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在我家》

(2007-01-04 09:16:27)
分类: 图书推荐
作者:伯特•海灵格、根达•韦伯
译者:张虹桥

启迪性:5.0分
易读性:4.0分
趣味性:4.5分

推荐度:4.5分

推荐理由:
曾经,我们以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但哥白尼让我们知道,这是妄想;
曾经,我们以为人类至高无上,达尔文让我们明白,我们不过是猴子的进化者;
曾经,我们以为自己是自己行为的主宰,弗洛伊德让我们明白,我们左右不了的潜意识才是主宰,而潜意识主要是父母的抚养方式导致。
到了这时候,我们还在幻想,我们在个人生活上,还有着巨大的自由,而德国家庭治疗大师告诉我们,这也是一种狂妄。实际上,我们的人格是整个家族系统动力的反映,我们的心理问题,经常是对祖父辈乃至看似根本不相干的亲人的继承。
我们原来这样没有自由,这种结论只怕我们并不喜欢。但是,只有在知道我们真正处境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自由,否则就只是在遗传家族的苦难。
所以,尽管一些学院派心理学家或许会把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视为“邪门歪道”,但作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硕士毕业生,我衷心地热爱这本书。家庭系统排列的方法难以用目前的科学方法解释,但在我看来,海灵格通过家庭系统排列看到的种种家庭现象,却最真实不过了。
这些现象,一定在你的家庭中出现过。但是,你极可能根本意识不到,你的家庭发生了这些现象。而这,很可能正是你生命中的陷阱。
“健康•心理”版的多个主题直接得益于这本书,譬如《自杀冲动或源自爱的诱惑》、《宝贝,你只管做个快乐孩子》,以及本期文章。如果你觉得从这些文章受到了一些启发,那么《谁在我家》这本书会给你更大更多的启发。
这本书处处会给你醍醐灌顶、恍如大梦初醒的感觉,极具启发性,但其文字并不生涩,而且书中有大量的寓言故事和真实案例,可以帮助你理解。最能阻碍你理解的,恐怕是太科学的你难以相信,这些事情会这样发生。这本书的价值就是告诉你,是的,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着的,你只要睁开眼睛,你或许就会自然而然得到帮助,甚至得救。
如果“直子”读过这本书,《挪威的森林》的故事或许就不会发生;如果易上潮读了这本书,现代“梁祝”的故事或许也就不会发生。
如果易上潮的做法让你认为是对的,易上潮的殉情是美的,那么我建议你,必须读一读这本书。
这本书的一个不足之处是,因为是弟子对海灵格治疗过程的记录,而不是海灵格自己的著述,架构显得有些凌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