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虫洞医学与生命科学网
虫洞医学与生命科学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830
  • 关注人气:5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回眸

(2008-01-26 14:14:45)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中国医改红灯区

中国医改

医改

医药

财经

分类: 糖尿病技术和卫生部十年百项

1999年,卫生部科教司成果技术处曾作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79项“十年百项”计划推广项目中,已有14项停止推广。其实导致推广停止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钱”,一个是“人”。
  卫生部官员对记者说,“十年百项”计划从一开始就面临一个比较大的困扰或者遗憾,就是参与推广的学术“大腕”寥若晨星,往往难以形成“一呼百应”的学术推广效应。好在,这种状况近一两年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1、胡大一真干事
  “事在人为”。3月1日上午,记者发现,在为来自天津城乡各个基层医院的医生们所做的长达3个小时的讲座中,胡大一教授使用这句成语不下10次。看来,这位多年来以个性鲜明著称的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骨子里相当积极乐观。正因为如此,他关于慢性心衰规范治疗和构筑心血管病全面防线的讲座才那么富有感召力。
  2001年底,由胡大一主持研究的“慢性心力衰竭规范治疗和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被列为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第二轮(2001~2010年)第一批项目。2002年胡大一带领助手先后在北京、河南、河北、广西、辽宁等5省份举办项目推广培训班,已培训基层医生1400人。今年除天津外,他还将奔赴重庆、新疆、甘肃、昆明、湖南、贵州等6省份办班授徒。为什么他这么热衷于“十年百项”推广工作?
  身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大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胡大一在国内外的名气早就够大了。在天津卫生培训中心,胡大一教授同大家一样,住的是条件很一般的学员宿舍。一位听课的学员对记者小声说:“要是想挣钱,像他这样的大专家才不用费这劲呢!”
  “说得简单一些,人生就是从点到线,由窄到宽,从死守一个堡垒到打开一片艳阳天。”胡大一结合自己48岁“挂刀”不再做射频消融术,从在临床“单兵作战”转而致力于总体整合全面防治心血管病的研究和人群健康教育的经历,向记者讲述了他对人生和医学事业的感悟与追求。他说,为基层医生或普通百姓讲一次课,所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要远远大于做一台高难度手术。所以他才会在周六一大早,自己驱车从北京赶到天津的培训会场。
  “我们非常希望各个学科的大专家都能像胡大一教授一样,为了医学科技成果的推广,真干事,真出力。”参加培训的学员这样说。
  2、关键是不存私心
  在南方某大城市的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吕青敏回想起在基层推广“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的一幕幕,竟然委屈得想哭。“最大的痛苦是别人对我的误解和猜疑,议论我肯定得了不少好处,否则怎么会这样风里来雨里往卖命地干!”
  对于政府部门负责组织成果推广的官员来说,他们也常常会产生“推广还是推销”、“政府宣传是否干涉市场行为”等疑虑。
  “我们的确有顾虑,但是,我们也正试图逐步克服一些顾虑。”卫生部科教司司长祁国明如此坦言。他说,“十年百项”计划项目包括一定数量在农村和基层适用的新仪器设备、新药品试剂,自然会有企业加入推广行列。但是,政府不是企业的推销员,而是通过引导他们让利于基层,切实为基层服务,为基层作贡献。
  3、政府出面、专家出力、社会配套
  在采访中,记者几乎问了每位被采访对象一个同样的问题:您认为卫生部“十年百项”工作应该遵循怎样的模式,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政府要出面,专家要出力,社会得配套。”胡大一教授几乎是脱口而答。他进一步解释道,政府出面,现在各级卫生行政、科技主管等部门已经做得比较到位。专家出力不用赘言。所谓社会配套,拿心血管病这一行来说,国内外吃这碗饭的企业不少,要争取把他们原本要做的推广活动纳入政府行为计划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十年百项”推广经费“捉襟见肘”的问题。
  北大中国妇婴中心主任李竹教授则认为要搞好“两个结合”,即把“十年百项”计划项目推广与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相结合,与国际合作研究相结合。有中美两国政府在背后做强有力的支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成为“十年百项”计划中最有特色的项目之一。一方面,它是中国卫生部和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关于《医学和公共卫生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框架内“中美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合作项目”中首先取得成功的重要课题,其结论目前已被全球40多个国家采用。另一方面,它紧紧依靠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和妇联组织的三个支持系统,先后争取到100余个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红头文件”为推广“保驾护航”。经过李竹及其合作伙伴的多年努力,妇幼保健系统已将妇女增补叶酸列为常规围产保健服务内容。
  我国知名小儿哮喘病专家、首都儿科研究所的陈育智教授是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第五批项目“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的负责人。据她介绍,目前全国有哮喘患病儿童300多万。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召集17个国家30多位哮喘专家制定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而推广GINA方案就是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项目的重要内容。经过近10年的努力,儿童哮喘防治网络已在各省区市建立,全国已有60万患病儿童应用过GINA方案推荐的治疗方法。
  陈育智说,举办学术活动能够大大促进GINA方案的推广,但活动的收入和花费应放在次要的地位考虑(平衡的收入和支出也是必要的)。遗憾的是仍有个别省市的医学分会过多考虑能否通过举办学术活动赢得较高利润,结果只能影响GINA方案更广泛的推广。她希望今后的项目推广能更多地由卫生部、卫生厅(局)等政府组织出面,形成政府行为,这样推广工作将有十分广泛的前景。
  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工作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正形成一个政府、专家和企业、事业单位齐抓共管,各显其能,各有所得的良好发展态势,为进一步探索完善推广的运行机制,做大这个卫生科技领域的重要“品牌”,造福更广大的农村和基层人民群众夯实了根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