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爱丽丝漫游奇境》中那些有趣的仿拟诗
标签:
转载 |
分类: 我的泥巴生活 |
继续以《挖开兔子洞》为蓝本,整理下《爱丽丝》中的那些有趣的诗。
在注释中,不断看到“仿拟诗”的字样,百度百科的结果:
仿拟是英语语言学分支修辞学的重要修辞手法。这是一种巧妙、机智、而有趣的修辞格。它有意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语、句、篇来,以使语言生动活泼,或讽刺嘲弄,或幽默诙谐,妙趣盎然。在运用时所仿拟的一般是人们所熟知的语言材料,如成语、谚语、名言、警句。
我还问了一个学语言的朋友,经过消化吸收,我的理解:仿拟就是将熟悉的调调改成新词儿!
有人撰文称,卡洛尔写《爱丽丝》的特色之一,就是对当时流行诗所作的仿拟。
但问题,这样一部英文作品,再翻译成中文,其中的仿拟就完全不能领会其意境了。
《挖开兔子洞》的作者张华花了3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此书,这些诗的翻译想必花费其巨大的时间和心思。
张华先生以中国人熟悉的童谣和儿歌为基调,将书中的那些仿拟诗翻译得别有味道:
第一首:(第二章眼泪池中,爱丽丝为了确认她自己是谁时背的一首诗)
原文诗模仿Isaac Watts于1715年出版的教诲诗“诫懒惰与胡闹”。译诗用中文童谣“小蜜蜂”仿拟,,原歌词如下:
《挖开兔子洞》中译文:
对比赵元任《爱丽丝》中的译文:
对比王永年《爱丽丝》中的译文:
而卡洛尔的原文是:
另外,我觉得翻译最给力的一首是公爵夫人唱催眠曲哄小孩的歌谣。译文采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基调,译文如下:
(粗体强调是我自己加的,感觉太有趣了!真可谓“摇啊摇”的新版本。)
其他几首的翻译也都很棒,既押韵,意思又简洁明了。
而且,本书中还很牛地展现了鼠尾诗,从翻译到排版。
这首图像诗非常著名,两位纽约的中学生发现,这诗采用所谓“尾巴韵”(tail rhyme)格律,也就是每段诗前两行押韵,最后一行特长。
这首诗原文的排版方式变化很大,到1897年第9版才改成现在这个样子,曲线较简单圆滑,中译各版也因排版条件限制,多数排成锯齿形或一般诗的直行形状。
《挖开兔子洞》书中依原诗的尾巴韵及圆滑形式排版,全诗展开如下:
赵元任的译本则以手写呈现:
王永年的一本中对“鼠尾诗”的形式没有体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