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游黄峪寺

(2024-04-15 11:43:48)
标签:

黄峪寺

春游

  春游黄峪寺



 近日,在几个年轻朋友的鼓动下,我壮着胆子随他们去爬山。我们的目的地是长安黄峪寺。

  我们一行五人,一早就出发,沿关中环线一路西行,到沣峪口进秦岭。顺着210国道一直朝南蛇行约3公里,有一个朝东的沙石路口,从此就上了去黄峪寺的盘山路。

  据常搞“穿越”的驴友介绍,爬山的人一般都把车放在这里,然后徒步上山。现在,路修了,可以将车开上去。听了他的介绍,我的心也放了下来。原来我最怕的事是走上去回不来,现在解除了后顾之忧。

  从山下到山顶不过十来里路,但由于路基多是石块和泥土铺就,常常是两道深深的车辙凹下,路中间一条梁凸出,稍不注意,就会剐蹭到车的底盘。我们开的是小轿车,底盘低,不时听见石子的撞击声。好在我们的司机水平很高,他在弯多弯急的道路上驾驶自如,带着我们“飘移”着上了山巅。

  一上山巅,顿觉豁然。真没想到,山顶上竟有这么大的一块平地。其实,这里曾经风光无限,唐代以及以后有很多诗人都留下过关于这里的诗,这里便是古时候的翠微寺据史书记载,贞观21年(公元647年)太和宫扩建翠微宫建成。唐太宗李世民酷夏来这里避暑办公,两年后病逝于此处。此后翠微宫改名翠微寺以示纪念因翠微寺所在的这道峪口被称为“皇峪”,翠微寺又称皇峪寺随着时间的流失,寺院荡然无存,而名字却流传了下来,黄峪寺村因此得名。山峰绝顶,翠林绿嶂,云环雾绕,风景极美,难怪太宗选择这里避暑!  

  车停在三岔路口,朝南是去翠微峰的,朝北是去黄沙梁的,朝东是去翠微宫遗址的。

  我们先去翠微峰脚下寻访一尊石佛。石佛深藏在林草丛中,据说是七八年前被驴友偶然发现的。有关石佛的来历众说纷纭,村民讲是唐代雕刻的半成品,因做坏了被遗弃在这里。有的驴友讲,这根本就是近代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不做考证。在一条林间小径攀爬了十几分钟,我们找到了石佛。只见石佛面目慈祥,静静的安坐在苍山翠绿之中,不为世俗所扰。石佛缺一只胳膊,不知是没做完,还是断了。

  告别石佛,我们继续上行,从山的垭口远眺子午峪、五道梁。据说那里的风景也很美,但这次没有时间去了,只能以此一望解馋。

  下行,绕村子上中下营一览。地名称做营,可能是唐时驻翠微宫的皇家警卫部队的编制单位吧,一直沿用到现在。这里有三大块平台,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500米,也就是唐翠微宫的遗址。据记载翠微宫“笼山为苑”,其正门北开,谓之云霞门。朝殿名翠微殿,寝殿名含风殿。并为皇太子构别宫,正门西开,名金华门,殿名喜安殿。其气势宏伟,可以想见。而今绝大多数村民都搬到山下居住,只剩下9户村民还住在村里,分别经营着农家乐。村里百年以上树龄的杏树有300多株,核桃、粟子、苹果树很多。

  四月正是白鹃梅盛开最旺盛时节,满山遍野都是,锦似花海。我们从三岔口朝西北,便来到了黄沙梁。黄沙梁其实是个山梁,因土壤含沙量较高,驴友称之为黄沙梁。山梁两边长了不少白鹃梅树,足有2-3米高。远眺绿色的山梁上有白鹃梅点缀相当漂亮,近闻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行走在山梁上,从花海中穿行而过,享受神仙般的生活。在山梁上举目远眺,满目春山春景,令人流连忘返。  


春游黄峪寺


春游黄峪寺



春游黄峪寺



春游黄峪寺



春游黄峪寺



春游黄峪寺



春游黄峪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七绝·赏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