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图书推荐 |
作者:卡梅伦·韦斯特
启迪性:4.0分
易读性:4.8分
趣味性:5.0分
推荐度:4.0分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纪实性小说,一部自传体小说,一部比大多数小说更离奇,又绝对真实的小说。
小说作者卡梅伦·韦斯特(昵称“卡姆”)写的完全是自己的真人真事:37岁的他有一个漂亮温柔的妻子、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和一份稳定的事业,但他突然发现,他的身体里还藏着很多“我”,正急不可耐地想跳出来,时不时想接管他的生活。
最初跳出来的是戴维,他用指甲狠狠地抓自己的脸,他还画了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画,画上显示,他只有4岁,经常被外婆性虐待。
接下来跳出来的是克莱,他8岁,有明显的口吃,经常说,自己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他告诉心理医生艾莉,他一直遭受着妈妈的性虐待。
……
最终,前前后后跳出来的“我”达26个,他们可以说是卡姆的次人格,再加上“卡姆”这个主人格,这一个奔40的男人的身体里,共有27个“我”。因长时间一直以为自己有24个次人格,这本书因而被冠名《24重人格》。
一个身体里有27个人格,这一事实令人瞠目结舌,但与这一离奇的心理现象相匹配的,是卡姆不堪回首的人生真相——他出生于一个乱伦家族。
他的确在4岁时遭受过外婆的性侵犯,因为幼小的他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于是他创造出了一个次人格“戴维”。那意思就是,“不是我‘卡姆’在做这些可怕的事,是他‘戴维’在做”。这样一来,“戴维”就承受了与外婆有关的所有创伤性记忆,而主人格“卡姆”从这些创伤中脱离,并由此避免了崩溃,还可以正常地上学,正常地与其他孩子玩耍。
他的确一直在遭受妈妈的性侵犯,最终,他创造出了次人格“克莱”,从而将与妈妈有关的所有这些创伤性记忆,都纳入了“克莱”这个人格,而卡姆再次得到保护。因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可以想象,“克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次人格。
他还遭受过多名男性亲人的性侵犯。由此,他发展出多个女性的次人格,来承受相关的记忆。譬如,一个重要的次人格叫“尘儿”,她12岁,非常害羞。
……
不用说,这是一个可怕的家族,卡姆则有一个悲惨的人生,其悲惨程度远远超出了幼小的卡姆所能承受的范围,于是他运用了一个重要的心理机制——否认——来保护自己。
我们也有多个次人格
他一直在对自己说:“我没有参与那些可怕的事,是他们干的。”
这种否认的心理机制,一度保护了卡姆,让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任何真相都不容否认,那些人生真相,那些次人格终究还是要跳出来,表达他们的意志,以证明他们存在着,也证明,那一切可怕的悲剧的确发生过。但卡姆不敢面对这些真相,不敢承认自己是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甚至宁愿说自己是一个疯子,也不愿意谴责妈妈、外婆和其他亲人曾经那么残酷地对待过他。
当然,也不能完全说是残酷,卡姆的哥哥说,妈妈爱卡姆不爱他,所以才对卡姆做那些事,而不对他做,因为她对他根本就没什么兴趣。
幸运的是,卡姆遇到了几个优秀的心理医生,他们帮助卡姆接受自己的其他次人格,而不是拼命否认他们。这样才能在那27个人格之间达成一种和谐,并最终促进他们的融合。
更幸运的是,卡姆有一个爱他的儿子凯尔,和一个爱他的妻子瑞琪。尤其是瑞琪,她遭受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尽管她一度动摇,但最终还是坚定地陪伴在卡姆的身边,用爱去促进卡姆的27个人格走向和谐。
同样重要的是卡姆自己的努力,他不仅坚决地接受治疗,自己也拼命学习心理学,最终拿到了心理学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多重人格障碍方面的专家,致力于帮助自己和更多的多重人格障碍患者走向和谐。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心理学著作,你既可以把它当作一般的小说来消遣,也可以把它当作一部关于多重人格障碍的教科书来阅读。
并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定不要认为,卡姆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自己的“异端”。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或轻或重有一些人格分裂的倾向,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多个相互矛盾的次人格,只是它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人格而已。
从这一点而言,这一部关于多重人格的著作,对我们自己也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启迪性:4.0分
易读性:4.8分
趣味性:5.0分
推荐度:4.0分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纪实性小说,一部自传体小说,一部比大多数小说更离奇,又绝对真实的小说。
小说作者卡梅伦·韦斯特(昵称“卡姆”)写的完全是自己的真人真事:37岁的他有一个漂亮温柔的妻子、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和一份稳定的事业,但他突然发现,他的身体里还藏着很多“我”,正急不可耐地想跳出来,时不时想接管他的生活。
最初跳出来的是戴维,他用指甲狠狠地抓自己的脸,他还画了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画,画上显示,他只有4岁,经常被外婆性虐待。
接下来跳出来的是克莱,他8岁,有明显的口吃,经常说,自己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他告诉心理医生艾莉,他一直遭受着妈妈的性虐待。
……
最终,前前后后跳出来的“我”达26个,他们可以说是卡姆的次人格,再加上“卡姆”这个主人格,这一个奔40的男人的身体里,共有27个“我”。因长时间一直以为自己有24个次人格,这本书因而被冠名《24重人格》。
一个身体里有27个人格,这一事实令人瞠目结舌,但与这一离奇的心理现象相匹配的,是卡姆不堪回首的人生真相——他出生于一个乱伦家族。
他的确在4岁时遭受过外婆的性侵犯,因为幼小的他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于是他创造出了一个次人格“戴维”。那意思就是,“不是我‘卡姆’在做这些可怕的事,是他‘戴维’在做”。这样一来,“戴维”就承受了与外婆有关的所有创伤性记忆,而主人格“卡姆”从这些创伤中脱离,并由此避免了崩溃,还可以正常地上学,正常地与其他孩子玩耍。
他的确一直在遭受妈妈的性侵犯,最终,他创造出了次人格“克莱”,从而将与妈妈有关的所有这些创伤性记忆,都纳入了“克莱”这个人格,而卡姆再次得到保护。因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可以想象,“克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次人格。
他还遭受过多名男性亲人的性侵犯。由此,他发展出多个女性的次人格,来承受相关的记忆。譬如,一个重要的次人格叫“尘儿”,她12岁,非常害羞。
……
不用说,这是一个可怕的家族,卡姆则有一个悲惨的人生,其悲惨程度远远超出了幼小的卡姆所能承受的范围,于是他运用了一个重要的心理机制——否认——来保护自己。
我们也有多个次人格
他一直在对自己说:“我没有参与那些可怕的事,是他们干的。”
这种否认的心理机制,一度保护了卡姆,让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任何真相都不容否认,那些人生真相,那些次人格终究还是要跳出来,表达他们的意志,以证明他们存在着,也证明,那一切可怕的悲剧的确发生过。但卡姆不敢面对这些真相,不敢承认自己是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甚至宁愿说自己是一个疯子,也不愿意谴责妈妈、外婆和其他亲人曾经那么残酷地对待过他。
当然,也不能完全说是残酷,卡姆的哥哥说,妈妈爱卡姆不爱他,所以才对卡姆做那些事,而不对他做,因为她对他根本就没什么兴趣。
幸运的是,卡姆遇到了几个优秀的心理医生,他们帮助卡姆接受自己的其他次人格,而不是拼命否认他们。这样才能在那27个人格之间达成一种和谐,并最终促进他们的融合。
更幸运的是,卡姆有一个爱他的儿子凯尔,和一个爱他的妻子瑞琪。尤其是瑞琪,她遭受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尽管她一度动摇,但最终还是坚定地陪伴在卡姆的身边,用爱去促进卡姆的27个人格走向和谐。
同样重要的是卡姆自己的努力,他不仅坚决地接受治疗,自己也拼命学习心理学,最终拿到了心理学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多重人格障碍方面的专家,致力于帮助自己和更多的多重人格障碍患者走向和谐。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心理学著作,你既可以把它当作一般的小说来消遣,也可以把它当作一部关于多重人格障碍的教科书来阅读。
并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定不要认为,卡姆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自己的“异端”。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或轻或重有一些人格分裂的倾向,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多个相互矛盾的次人格,只是它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人格而已。
从这一点而言,这一部关于多重人格的著作,对我们自己也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前一篇:解梦:船翻了,我丢开妈妈独自逃生
后一篇: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