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与你的镜像自我对话
坐端正舒服一点,闭上眼睛,先感受一下你的身体,放松,想象你在走一段楼梯,走近一栋房子,打开大门,进入客厅,你看到一个更小的门,打开这扇门,进入这个房间,房间里一面镜子对着你,从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说明:做这个练习时,如感觉难受程度很高,别勉强自己非做下去。痛苦程度很高的话,需要专业人士陪伴,至少,别一个人做这个练习,身边有温暖的亲友陪伴最好。]
一般来说,我们从镜子里看到的,正是自己,或者说,自己的镜像自我。这个练习的哲学,来自于一个简单的说法: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镜子,我们须从镜子里看到自己。我最喜爱的诗人鲁米,则对这个哲学做过最美妙的表达:
每一秒钟,他都会对着镜子鞠躬。
如果有一秒钟,他能从镜子中看出
里面有什么,
那他将会爆炸。
我们所有的知识,我们对世界的感官认识,其实都是镜子里的一种幻觉,当对此没有觉知时,我们会信以为真,觉得这一切都是最真实不过的东西,处处都是真理。但若能懂得,我与我所有的知识甚至万事万物,都不过是镜像,那么,如鲁米所说:
他的想象,他的所有知识,乃至他自己,
都将消失。他将会新生。
特别是,关于我是谁这件事,镜像自我练习,会是一个简单而强有力的练习。因为,这个练习中,若你有感觉——也即你进入了练习状态,那你会直接从镜子里看到你潜意识中关于你自己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常常是你意识不到但又无比重要的。
因为这个道理,镜子中呈现的东西,常常会吓到我们。所以,很多朋友只是一进入练习状态,就会感觉到恐怖。
但是,做这个练习,自然不是为了吓到我们,如果只是通过镜子看到我们潜意识中的可怕之物,这也没有意义,关键是转化。
转化也特别简单,可以按照以下的指导语做:
看着镜子里的东西,感受它和你的关系,它和你的距离。想想如果你可以对它说话的话,你想对它说什么;如果它可以对你说话,它想说什么。
对话进行之后,再次感受你和它的关系,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然,这个练习中,并不必然出现恐怖感或恐怖之物。如果你的潜意识和意识差距不大,或准确说,你的外显自我与内在自我差距不大的话,你的镜像自我和真实自我比较接近,这意味着,你的自我比较和谐,这种情形下,镜子中出现的东西就不会有恐怖症。
但自我冲突很严重的人,其外显自我和内在自我太矛盾,于是潜意识里会藏着意识上很多自己不愿意碰触的东西,而这部分潜意识就会以比较恐怖的形象出现。但是,这份恐怖,并不意味着潜意识就是这么恐怖,而是反应了你意识上对这部分潜意识的态度,你越是拒斥不接纳它,它就容易显得越恐怖。
但不管出现什么,感受你与镜中意象的距离——这意味着自我对它的接受程度。如距离很远很模糊,试着和它对话,逐渐靠近它或让它清晰,乃至拥抱它,这是整合。
不过,最好自然而然,别太勉强自己,如果是目前的自己绝对不能接受之物,那么不必太勉强自己和它靠拢与整合。
心理学家申荷永老师一句话说的好:心灵的事,慢慢来。
这个练习中,不止是镜子,楼梯、房间等其他部分也有意义,如果在其他部分你有很强的感受,那么,体会这部分感受,试着去理解它,聆听它要表达什么。
前不久,在广州一个大会场讲梦,一开始先引导大家做了这个练习,有三个学员分享。第一个是男学员,在他的想象中,打开房门进了客厅,客厅里很热闹,家人云集,感觉很好,但进了小房间——卧室后,觉得里面很模糊,而镜子里什么都看不到。
这位学员长着典型的中国好男人的脸,他的意象或显示,他很在意家人,努力为家人而活,但遗忘了自己,所以镜子中看不到自己。
第二个是女学员,她说,想象中一走进楼梯,就感觉到非常大的悲伤,进入房间后,觉得很孤单,而进入卧室,在镜子里,看到的是一具骷髅。
很多心理学专业人士,如北京林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朱建军和广州的资深心理咨询师荣伟玲都发现,骷髅,是中国女性常见的一种内在意象,《西游记》的白骨精即是这一意象的经典表达。骷髅,意味着缺少血和肉,而情感就是血和肉,也就是说,有这一意象的女性在成长中特别是童年,缺乏情感的滋养,而这位女学员在练习中体验到的悲伤和孤单,也即源自此。
第三个女学员,则从镜子里看到了一个女鬼。鬼,常意味着我们意识上彻底不能接受的坏自我或坏客体,而女鬼的镜像,则意味着这位女学员不接受自己的一些特别重要的人格部分,它们因而滑入到潜意识的黑暗中,而成为鬼。
直观统计发现,觉得这个练习令人恐怖的,占了多数,其中少数网友因为恐怖感而拒绝做这个练习。
练习中频繁出现的意象,则有如下几类:
如三位网友的回复:
心情一直充满好奇和新鲜,略带紧张,看到镜子里的自已很羞涩又很亲切。
假如太平静,在整个练习中都不是很有感觉,那看到自己,或意味着没进入状态。
假如蛮有感觉,而从镜子里看到真实的自己,这意味着,一个人的外显自我和内在自我比较一致。
2、看见理想的自己
如两位网友的分享:
镜子里面的那个家伙长的真是太帅了,让我都想舔镜子了。
这种情形下,我在课上没遇到,所以不敢轻下判断。其实本来也不是我懂这一切,我的分析都是猜测和假设,关键是练习者自己与镜像的对话。
正好,一位网友问到,如镜子中看到的是“希望变成的自我”这意味着什么。我建议她和镜像对话,结果她分享说:
我问她,我真的可以变成这样吗?她告诉我说,我在将来等你,但是,整个形象挺模糊的,看不清楚。
里面的我笑得挺自信的,和现在自己,我觉得自己不大自信,遇到对自己重要的事情就会觉得很紧张的自己不同,感觉她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平静的面对。
我想要去拥抱理想的我,第一次她笑得很恐怖,幻化成各种怪物,一瞬间背后凉飕飕的,那一刻我觉得,将来的自己有可能会变成这样,我接受,第二次是我们之间有无法横亘的距离,我想要走过去接近她,然后整个人往深渊下掉,第三次是她走出来,我们刚拥抱的那一刻,她是冰冷的,然后破碎了,现实的我出现了。
这是一个细致的与镜像自我意象对话的过程,并显示,这个理想自我,很可能是对现实自我不接纳而想象出来的结果。
4、看见小孩
看见小孩,如婴儿、小男孩、小女孩等,那意味着在碰触自己的内在小孩,这是最生动最有情感的意象之一。
四位网友的分享:
这是童年的记忆与体验,直接从潜意识或心中投射到镜子中。
有小孩意象的,可以试着很耐心地和意象对话,逐渐靠近,这应该不是一个很有挑战的过程,但结果如果是自己与小孩意象拥抱,或自己作为大人去治疗自己的小孩意象,这会是很好的自我治疗。
6、看见女巫,或老女人
两位网友的分享:
睁开眼做这个过程的时候看见的是巫婆的脸,闭上眼做过程看见镜子里是那个笑的阳光灿烂的自己。
这是很常见的意象,我没有很好的去整理,但印象中有这一意象的网友有许多个。
女巫意象,常是对童年时关于妈妈的体验的一种表达。童话中的所有女巫,都可以说是对妈妈或其他女性抚养者的表达,而且常见的是坏女巫,这是对妈妈身上坏的一部分的表达。当然,这个坏,是我们作为孩子的体验性感知,并不意味着,妈妈就是不好的。好女巫,则是对妈妈力量的一种感知。
镜中看到女巫,并觉得那像是自身一部分,或干脆就是自己,这也可以说是对自身女性特质的一种理解,而这也常来自于对母亲的认同。
7、看见动物
四位网友的分享:
8、看不清楚
如一网友说,看到了“白茫茫的一片雾”。这可能是因为缺乏对自我的认识。
9、一片漆黑
一网友说“进入房间是深幽的黑”。黑,或是雾的升级版,意味着意识之光几乎还不曾照进潜意识。
三位网友的分享:
感觉房子附近没有人,黑洞洞的,楼梯间有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白色的月光,客厅里有暖黄的光,房间有点暗,镜子里是黑白混杂的不知道什么的东西,挺吓人的,要说的话感觉是恐怖本身……
第一位网友的分享,让我想起了张晓刚的一幅画。或许,能配得上“恐怖本身”这个词的事物,只有让婴儿独自呆着时的体验,那时一切外在和内在之物都是恐怖,都像是死亡。
第三位网友的分享,很经典。金碧辉煌的客厅,意味着一种表面的喧嚣、热闹与繁华,而极黑的小房间,是自己的内心,藏着一个严重缺乏情感滋养的骨架,但好在有一颗跳动的心,并且,意识之光招进来,就可以看到一些被忽视的血肉——即情感。
这第三位网友,可以试着,有意识的想象,让光一寸寸地照亮整个骷髅。
11、鬼
三位网友的分享:
第一个网友的女鬼,或许是童年时的重要客体,譬如对坏妈妈的感知。第二个网友看到的血脸,可能是被遗忘的受伤感的表达。
鬼,是各种意象练习中都容易出现的东西,它是我们对一些不能接受的坏自我以及坏他人的象征性表达。
12、恶魔与天使
五位网友的分享:
恶魔与鬼看起来类似,但在我的理解中,它们很不同。鬼,是一些可怕的体验,而恶魔,则像是我们原始的活力。只不过,活力没有被看见时,它就会变成恶魔,而一旦被看见,就会变成天使,或者变成我们自身的力量。
什么是活力呢?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讲,它有两部分,性欲和攻击欲。牛魔王,或是性欲的象征,而第四位网友清晰感觉到,其小魔鬼是“深处的负面情绪”,看起来是愤怒,而一旦转换,即成为“一股生命的动力”。第五位网友的魔鬼,则是愤怒的升级——仇恨。
13、理想人物
两位网友的分享:
我看到镜子里是我偶像
这类似与“理想自我”,其答案,大家也可以自己试试对话。
14、未来的自己
一位网友的分享:
真要归类的话,那种类还会有很多很多,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朱建军写的《意象对话》一书。
对这些意象,我做了简单的解读,解读时我常使用“或许”“可能”等词,因的确我并不知道确切意思是什么,这都取决于做练习的人自己的解读。
解读的办法,是和意象进行对话。先站在自己的角度,看看自己想对镜子里的意象说什么,然后如果的话,代入意象的角色,看看意象想对自己说什么。如果有对话,就不断进行下去。
如果感觉到这个对话很吓人,不要勉强,就停下来。因为这个对话最好有专业人士陪伴。如果没有专业人士,有一个自己信任的、温暖的朋友或亲人在旁边也可以。或者,在身边放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当自己被吓着时,它可以安慰自己。
如果对话能流畅进行下去,那你就会发现,那些可怕的意象,是可以因你的对话而发生很好的转换。其实,这就是将意识之光照进潜意识的必然结果。
如一位网友的详细练习过程:
我们拥抱的时候,我感到它“长出”来的东西,在消融,它变得和我越来越像。慢慢的它在融入我。它感觉长出来的东西在消融,越来越像我,在融入我。最后它融入我了,我变得更饱满。
但是好像有一些什么东西,我还是不能承受,我不知道是什么。
这是非常生动的转换过程,并且能看到,一旦转换成功,“我变得更饱满”。但还是有一些东西,这位朋友碰触,所以在新的练习中停了下来。
另几位网友的分享也有意思:
做咨询中,有很多来访者会讲到他们的可怕意象,譬如有一来访者老觉得有鬼跟着他,让他将这个模糊的鬼意象视觉上清晰化,和它对话,结果这个鬼意象最后和他合二为一。之后,他在表达愤怒和攻击性上容易了不少。这个鬼,就是被他意识上严重拒斥的攻击欲。
还有一来访者,她总觉得家里有一个可怕的杀人狂跟着她,让她安静下来,和这个“杀人狂”对话,结果刚一对话,这个杀人狂立即就变得和善了很多,对她说“我不会伤害你,我一直在保护你”。随机她还明白,这个“杀人狂”一直跟着她,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她的孤独感。
从1992年学心理学到现在,我听了太多故事,也见了形形色色的人,我的确相信有一些特殊的东西存在,但99.9%的绝大多数情形下,我们的梦中、意象对话练习中、生活中常出现的可怕意象,其实都是一些曾经让我们不能承受的体验转入潜意识的结果,而碰触它们与它们对话,让它们意识化,会带来很多好处。
所以,知道它们是你内心的一部分,不必太害怕它们。
作者:武志红
微博:weibo.com/wuzii
微信:wzhx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