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券商龙抬头

(2006-05-26 10:13:10)
一直以来,券商、基金、私募等机构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不过在今年这轮行情当中,市场的力量主要由基金、QFII、社保、保险、民间资金等组成,券商基本全体沉默。
不过,随着管理层对券商的治理进入尾声,对券商的扶持逐步落实,行情的好转,特别是重启IPO,券商有望重新崛起。今日(5月26日)上证报消息:券商4个月赚了40亿,券商崛起的速度可见一斑。
不过,管理层首先抓紧证券公司全面整改,争取在年内基本化解历史遗留的既有风险,从2006年底开始对财务指标不达标公司实施市场化退出的新制度。
管理层可能将在年内颁布券商退出新制度。4月25日证监会将原定于11月1日起实施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并将提前至7月1日实施。未来券商的退出,将由目前的行政手段为主,改为市场化手段为主。
此外,在券商问题上管理层思路依然是扶优限劣。证监会有关负责人4月29日指出,“将从2006年底开始对财务指标不达标公司实施市场化退出的新制度,同时,要引导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采取措施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通过重组而增资扩股,将是未达标券商的必经之路。只要不违反大的原则(除外资控股券商以外),无论参与券商重组的资金是什么性质,只要能真正解救券商,管理层都将给予放行的方便。
这实际上表明,券商重组将由此前的优质券商、银行资金、外资“三分天下”,扩大到地方企业、民资、央企、资管公司等“多条腿走路”。在年底之前,券商重组案例或将大规模涌现。
最为明显的是,央行背景的资产管理公司纷纷加大了介入券商重组的力度。建银24亿注资宏源,今日上证报消息,财政部已同意信达公司向建银协议转让所持宏源证券24393.6万股国有法人股,占宏源证券总股本的 40.07%,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信达将在收购汉唐证券、辽宁证券的基础上,打造一家全新券商——信达证券,并可能成为国内第一家收购证券公司的资管公司,而随后,华融也将对托管的德隆旗下3家券商进行收购。最近东方也表示将收购闽发证券,进军证券业。
2006年将成为证券业此后发展的分水岭。如果说券商获得注资和重组,代表的是“休养生息”的话,IPO重启才是券商真正“重生”的机会。
此外,管理层还在其他政策上对券商进行了扶持和倾斜。
一是,融资融券可望六月开闸。今日上证报消息,自管理层下发《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操作指引》(征求意见稿)之后,5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邀请了16家创新类券商相关负责人召开交流会,就《融资融券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融资融券或可能加速推出。而中金、中信和国泰君安成首批券商,5月10日《上证报》还明确表示:《十券商上报融资融券新方案》,不出意外,融资融券试点券商就将在这10家证券公司中分批产生。股票衍生品的推出将从根本上改变券商自营业务的盈利模式。未来券商自营能够完全摆脱市场整体下跌的影响。
二是,券商保险投资风投或下月解禁,而允许证券公司、保险资金入股设立风险投资公司的相关文件最早下月出台。
三是,股指期货、T+0等一系列的创新都会有力的支持券商业务的构成,彻底解决券商靠天吃饭的历史。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随着证券市场的向好,越来越多的券商或将通过借壳上市的路径进入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近期,广发证券欲“借壳”上市的传闻就使得市场相关股票持续大涨,而后来的长江证券,借壳上市的信息却逐渐清晰起来,即长江证券拟依托新成立的长江控股收购东湖高新全部非流通股东持有的股份。此外国泰君安也明确表示,只要符合条件就寻求上市。
券业的格局基本已经成型,优质券商实力将通过资本运作,收购兼并重组中小券商,更加壮大;有央行背景的资产管理公司也会在券业占据一席之地;具有差异优势的中小券商或借助企业又或外资的帮助,盘踞一方。
一旦券商的实力得到扩充,券商的视野必然要重新汇聚到资本市场上来。资本市场目前的势力可能面临重型划分的局面。依托券商强大的投行、研发等一系列体系,券商有望夺回市场定价主导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