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风渐起赏花时

(2012-08-10 14:06:32)
标签:

老古茶画

节气

立秋

玉簪

单丛

 

秋风渐起赏花时

 

http://s1/middle/54766417hc6df13d4a8e0&690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初秋伊始,总难免还带着暑日的余韵。七月流火的意思,是说的这火气渐渐消退的轨迹。可一到晚上开始透露出隐约的凉意,渐渐感知的秋意,也在夜风催动的虫鸣里。铜瓶里的白色玉簪花苞,由包裹着的姿态开始缓慢绽放,这带着逐渐收敛意味的季节里,花花草草经过一夏的旺盛生长,挤挤挨挨的喧闹过了,也开始缓慢的收场。可以欣赏的花也渐渐少了,按照传统十二月令花来说,玉簪正是七月的当季花。由此清雅的玉簪花也让人觉得带着幽静的秋意。

玉簪是中国原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白鹤花、玉春棒,在植物学分类里算是百合科玉簪属。如同心形的叶片伏在底部,一根花茎从叶丛中挺出,一串大小不一的花苞在花茎顶部聚拢。花开之前,头部宽大细长的腰身到花蒂,形状如同白色的发簪,因此而得名,如果不开花,是看不到完整的六片花瓣和白色的花蕊的。其实玉簪花的品种里,也有浅紫色的,花形略小,花叶的形状相同。白色的玉簪夜晚开放的时候,是带着细腻清甜的香气的,而紫色的并不。这大概是植物进化中形成的差异,一般白色的花都有沁人心脾的香气,因为没有鲜艳的色彩吸引昆虫授粉。白色的玉簪花因为香,所以又被称为夜来香,但不同于由南美传过来也常被称为夜来香的晚香玉,两者是不同属。玉簪花大概不是什么娇嫩的花,这个季节在京城的街头留意也常能看到。在南方,也常常用来装点庭院。明代张谦德写的《瓶花谱》品花一节里,把花分不同品级,玉簪列为第八品,由此可见玉簪在明代大概也不是珍稀的花木。即便如此,宋代的黄庭坚有诗赞誉“玉簪堕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玉簪花所有的质朴和娴静值得欣赏,其实全株还可以入药。花入药利湿,根、叶都能清热解毒。据说,玉簪花和连翘花用水煎服,或者玉簪花以白糖腌渍半日,都可以治疗咽喉肿痛;以玉簪花浸泡香油浸泡可以治疗烫伤。

 

 

 http://s2/bmiddle/54766417hc6df160dba31&690

http://s10/bmiddle/54766417hc6df22318ef5&690



古人以花木亲近自然,也多以花寄情,赏花就总带有浓烈个人的主观色彩,选花择器各有所好,因此可以借鉴但不必拘泥。对花艺有深远影响的当属明代袁宏道,他所作的《瓶史》里不止细细介绍择花、养花、插花的技巧,还讲述的插花器皿选择,以古铜器为上,陶瓷器次之,称为花的金屋精舍,即便今天看也是很有道理,铜器可以防止水腐败,花容娇艳花期持久优于陶瓷器。而选用的花材要依照时令季节,选择“二三种,高低疏密入,如画苑布置方妙”。袁中郎爱花,讲究意态天然。唐宋文人雅士,往往赏花佐酒,称为酒赏,五代时韩熙载赏花焚香,称为香赏,都被袁中郎所鄙夷为花崇,意为花的灾祸。反倒是力推茗赏,对花品佳茗,淡远之情顿生。

 

 

选择用这只斑斓的铜瓶来插玉簪,浑然的球形瓶身来衬托花朵的素雅和娇嫩,两只花茎错落向上翘起,很像外表醇厚而内有韧性的女儿家。几片绿叶如云,带有风掠过的微凉。紫色的玉簪更小巧无香带着羞涩。于是觉得这样素朴的花,该就此铺陈一方小小的茶席。投下的花影让人相对无言。默默的喝一杯有着夏日白花馨香的凤凰单丛茶夜来香,在这初秋的夜晚,连茶的气息都变得清朗而深远了。

 

 

 

http://s8/middle/54766417hc6e32f2e19f7&690

http://s13/bmiddle/54766417hc6df17f13f3c&690

 

  (载于《三联周刊节气刊 立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古树之美
后一篇:凤凰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