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说起白鸡冠来,总是被视为以外观的秀美取胜的名枞,言外之意,名难副实。总觉得在茶的世界里充满着神秘和未可知,如果只是虚幻的美丽,不会在名枞辈出的武夷山有一席之地吧。和白鸡冠初次相识是在多年前对茶的世界充满好奇的时候,白鸡冠和常见岩茶不同的特征让我记忆犹新,但是清淡的口味又让人觉得云淡风轻。人和茶的缘分是难以解释的,这次奇特因缘拿到慧苑岩的白鸡冠,看起来微微蜷曲的叶形浅黄绿色,隐隐透着暗淡的朱砂红,颇为诱人。习惯性拿起一根茶干放入口中,有一种婉转细腻的清香连带着清脆味苦的甘甜在口中舌上细细绵延,让人兴奋得犹如不期而遇多年未见的知己。这么多年下来,去除了对茶附会的种种概念后才体会到融进茶的丰富世界是多么的幸福。水、茶、器的变化拣择中找到的是内在的安定力。若以常规而言,这样的茶会让我直觉上选择用莹洁素胎的景瓷盖碗来做泡茶器、黑陶的五行壶煮水,水也许是入秋以来择时在京西郊外打回来的山泉水。温器、温杯后的工夫泡,这白鸡冠还是那么一副拒人千里的冷美人姿态,又一次的失望不禁让人悻悻。
夜已深,却突然心动,施施然拿出那只小巧的清水泥古莲子壶和两只青白釉的薄胎小杯,再泡一壶这个性极度执拗的白鸡冠。它那种隐藏至深让人轻易不可触摸到的神韵对爱茶人是一种魅惑。夜半无人私语时,正是和它切切耳语的时候吧。褐釉点彩的柴烧小碟做壶承、铸铁壶里的水在轻沸,看起来契合当下的完美,然而充满热切注水下去,呈现的却依然是温吞而清淡的茶汤,尝干茶时的那种如兰般的清雅之味又恍若无踪。仓惶无计,惟有转而夜读。等我翻过几页书回转之后,再次把水温提高,注水下去,突然闻到一缕幽香,脑中出现的竟然雅称朝颜的牵牛花,虽然牵牛无香,但是那种淡雅含蓄,看起来柔弱却又坚韧的气息犹如一张无形的网把我缠缚住,茶汤的细腻柔滑,犹如丝绸,诠释的“香轻甘活”的岩韵是全然不同以往的体验。
那一刻,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的意外让人感动,却并不让人沉迷。人生不也总充满着这样看似不经意的偶得,只是放下了执着和刻意之后,真实才会逐渐浮现,缘来缘去,感受当下才是不断追寻的生命本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