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九华山

(2011-07-29 10:00:54)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九华山作者:三棵千年松

  上周,陪一位法师去朝拜了九华山。九华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唐代大诗人李白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江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后人便削其旧号,易九子山为九华山。九华山开辟为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成为一千多年来僧侣及大众的朝圣地,缘起于新罗国僧人“金地藏”的修道故事。

  新罗国王族金乔觉(696 —794年),24岁时削发为僧,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来华求法,经南陵等地登上九华,于山深无人僻静处,择一岩洞栖居修行。当时九华山为青阳县闵员外属地,金乔觉向闵氏乞一袈裟地,几亩或数顷都不在话下,何况只是区区一袈裟地,闵氏自然不暇思索、慷慨应允,此时只见金乔觉袈裟轻轻一抖,不料展衣后竟遍覆九座山峰。这使闵员外既十分诧异,又大开眼界、叹未曾有,由静而惊,由惊而喜,心悦诚服地将整座山献给“菩萨”,并为持戒精严、艰苦修行的高僧修建庙宇,唐至德二年(757年)寺院建成,金大师有了修行道场和收徒弘法的条件。金乔觉由此威名远扬,许多善男信女慕名前来礼拜供养。连新罗国僧众闻说后,也相率渡海来华随侍。闵员外先让其子拜高僧为师,遂后自己亦欣然皈依、精进修行。至今九华山圣殿中地藏像左右的随侍者,即为闵氏父子。

  金乔觉驻锡九华,苦心修炼数十载,唐贞元十年(794年),于九十九岁高龄,跏趺示寂。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根据金乔老的行持及众多迹象,僧众认定他即地藏菩萨化身,遂建石塔将肉身供奉其中,并尊称他为“金地藏”菩萨。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道场,由此名声远播、誉满华夏乃至全球,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贤、普陀山观音并称的地藏应化圣地。

    九华山如今山间古刹林立,香烟缭绕,古木参天,灵秀幽静,素有「莲花佛国」之称。九华街附近著名的寺庙有化城寺、祇园寺、旃檀林、上禅堂、肉身宝殿等,一个下午便可走遍。上禅堂的滴水观音像,甘露水从宝瓶中不断流出,很多游人排队用瓶子装满带回家,堪称一绝。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里山路,我们走走停停爬了近两个半小时,才到达天台正顶。四周群山匍伏,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好客的山风送来阵阵清凉,使人陶醉。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大殿前松林处,还有弥猴在自由地玩耍,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菜仙境之感。从天台下来,一路步行经过回香阁,百岁宫,绕回住的金山旅馆,一天上路走下来,已快精疲力尽了。九华山的住宿不贵,有空调电脑的农家旅馆也只要100元。   

   这也是我第一次去九华山,普陀山已去过四次。离朝遍四大名山的心愿还有两座山的距离,争取两年内达成目标。

[转载]九华山

[转载]九华山


[转载]九华山

[转载]九华山

 

[转载]九华山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