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不知道的自己》

(2007-01-04 09:28:26)
分类: 图书推荐
每周一书:你不知道的自己
作者:曾奇峰

启迪性:4.5分
易读性:5.0分
趣味性:4.5分
推荐度:4.8分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琐细的书,这也是一本奇妙的书。
说琐细,是因为书中一篇篇文章所涉及的,大多数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大惹眼的细节,譬如:
下雨天,大家为什么都打伞;一些聪明人为什么就是学不好外语;
男人为什么喜欢“狐朋狗友”而“忽视”至亲挚爱的太太;
按顺序洗衣服的心理意义;……
说奇妙,是因为作者从容淡定地用最普通的语言,揭示了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的背后的那部分内容,而这部分内容,是“你不知道的自己”所完成的。
就是说,虽然你认为你是因为某某原因才做某事的,但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不为意识上的你所知道的,而是由被你忽略、被你压抑的那部分你所控制的。譬如:
大热天赶上下雨,你像模像样地打上伞,但回到家里,把伞一扔,进浴室里痛痛快快地冲了冷水澡,接着又把衣服扔到洗衣机里。
那么,为什么非得在下雨时打伞呢?为什么不痛痛快快地淋一场雨呢?
作者的回答是,让我们打伞而不让我们淋雨的,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一些恐惧,或者是怕被淋病,或者是怕与众不同而被人议论———作者一次淋雨,就被人议论“这是不是一个疯子?”
这些分析尽管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并不知道你为什么不敢淋雨。
书中另一篇文章讲到,一个中文教授的女儿学不好英语,对这个问题,我们习惯的看法是,她可能缺乏语言的天分。但这本书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她潜意识深处认为,学好英语是对中文教授父亲的攻击。等明白这一点后,她学英语的心理障碍就很快消除了。
这位女士是学心理学的,但她也一样有她“不知道的自己”。
大大小小的心理问题都源自对真相的扭曲,但要穿透我们自己制造的心理迷雾,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优秀的心理治疗师,就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在仿佛不经意的一瞥中,洞见到我们生活中的心理真相。
这本书的作者曾奇峰,正是国内最优秀的心理治疗师之一。因为他罕见的洞见力,因为他的文字风格,让这本几乎全是写凡夫俗子的生活琐事的心理学著作,成了一本妙趣横生的书。
可以说,这是我所读过的国内最好的心理学科普著作。无论你是专业人员,还是心理学爱好者,或是对心理学不甚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相信这本书都能给你不少启迪,它一定会帮助你更清楚地认识“你不知道的自己”。
我与曾奇峰有几面之缘,聊过天,听过他精彩绝伦的讲课。相比之下,这本书不如他的课更富有启发力。
我认为,作者可能是太考虑读者而略低估了读者的接受能力,如果他把他的体悟写得更痛快一点,这本书会更过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