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盘调整的避风港:G上港

(2006-08-10 00:23:23)
8.6
对于600018,我们来看看此前上市公司的一些言论:G上港有关人士表示,集团整体上市其实就是个时间问题,我们对国内某些基金一 季度的大幅抛售行为表示遗憾,同时对QFII所采取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表示敬佩 。
以上,是3月份大盘上涨,18反而下跌,遭到基金抛售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有关人士的表示。
那个时候,虽然18下跌,但我提到该股的时候,曾提到过,不排除该股未来整体上市后,市场给予的溢价。
回过头来看,对于市场中,重要的投资者,基金,也不能过于倚重其投资行为的取向。人云亦云,是在目前环境下,容易犯的毛病。
话说回来,从上市公司的表态上看,18对基金的抛售,非常不满。从这个上面可以看出,18对自身在资本市场的形象非常看重。
以下事实更加说明这点:据了解,在一季度国内基金的疯狂沽售和QFII拼命接盘的时候, G上港曾经与有 关基金就稳定股价做过沟通,但是基金的回答很干脆,今年没有外高桥五期码头 加盟,公司业绩增长乏力,吸引力不够。这些基金似乎忘了, G上港董事长同时 也是去年底成立的上港集团股份公司总裁陈戌源,很早就公开表示集团将争取尽 快整体上市。
“G上港曾经与有 关基金就稳定股价做过沟通”这无疑说明,即使是二级市场股价与股指的背离波动稍大,都会引起上市公司的高度关注。

“他们好像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一下就失去了信心,拼命沽售我们的股票,以 后他们会后悔的。”今年三、四月,在大盘稳步上攻的时候,G上港的股价却一直 萎靡不振甚至逆市下跌,公司有关负责人4月底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做 法太短视,以后基金就知道自己的行为实在不明智。”
 
 
事实上,上港集团换股吸收合并G上港的价格是16.50元,超过了复权后的历史最高股价,换股比例为1:4.5,可谓优厚,体现了公司及其母公司实施该方案的诚意。更重要的是,吸收合并G上港之后的上海港务,将具备更好的成长性,上市后应该能够受到市场的追捧,短期内会有一定的估值溢价。
  国信证券行业研究员在相关报告中表示,一年来国际投资者已经改变原来对港口类资产的看法并进行了持续的重估,目前香港港口类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已超过20 倍,大陆港口公司去香港发行上市受到最热烈追捧,而国内投资者至今仍无动于衷。
  此外,国内投资者有炒新的习惯,中石化和TCL 吸收合并下属企业曾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上海港务成长性更佳、更透明、物业重估价值更高、政企分开第一股的概念也很好,该公司上市后将受到热烈追捧,短期内将享受一定估值溢价。
  分析人士认为,上港集团广阔的发展前景极富吸引力,再加上国内对港口股估值的提升,目前持有G上港的投资者很可能会选择换股而不是要现金。尤其对机构投资者而言,持有G上港的股票就相当于提前认购了上港集团的股份,作为老股东将享受上港集团今后发展所带来的回报。
  申银万国港口业分析师朱安平表示,在G上港上,国内基金弃而QFII取,一方面是前期国内外投资者对国内港口股的估值存在不小的差异,另一方面暴露了国内基金在业绩考核方面过于注重短期净值表现的弊端。
  朱安平介绍说,在国外大型港口上市的不多,港口企业通常通过发债而不是发股来募集资金,因此国际投资者向来看重优质的港口上市公司,这就是QFII为何重仓G上港的根本原因,而并非提前判断出上港集团会吸收合并G上港完成整体上市。实际上,即使G上港的股价再高,QFII也会将其作为其重要的资产配置之一。而国内的机构投资者,则仍然按照固有的估值方法看待港口股,过于注重防御性。
集团的港口业务更多元化,港口产业链更完整,港务集团近期业绩将有增长,而G上港2006年业绩将不可避免下降。最后,整体上市后避免了以前市场担心的集团与上市公司争夺集装箱资源的问题。
在成熟市场,港口股目前已经得到热烈的追捧。而类似与“上海港务”(上港整体上市后可能的简称),这样优质的港口上市公司,在海外市场是少见的。
招商局,全球港口业老大和记黄埔,海运巨头A.P.穆勒·马士基,新加坡港务集团(PSA)和迪拜港口世界集团(DPW),正翘首期待与上港集团的合作。
作为港口上市公司,上海港务同天津港一起,将有望长期的走牛。前者无疑发展的潜力更大。
虽然上海港务上市后,市盈率较高,28倍左右,(香港的港口股平均在18~19)虑到一系列的因素,特别是上海港务本身的素质更优,应该享受到更高的溢价。
因此,其上市初期,将被市场给予一定的溢价。
而从前面的消息来看,和此前分析一致,上海港务非常注重其资本市场的表现,上市首日跌破3.67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从上海港务前期表态来看,其近几年将进行海外港口的并购,(欧美),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其虽然资金雄厚,但并购所需资金庞大,在引进投资合作者同时,不排除其市场融资的可能。
如果这一点成立的话,而这次整体上市不带有融资行为,那么融资行为将发生在上市后的增发(包括定向增发)或者配股上。那么,由此,整体上市后,上海港务,将有一系列的好消息发布,以提升投资者信心,从而得到较好的二级市场定价,最终将获得更多的融资额度(股价较高,无论是定向增发,增发,配股等,将融的更多的资金)。因此,无论是从上市公司对二级市场的重视度,还是其对未来融资的需求看,都需要上海港务,将来的股价有较好的表现。上海港务上市初期,股价疲软的可能性,十分低。
届时如果,大盘能够企稳,即使不回升,也将有助于上海港务的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