸胜。寺后山崖旁有泉,脱尘禅师名曰:留余泉。意即饮之余和留我在此之意。此泉,旱而不竭,清洌甘芳。”
http://s12/mw690/001xVOeWzy73nDsGLIn4b&690
石嵝精舍山坡道上有一翼亭子,为龙泉亭。亭前有泉水井一口,旁立一块石碑,刻有“龙泉”两字,系苏州清末探花吴荫培所书。留余泉在大雄宝殿后。
10、古罗汉寺“军坑泉”
军坑泉在古罗汉寺背后,是当年吴国士兵的饮用泉。据《太湖备考》载:“在西山缸坑西,有军坑泉。”清同治《苏州府志》云:“钢坑西,曰军坑泉。吴王驻兵山中,尝饮军于此。”据当地人所述,军坑泉泉水至今仍清澈甘冽,用来沏泡名茶“碧螺春”其味无穷。
11、寂鉴寺的“寒枯泉”
http://s8/mw690/001xVOeWzy73nDY6UKz17&690
在天池山寂鉴寺石屋殿左前方有一口看似非常普通的井,名为“寒枯泉”。别看它不起眼,它可是中国三大名泉之一,虎趵泉和崂山泉都是观赏泉,而寒枯泉可以说是三大名泉中唯一的饮用泉。说起寒枯泉的泉水,官方的记载和民间的版本都有。这里的泉水是天上瑶池的水滴在此而化成的,也就是王母娘娘平时喝的水和太上老君练仙丹所用的水与寒枯泉的水是一样的。乾隆曾六下江南,但每次来到天池山进香拜佛,而后就会用寒枯泉的水泡一杯天池茶。天池茶在明代张谦德“茶经”中就有茶之产于天下矣,若姑胥之虎丘、天池。它所指天池茶就指今天的天池山的野生茗毫茶。传说总归是传说,但它无论在寒冷的严冬,还是天旱地枯时也不干涸和变质。不能不说这是个奇迹。
12、花山翠岩寺“怡泉”
http://s16/mw690/001xVOeWzy73nDEUZtl2f&690
http://s1/mw690/001xVOeWzy73nDFFeYUa0&690
怡泉位于花山翠岩寺大雄宝殿前,史载由东晋高僧支遁和尚所凿,距今已有1600多年。井水源自山泉,水清见底,久旱仍有泉流,千年不枯,是供佛,沏茶之上水,现在还是寺中人唯一生活用水。
13、紫金庵千年古井
古井与寺院同龄。井下有一泉眼,即使大旱井水也从未干涸。刘海粟先生曾在建国初期来此写生。僧人特地用这泉水现煮泡制东山的碧螺春茶,大师赞不绝口!
http://s1/mw690/001xVOeWzy73piFzlHWf0&690
另有名泉为:
http://s1/mw690/001xVOeWzy73nE0vcoo60&690
http://s6/mw690/001xVOeWzy73nE2yd9Pe5&690
http://s15/mw690/001xVOeWzy73nE3SI2y0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