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格西麦克•罗区、克瑞丝蒂•麦克纳利
译者:黄晋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春节期间,我回了河北农村老家,家人讲到一个亲戚,说他前不久被“碰瓷”。当时他在开车,突然被一辆车超过并拦住,车上下来几个人说他撞了他们车,要他赔1000元。一开始他不答应,但在暴力威胁下不得已给了钱。
这件事让我这个亲戚很郁闷,我的家人也觉得有些纳闷,说看起来憨厚老实的他已多次遇到这样的事情,难道是老实容易吃亏吗?
我想了想说,应该不是,因为有很多更老实更憨厚的人,一辈子都没有遭遇过这样的事情,应该是他的心不够正。的确,他看起来相当憨厚,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其实很想通过占别人便宜的方式发一笔横财,而且他也的确这样做过,并且得了手。这样的想法,或者说这样的心念,就是一个种子,当他心中怀着这样的种子遇到有同样想法的人时,就容易被这些人盯上,于是“碰瓷”的事情就多次发生在他身上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见解,是因为前不久看了一本书《真爱密码》。这本书的作者之一格西麦克•罗区的故事非常传奇,他去印度做过和尚,蛮自在惬意,但他的上师对他说,你要做生意。他一开始不愿意,但后来一做就一鸣惊人,他做的是钻石生意,从一开始的3个人和一张桌子做到了拥有1万名员工和2亿5千万美元的年营业额。
这也罢了,更离奇的是,他做了22年和尚后,他的上师说,你要有一个伴侣。他一开始也不情愿和恐惧,但后来找到了一个堪称完美的精神伴侣,也是这本书的另一作者克瑞丝蒂•麦克纳利,她漂亮、聪明、看得懂《金刚经》,而且中文、梵文和藏文都可以……总之符合格西麦克•罗区的一切期望。
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格西麦克•罗区的回答是,《金刚经》教的。每当他遇到困惑的时候,他的上师都会对他说,你有《金刚经》,这就是答案。
这是玄妙的说法,而比较通俗的说法,用格西麦克•罗区的话说,即“你想要任何东西,你先把这个东西给出去,给别人。”这是种子,种子会开花结果,而这就是“整个《金刚经》,我整个的人生,我所实行的一切的事情,就是这里面所谈的一件事情,就是这一条最有效的规则。”
你想挣钱是吗?那么你就要把钱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就种下了挣钱的种子。
你想健康是吗?那么你就要去照顾病人,这样就种下子了健康的种子。
你想拥有理想伴侣是吗?那么你就要去和寂寞的人交朋友,这样就种下和谐关系的种子。
……
这些道理,在作者的另一部书《当和尚遇到钻石》中有更多的解释,而在《真爱密码》这本书中,他主要讲了如何拥有一个完美的伴侣。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如何拥有一个完美的伴侣关系。
请注意他用的是“完美”二字,那么怎么拥有完美的伴侣?去哪里找呢?去舞厅、星巴克还是图书馆?
作者的回答是,去你的内心中。如果你想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伴侣,先要去在你的内心中种下相应的种子,“你那个完美的伴侣是你由你自己的内心所创造出来的”。不仅如此,甚至所有的事物“都是经由你的铭印制造出来的;你周遭的世界,周围的人,甚至你自己,都是过去或好或坏的行、语言以及思想的产物。”
对此,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有两个层面:
第一,因为你有一些种子(也即作者说的“铭记”),所以你遇到了符合这些种子的伴侣。
第二,你有了一个伴侣,你可以再种下一些种子,将这个伴侣“创造”成完美伴侣。
第一个层面的故事,作者没在他的著作中多写,而我的文章中所写到的和我所听到的几乎所有爱情故事之所以会发生,都是因为这个道理,简而言之就是,男人又找了一个“妈妈”,女人则又找了一个“爸爸”。
写这篇文章的晚上,在一个朋友家吃饭,女主人说,她经常感叹,自己太争强好胜又太冒险了,有点平常心更好。这就是种子,她的丈夫正是一个很有平常心的男人,而坐在她丈夫对面的她的爸爸,一样也是一个很有平常心的男子。
第二个层面的故事,则是我们所有的这些爱情故事进行中的根本道理。通常,我们会要求伴侣成为自己希望的完美伴侣,而这总是取得相反的效果,这是爱情的第一杀手。
那么,爱的真经是什么?格西麦克•罗区说,真爱的密码即“你希望伴侣做到的,你自己首先去做。”你做的每一件事就是一个种子,虽然最初是种在你心中,但却会同时在你的伴侣身上发育,于是你的伴侣就是你“创造”的。
譬如,他写道:
如果你希望你的伴侣不再生气的话,你自己首先要停止生气,你自己先要停下来,不要等他停下来,他是你自己的一面镜子。你首先要停止愤怒。
不要跟你的伴侣生气,也不要去求他,说你别生气,别生气,千万别生气……你只要熄灭你内心的愤怒。就这样子,你坚持做一两个礼拜,你的伴侣的愤怒就会消失,这就是阻止你伴侣愤怒的唯一的方法。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的确,最好的道理总是最简单的,而错误总是一团复杂的迷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